一、引言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已从简单的“数据查询”迈向了深度“数据洞察”的新阶段,然而,传统数据分析工具的高门槛和低效率,却成为企业迈向高效决策的”拦路虎”。一方面,SQL的高门槛让许多非技术用户望而却步,数据分析工作高度依赖数据团队,导致决策周期漫长;另一方面,从数据查询到可视化图表的生成流程繁琐,跨多工具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企业对于数据价值的快速挖掘和利用。
本文将带您了解一个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案,PolarDB MySQL版与阿里云百炼的强强联合,搭配上MCP工具的SQL执行与绘图能力,打造智能数据库分析应用。PolarDB作为云原生数据库,具备Serverless弹性伸缩、自动存储扩缩等特性,保障业务稳定可靠,优化成本。该方案通过模型智能解析与高效推理,实现从数据接入到分析可视化的全流程一站式部署,无需复杂SQL操作,无需跨工具操作,真正实现了“零门槛数据分析”。
详细方案见:
https://www.aliyun.com/solution/tech-solution/polardb-mysql-mcp?utm_content=g_1000404831
二、方案优势
高性能数据查询
PolarDB 数据库深度优化数据库内核,采用物理日志复制、RDMA 高速网络等手段,大幅提高读写性能,进而加速数据查询与结果返回速度。
快响应直连加速
支持 Agent 通过 MCP 实现对 PolarDB 数据库的快速访问,省去传统开发中繁琐的接口封装流程,大幅提升数据整合与分析响应速度。
高保障安全审计
PolarDB 支持全面的 SQL 审计功能,可以查询并导出SQL语句执行历史及其对应的各种信息,深度挖掘数据库中各类潜在风险和隐患,为数据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易迁移搬库上云
PolarDB 完全兼容 MySQL,支持通过数据传输服务 DTS、mysqldump 等方式将自建 MySQL 数据库迁移至 PolarDB,应用无需改造即可完美承接企业业务。
三、方案架构
本方案将基于PolarDB MySQL版与阿里云百炼,结合MCP工具的SQL执行与绘图能力,打造智能数据库分析应用。配置完成部署后,会在阿里云上搭建一个如下图所示的运行环境。
PolarDB 作为云原生数据库,具备 Serverless 弹性伸缩、自动存储扩缩等特性,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其高性能架构和多可用区部署保障业务稳定可靠,通过智能分层存储技术,在确保性能的同时优化成本,让企业轻松应对各类业务场景需求。
四、实践部署
1)部署资源
开通函数计算服务[1],创建 1 个专有网络 VPC和交换机[2]和1 个云数据库 PolarDB MySQL 版集群[3]。
2)部署应用
- 登录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集群列表[3],将页面上方地域选择为之前创建资源的地域 华东 1(杭州)。在列表中单击所创建的集群的 ID,进入集群管理页面参考手册进行参数配置。
- 再次登录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集群列表[3],在已登录实例列表中找到创建好的集群ID,创建测试表并插入测试数据。
- 访问阿里云百炼控制台[4],选择全部 API-Key 或我的 API-Key进行创建 API Key ,单击查看,获取 API KEY。
- 前往部署[5]打开我们提供的 Function AI 项目模板,参考手册进行参数配置,其他参数选择默认配置。
3)方案验证
访问示例应用并输入相关搜索词,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描述性数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清理资源
在本方案中,会创建1个百炼 API Key 、1个交换机、1个专有网络VPC和1 个云数据库 PolarDB MySQL 版集群。验证完方案后,您可以点击释放并按照提示完成删除操作。避免继续产生费用。
快点击阅读原文部署体验吧~
参考链接:
[1]函数计算服务:
https://fcnext.console.aliyun.com/overview?utm_content=g_1000404364
[2]专有网络VPC和交换机:https://vpcnext.console.aliyun.com/vpc/cn-qingdao/vpcs?utm_content=g_1000404727
[3]云数据库 PolarDB MySQL 版集群:https://polardb.console.aliyun.com/overview?utm_content=g_1000404367
[4]阿里云百炼控制台:https://bailian.console.aliyun.com/?utm_content=g_1000404368
[5]前往部署:https://cap.console.aliyun.com/create-project?utm_content=g_1000404832
来源 | 阿里云开发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