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跨域防护解析与信息获取对策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简介: 本文介绍了移动端数据访问限制机制及突破方法,以BOSS直聘为例,详细解析了其数据结构与接口特性。通过比喻“档案馆安保”生动阐述跨域访问限制原理,如身份验证、客户端识别和IP控制等。提供了基于Python的职位信息自动化获取代码示例,使用`requests`库结合代理服务完成数据提取与存储。同时建议学习移动端通信协议、接口分析工具(如mitmproxy)等内容,强调合规访问的重要性。

爬虫代理

一、基础概念:移动端的数据访问限制机制

在移动平台中,数据访问通常存在诸多限制,例如:来源验证、接口访问频率控制、内容加密等。这些机制的目的是保护平台数据资源,防止非预期使用。

所谓“跨域访问限制”,本质上是指——当我们尝试通过不同源(域名、端口、协议)对数据发起访问时,平台系统会通过一系列检测机制进行阻断或验证,包括:

  • 请求头签名或参数校验
  • 身份令牌验证
  • 客户端识别
  • IP来源控制

二、生动比喻:数据平台就像安保严格的档案馆

想象你要去一个只允许注册用户进入的档案馆调阅资料:

  • 门卫要查你的出示证件(身份验证)
  • 只能穿指定制服(客户端伪装)
  • 每天只能查5份文件(频控机制)
  • 不能连续反复出入(IP限制)

这就好比程序在访问平台接口时,必须模拟符合规范的行为,避免触发平台设定的安全策略。


三、技术背景:BOSS直聘平台数据结构与访问特性

以 BOSS 直聘移动端平台为例,其数据结构相对清晰,但接口访问时可能涉及以下限制点:

  • 通信协议通常为 HTTPS
  • 请求参数经过加密/编码
  • 接口响应可能含验证签名
  • 移动端客户端标识受控
  • IP地址或访问频次有一定要求

因此,想要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提取,我们需注意模拟合规请求逻辑,并控制访问策略。


四、实用演练:如何完成职位信息的自动获取与整理?

目标:通过接口访问,实现岗位信息的获取和本地存储,包含字段如下:

  • 职位名称
  • 职位说明
  • 工作地点
  • 薪资范围

推荐技术栈

  • Python
  • requests 请求库
  • 代理服务(示例使用亿牛云代理)
  • json / csv 本地数据格式

示例代码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 第一步:设置爬虫代理通道(使用亿牛云示例配置)
proxy_host = "proxy.16yun.cn"
proxy_port = "3100"
proxy_user = "16YUN"
proxy_pass = "16IP"

proxies = {
   
    "http": f"http://{proxy_user}:{proxy_pass}@{proxy_host}:{proxy_port}",
    "https": f"http://{proxy_user}:{proxy_pass}@{proxy_host}:{proxy_port}"
}

# 设置模拟移动端请求头
headers = {
   
    "User-Agent": "BOSS直聘/11.080 (iPhone; iOS 14.3; Scale/2.00)",
    "Accept": "application/json",
    "Cookie": "这里填入有效Cookie值"
}

# 示例接口(需要通过抓包方式确认实际请求路径)
target_url = "https://gateway.zhipin.com/your/api/path"  # 伪接口地址示例

params = {
   
    "city": "101010100",      # 城市代码,北京
    "position": "Python",     # 搜索关键词
    "page": 1                 # 分页
}

def fetch_job_data():
    collected = []

    for page in range(1, 6):
        params["page"] = page
        try:
            response = requests.get(
                target_url, headers=headers, proxies=proxies, params=params, timeout=10
            )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 假设响应为标准结构
                data = response.json()
                for item in data.get("jobList", []):
                    entry = {
   
                        "职位名称": item.get("jobName"),
                        "职位说明": item.get("jobDesc"),
                        "工作地址": item.get("location"),
                        "薪资待遇": item.get("salary"),
                    }
                    collected.append(entry)
                    print(f"[完成] 收集:{entry['职位名称']} - {entry['薪资待遇']}")
            else:
                print(f"[提示] 接口返回状态:{response.status_code}")
        except Exception as err:
            print(f"[错误] 网络或结构问题:{err}")

    # 写入本地文件
    with open("boss_data.json", "w", encoding="utf-8") as f:
        json.dump(collected, f, ensure_ascii=False, indent=2)
    print(f"\n已完成,共处理数据项:{len(collected)} 条。")

fetch_job_data()

五、建议实践路径

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移动端平台数据交互与合规访问方式,建议研究以下方向内容:

  • 移动端数据通信协议基础
  • App 请求流程与接口分析工具(如 mitmproxy / Charles)
  • 数据调试与存储模块(如 SQLite、Pandas)

注意:任何自动访问行为应遵循目标平台的使用条款,合理使用。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人工智能 Apache 流计算
FFA 2025 新加坡站全议程上线|The Future of AI is Real-Time
Flink Forward Asia 2025将于7月3日在新加坡举办,主题为“实时智能的未来”。大会聚焦实时AI、实时湖仓与实时分析,展示Apache Flink及社区项目如Paimon、Fluss的最新成果。来自阿里云、AWS、TikTok等企业专家将分享洞见,现场及直播观众均可参与互动抽奖,共襄技术盛宴。
229 14
FFA 2025 新加坡站全议程上线|The Future of AI is Real-Time
|
存储 运维 开发工具
警惕日志采集失败的 6 大经典雷区:从本地管理反模式到 LoongCollector 标准实践
本文探讨了日志管理中的常见反模式及其潜在问题,强调科学的日志管理策略对系统可观测性的重要性。文中分析了6种反模式:copy truncate轮转导致的日志丢失或重复、NAS/OSS存储引发的采集不一致、多进程写入造成的日志混乱、创建文件空洞释放空间的风险、频繁覆盖写带来的数据完整性问题,以及使用vim编辑日志文件导致的重复采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供了最佳实践建议,如使用create模式轮转日志、本地磁盘存储、单线程追加写入等方法,以降低日志采集风险,提升系统可靠性。最后总结指出,遵循这些实践可显著提高故障排查效率和系统性能。
282 20
|
1月前
|
Java 数据处理
阿里云百炼工作流支持多模型协同标注,三模型投票分类用户意图实战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协作的高效分类工作流方案,用于解决传统标注工作中人力依赖大、易出错的问题。通过通义千问系列的 Qwen-Plus、Qwen-Max 和 Qwen3-30b-a3b 三大模型,结合投票机制,实现售前售后意图识别的精准分类。文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在阿里云百炼应用广场创建任务型工作流,包括模型节点配置、条件判断设置及测试发布全流程。此外,还提供了批量打标的 Java 示例代码,适用于更复杂的意图标注场景。跟随文章步骤,即可快速构建高效率、高准确性的分类系统。
310 15
阿里云百炼工作流支持多模型协同标注,三模型投票分类用户意图实战
|
1月前
|
安全 druid Nacos
0 代码改造实现应用运行时数据库密码无损轮转
本文探讨了敏感数据的安全风险及降低账密泄漏风险的策略。国家颁布的《网络安全二级等保2.0标准》强调了企业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Nacos作为配置中心在提升数据库访问安全性方面的应用,并结合阿里云KMS、Druid连接池和Spring Cloud Alibaba社区推出的数据源动态轮转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加密配置统一托管、帐密全托管、双层权限管控等功能,将帐密切换时间从数小时优化到一秒,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未来,MSE Nacos和KMS将扩展至更多组件如NoSQL、MQ等,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务,助力AI时代的应用安全。
153 14
|
1月前
|
存储 运维 Java
官宣 | Fluss 0.7 发布公告:稳定性与架构升级
Fluss 0.7 版本正式发布!历经 3 个月开发,完成 250+ 次代码提交,聚焦稳定性、架构升级、性能优化与安全性。新增湖流一体弹性无状态服务、流式分区裁剪功能,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和查询效率。同时推出 Fluss Java Client 和 DataStream Connector,支持企业级安全认证与鉴权机制。未来将在 Apache 孵化器中继续迭代,探索多模态数据场景,欢迎开发者加入共建!
160 8
官宣 | Fluss 0.7 发布公告:稳定性与架构升级
|
1月前
|
定位技术
安徽京准分享:北斗RDSS授时和北斗授时RNSS的区别
安徽京准分享:北斗RDSS授时和北斗授时RNSS的区别
167 15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智能限速算法: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请求间隔控制
本文分享了通过强化学习解决抖音爬虫限速问题的技术实践。针对固定速率请求易被封禁的问题,引入基于DQN的动态请求间隔控制算法,智能调整请求间隔以平衡效率与稳定性。文中详细描述了真实经历、问题分析、技术突破及代码实现,包括代理配置、状态设计与奖励机制,并反思成长,提出未来优化方向。此方法具通用性,适用于多种动态节奏控制场景。
智能限速算法: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请求间隔控制
|
1月前
|
存储 数据可视化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实战:如何采集并分析马蜂窝上的热门旅游信息?
通过自动化工具抓取马蜂窝旅游数据,分析杭州热门景点与用户关注焦点,生成排行榜和词云图。项目采用低成本方案,结合Playwright模拟浏览器行为采集信息,并用Python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结果显示西湖、灵隐寺等为热门景点,游客多关注门票、交通等问题。此方法简单高效,适合个性化旅行攻略分析。
数据可视化实战:如何采集并分析马蜂窝上的热门旅游信息?
|
22天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可视化 Python
如何用通义灵码实现文本分析:以《红楼梦》人物出场统计为例
我们将分析一部红楼梦中关键角色出场次数前10位有哪些,并生成一个饼图。
293 2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