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静态结合:抓取移动端新闻数据的探索实践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简介: 本文探讨了移动设备上新闻App数据采集的挑战和应对策略。随着App迭代,数据结构变得复杂,今日头条等App的数据多来自动态接口而非静态HTML。应对策略包括界面分析、请求模拟、身份伪装和IP切换。实战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H5接口抓取今日头条热门要闻和评论。建议初学者先分析H5页面接口,合理使用代理服务以避免被封锁。文档强调了现代App数据采集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应对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接口,保证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爬虫代理

在移动设备几乎成为人们主要阅读渠道的今天,各类新闻App不断迭代,从界面优化到推荐算法,背后数据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今日头条为例,它不仅提供资讯流,还根据用户行为推送内容,这些数据大部分来自动态接口,而非传统网页静态HTML。

这就给信息采集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既能快速拿到新闻列表,又能进一步抓取评论这种更深层的数据?依靠单一手段已经远远不够。


多线并进:应对APP结构差异的策略

要应对这些结构复杂、接口多样的App数据,通常会从几个方向入手:

  • 界面分析:移动端和Web端所展示的数据并不完全一致,建议对比分析今日头条的H5版新闻页面与APP内部结构,找出哪个数据层更容易接入。
  • 请求模拟:像新闻标题、摘要这种内容,在H5端可直接用静态方式请求获取;而评论区往往需要模拟客户端发起动态API请求才能拿到。
  • 身份伪装:请求过程中需要带上真实的用户信息,避免被判为机器人请求。
  • IP切换:频繁请求同一个App接口容易触发频控,因此引入代理服务是常规操作,这里用的是爬虫代理通道。

实战:以今日头条「今日要闻」为例

以H5接口为突破口,先抓取当天热门要闻。这个接口返回的字段相对整洁,不需登录即可访问。评论部分则需要构造移动端接口路径,虽然参数较多,但经过观察大致可以还原出格式。

以下是核心代码: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from fake_useragent import UserAgent

# 使用亿牛云爬虫代理服务
proxies = {
   
    "http": "http://16YUN:16IP@proxy.16yun.cn:31000",
    "https": "http://16YUN:16IP@proxy.16yun.com:31000"
}

# 伪造请求头,模拟浏览器或移动端访问
headers = {
   
    "User-Agent": UserAgent().random,
    "Cookie": "tt_webid=1234567890abcdef;",
    "Referer": "https://www.toutiao.com/"
}

# 拉取新闻主列表(H5版本接口)
def get_news_brief():
    url = "https://www.toutiao.com/hot-event/hot-board/"
    try:
        res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roxies=proxies, timeout=10)
        items = res.json().get("data", [])
        news = []
        for entry in items:
            news.append({
   
                "title": entry.get("Title"),
                "abstract": entry.get("Desc"),
                "url": entry.get("Url")
            })
        return news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列表获取失败:", e)
        return []

# 构造动态评论接口(需抓包分析得到group_id等)
def get_comments_simulated(news_url):
    fake_group_id = "7130455657910928926"  # 示例参数
    comment_api = f"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v2/tab_comments/?group_id={fake_group_id}&count=10"
    try:
        res = requests.get(comment_api, headers=headers, proxies=proxies, timeout=10)
        comment_data = res.json()
        return [c["text"] for c in comment_data.get("data", {
   }).get("comments",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评论抓取失败:", e)
        return []

# 整合流程,采集并保存数据
def run_scraper():
    result = []
    newslist = get_news_brief()
    print(f"共获取 {len(newslist)} 条资讯")

    for news in newslist:
        comments = get_comments_simulated(news["url"])
        news["comments"] = comments
        result.append(news)

    with open("toutiao_data.json", "w", encoding="utf-8") as f:
        json.dump(result, f, ensure_ascii=False, indent=2)
    print("数据已写入文件:toutiao_data.js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_scraper()

小结与建议

不同于传统网页采集,现在针对App数据的获取更多依赖“动态模拟+身份伪装”。如果你是刚入门的技术实践者,可以优先尝试H5页面的接口结构,它们通常更易分析。而评论、点赞、推送内容这些部分,建议使用抓包工具深入研究接口参数变化,通过用户伪装和代理IP切换保障访问的稳定性。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合理使用代理服务非常关键。像爬虫代理这样的服务提供商,不仅支持HTTP、HTTPS请求转发,还能设置轮换IP频率,这对避免被目标接口封锁非常实用。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安全 druid Nacos
0 代码改造实现应用运行时数据库密码无损轮转
本文探讨了敏感数据的安全风险及降低账密泄漏风险的策略。国家颁布的《网络安全二级等保2.0标准》强调了企业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Nacos作为配置中心在提升数据库访问安全性方面的应用,并结合阿里云KMS、Druid连接池和Spring Cloud Alibaba社区推出的数据源动态轮转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加密配置统一托管、帐密全托管、双层权限管控等功能,将帐密切换时间从数小时优化到一秒,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未来,MSE Nacos和KMS将扩展至更多组件如NoSQL、MQ等,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务,助力AI时代的应用安全。
127 14
|
定位技术
GPS北斗卫星同步时钟(时间同步服务器)建设施工部署方案
GPS北斗卫星同步时钟(时间同步服务器)建设施工部署方案
328 10
GPS北斗卫星同步时钟(时间同步服务器)建设施工部署方案
|
20天前
|
SQL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尝鲜体验 | 通义灵码近期新增了哪些功能?用户快速上手指南来了!
通义灵码近期新增了哪些功能?用户快速上手指南来了!
|
6天前
|
存储 Linux Shell
深入理解GNU/Linux系统构成
GNU/Linux系统是开源软件环境的卓越典范,以其强大的内核为基础,通过系统库提供了软硬件之间的沟通,用户空间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软件生态,而图形界面又大大提高了其可用性。它的灵活性体现在通过多种多样的发行版定制化,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Understanding the composition of GNU/Linux systems requires diving into multiple layers, which are fundamental for its versatility and strength as an operating system.
110 74
|
9天前
|
移动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HTML表单验证:确认input元素输入为具有特定整数和小数位数的数值。
将上述JavaScript代码与HTML一同使用,便可以确保用户输入的数值符合特定的格式要求。特别要注意,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仅仅依靠前端验证是不够的。为了安全起见,后端也应该实施相应的验证措施,以防止不匹配格式的数据通过其他手段提交到服务器。
126 74
|
27天前
|
存储 数据可视化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实战:如何采集并分析马蜂窝上的热门旅游信息?
通过自动化工具抓取马蜂窝旅游数据,分析杭州热门景点与用户关注焦点,生成排行榜和词云图。项目采用低成本方案,结合Playwright模拟浏览器行为采集信息,并用Python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结果显示西湖、灵隐寺等为热门景点,游客多关注门票、交通等问题。此方法简单高效,适合个性化旅行攻略分析。
数据可视化实战:如何采集并分析马蜂窝上的热门旅游信息?
|
5天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小白也能做OS运维: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助你轻松解决三大运维难题
阿里云推出了一站式运维管理平台操作系统控制台,提出了异常告警和诊断联动的一套解决方案,对异常指标进行智能检测
|
6天前
|
存储 Linux Apache
在CentOS上配置SVN至Web目录的自动同步
通过上述配置,每次当SVN仓库中提交新的更改时,`post-commit`钩子将被触发,SVN仓库的内容会自动同步到指定的Web目录,从而实现代码的连续部署。
4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