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引进”到“走出国门”,阿里云支持多家中国固废头部企业绿色“蝶变”!

简介: 1876年,英国曼彻斯特市启用了世界上第一台垃圾焚烧炉。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企业在“垃圾围城”的生态压力下,以高昂成本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试图破解填埋造成的土壤与水源污染问题。在随后2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的行业先锋企业逐渐实现从依赖进口,到零星项目试点,再到关键设备自主研发的跨越式转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问题。我们看到,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在打破高价垄断和技术封锁后,持续推进技术创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从初期参数推荐与预测,发展到如今全流程的智能焚烧控制,将城市固废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

640 (99).png


企业实践:工业大脑的产业化落地

在重庆三峰:实现全套设备国产优化,并引入阿里云工业大脑,解决垃圾焚烧稳定性的行业难题,在系统自动投运的基础上,发电稳定性提升,实现自动投运率96%以上,把工人从上万次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截至2024年6月,三峰环境已投资5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超6万吨,技术及设备应用到国内外的260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计419条焚烧线。

在瀚蓝环境: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固废处理十大影响力企业,携手阿里云搭建垃圾焚烧大模型,开发全国首个“无废城市数字大脑”,根据数据统计分析,项目应用 AI 后焚烧稳定性提升了 23.08%,人工工作量下降了 87%。每天有上万吨生活垃圾经由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预测分析转化为数百万度绿色电能。

在旺能环境:作为全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年处理垃圾超880万吨,转化清洁电能约30.4亿千瓦时,引入阿里云工业大脑,对集团各电厂完成智能控制优化升级,蒸汽稳定性提升20%+,发电量提升1%+,厂用电率降低2%+,厂用耗材用量降低20%+,部分电厂单台炉综合年化收益高达到 120万以上。

在绿色动力:作为中国最早引进国际先进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国产改造、升级和再开发的国有控股环保企业之一,每天的总垃圾处理规模达78000吨,其与阿里云联合投入的“垃圾焚烧数字化智慧化技术”成果,近期获得2024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由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一致认定,“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工程化应用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垃圾焚烧行业全流程、多模态和多变量数字化智慧化运行的标杆案例,对行业提质增效和促进数字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技术革新:AI大模型重构焚烧控制体系

早期的垃圾焚烧炉操作员如同“驯兽师”,需应对复杂的工况(如热值波动、环保要求等),依赖操作员7*24小时高密度的问题识别、分析和参数调整,劳动强度大且易出错。绿色动力的老员工记得,“最怕冬天下雪,垃圾热值低,特别难烧,参数调慢了就冒黑烟,炉温猛降,需要投油助燃,成本很高。”17年开始,阿里云开始和行业一道深入垃圾焚烧的智能化探索,从预测和参数推荐开始,帮助解决「运行稳定性提升」和「环保增效」两大难题。阿里云工业大脑AICS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构建预测模型,可推演出垃圾焚烧炉内十多个关键变量的变化趋势,包括锅炉关键变量预测、火焰图像解码等。在此基础上,输出最优的控制参数推荐。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阿里云通过融合最新的技术成果与既往沉淀能力,实现技术方案的再次升级,让垃圾焚烧价值最大化,包括,用于运行状态预测的时序预训练模型、用于垃圾热值预测的多模态时序大模型,以及用于控制优化的AI-MPC技术。此时的大模型不再只是“参谋”,而是可以更多地作为“指挥官和执行者”角色参与工作。


640 (100).png


其智能化改造主要体现在:


  • 多模态感知

通过工业大脑的工业物联网组件,对现场3台炉1500个以上的关键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对9路燃烧状态监控视频进行接入,以实现对焚烧炉运行状态的全面数字化感知。


  • 预测升级

热值预测:融合包括进料口视频图像、实时燃烧状态、历史热值结果在内的多模态数据,建立全国首个“可指导燃烧控制的垃圾热值预测模型”,可提前1.5小时预测垃圾热值,偏差10%以内;


料层厚度预测:料层厚度是评估燃烧状态及其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但这一关键信息无法直接通过测量获得。为了实现更精准的控制,工业大脑团队通过风压、火线、火焰形态等数据,创造了一个虚拟料层厚度指标,它虽然仍无法用长度单位来表示,但已经可以精确量化并作为燃烧控制的重要依据。


  • 自主智能决策

焚烧智能控制:通过AI预测获得的前馈值及实时的状态反馈值,借助阿里云自研的AI-MPC控制算法,实现对给料器、炉排、风机、风门等关键设备的协同智能控制,显著提升对垃圾热值波动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焚烧过程稳定性;


环保投药控制:在时序预训练模型及机理模型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烟气排放指标的分钟级提前预测,为环保耗材的投放控制赢得宝贵的提前量,同时精准控制排放物的小时均值,实现污染物的稳定控制及环保耗材用量的降低


闭环控制:计算的结果闭环反馈到锅炉DCS系统,完成基于一系列人工智能算法的锅炉自动控制和投运,人工干预率<5%。


640 (101).png


全球视野: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目前,阿里云基于AI的数智化控制系统“工业大脑”,已在全国各地累计完成200多台垃圾焚烧炉的智能化投运,针对全流程实现模版化,并通过大模型进一步实现精准的问答辅助及自动化配置,大大降低企业规模化部署应用和智能控制的技术门槛。当工业大脑成为焚烧发电领域的“首席工程师”,中国固废企业正将这套经过严苛验证的智能解决方案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塑全球垃圾处理产业格局。未来,阿里云也将通过工业大脑的持续迭代,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固废处理产业的零碳生态。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数据处理
Data+AI双轮驱动,阿里云存储服务全面升级
近日,2024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宣布对其存储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围绕 Storage for AI 与 AI in Storage 两大领域,提出“4 Any + 3 AI ”的升级方向,揭示存储基础设施与AI的双向赋能路径。阿里云存储产品将支持更多AI业务高效创新, 同时 AI 技术也将助力基础设施迭代,支持企业更好地管理数据资产。
1171 7
|
26天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Serverless
震惊!CDN都进化到可以用MCP写游戏了吗?
《2048》是一款风靡全球的数字益智小游戏,玩家通过移动和合并相同数字完成2048即为通关。传统开发需数小时甚至数月,而使用ESA MCP Server只需1分钟“0代码”即可实现网页全球部署。ESA MCP Server是开源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服务实现,连接AI模型与边缘安全加速服务。结合阿里云边缘函数(ER),支持秒级全球节点部署,降低延迟,提升响应速度。环境搭建简单,仅需配置API密钥与插件,向AI提出需求即可快速生成并部署应用。
88 10
|
24天前
|
数据库 对象存储
2025年 | 6月云大使推广奖励规则
云大使618活动上线。推荐首购达标,激励层层加码;月度消费达标,冲刺赢惊喜。最高可获得9万奖励;
|
2月前
|
监控 容灾 算法
阿里云 SLS 多云日志接入最佳实践:链路、成本与高可用性优化
本文探讨了如何高效、经济且可靠地将海外应用与基础设施日志统一采集至阿里云日志服务(SLS),解决全球化业务扩展中的关键挑战。重点介绍了高性能日志采集Agent(iLogtail/LoongCollector)在海外场景的应用,推荐使用LoongCollector以获得更优的稳定性和网络容错能力。同时分析了多种网络接入方案,包括公网直连、全球加速优化、阿里云内网及专线/CEN/VPN接入等,并提供了成本优化策略和多目标发送配置指导,帮助企业构建稳定、低成本、高可用的全球日志系统。
452 54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WebDancer:从零训练一个 DeepResearch 类智能体
WebDancer 是一款具备 Agentic 能力的智能体,能在开放网页环境中自主提问、搜索、推理并验证答案。它通过多步推理、信息整合与交叉验证解决复杂问题,如医学文献分析或政策追踪。WebDancer 采用 CRAWLQA 和 E2HQA 数据合成策略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并结合 SFT(监督微调)+ RL(强化学习)双阶段训练方法,提升模型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其核心技术包括 ReAct 行为框架和 DAPO 强化学习算法,确保路径优化与策略稳定性。未来,WebDancer 将接入 Browser 工具链,拓展至代码沙盒、长文本写作等应用场景,进一步向通用智能体演进。
513 27
|
26天前
|
敏捷开发 人工智能 双11
240小时,中国东航从“出海”到“入海”,连接世界的精彩
在全球化3.0时代,中国“单方面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正为航空业注入新动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航空实施主体,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航线网络优势,切实推动“让世界看中国”的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加速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进程。 近日,在阿里云主办的「2025中企出海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徐喆发表题为《中国东航:连接世界的精彩》的主题演讲,与业界共话政策开放下航空业的出海实践,探索AI时代民航全球化发展的新路径。
|
26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架构师
2025年,租赁企业如何借瓴羊Data x AI实现弯道超车?
在新一代技术浪潮下,数据智能正深刻重塑租赁行业。阿里云瓴羊联合得宸科技推出大模型解决方案,助力租赁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通过融合通义千问与专业数据库,方案覆盖经营分析、风险识别等9大场景,推动业务全流程重构,构建以数据驱动和智能引领的增长引擎,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