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bbitMQ与Redis实现消息的延迟传递的策略

简介: 这个系统就如同一个无懈可击的邮局,无论天气如何变换,它都能确保每一封信准时送达。通过巧妙地运用RabbitMQ的DLX和Redis的Sorted Sets,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即时和延迟消息的传递高效且无缝对接。

了解,我们将深入探索如何使用RabbitMQ和Redis实现消息的延迟传递。这个场景就像是我们要策划一个惊喜派对,参与者分别是RabbitMQ和Redis。

首先设想一个有趣的场景:RabbitMQ是一家繁忙的快递中心,而Redis则是一个精明的门卫,他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于等待和传递重要的包裹(在我们的情境中,这里的“包裹”就是消息)。

RabbitMQ:时间控的快递中心

让我们从RabbitMQ开始,RabbitMQ拥有一个叫做“Dead Letter Exchanges”(DLX)的机制,这个机制基本上就是一个失物招领处。当一个消息未能及时被送达,RabbitMQ会将它转移至DLX。这个DLX与一个或多个队列关联,这样就能处理这些失去方向的消息了。

为了将RabbitMQ变成一个能够处理延迟消息的中心,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1. 设置TTL(Time-To-Live) :给每个消息贴上一个过期时间标签,这就像是告诉RabbitMQ:“如果这个消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被消费掉,那就把它转移到DLX。”
  2. 配置DLX(Dead Letter Exchange) :在消息到期后,DLX作为一块跳板,会检查这些消息是否需要进入下一个处理阶段,或是直接丢弃。
  3. 再次排队:借助DLX,“过期”的消息会被重新发送到一个专用的队列中,这个过程就像是对消息说:“伙计,你错过了第一趟车,换个线路再试试。”

Redis:聪明的门卫

接下来转到Redis,Redis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另一种角色:一位拥有精准闹钟的门卫。使用Redis的 Sorted Sets,你可以把消息和它应该被唤醒的具体时间戳匹配起来。这里的操作非常直观:

  1. 设置时间戳:当你收到一个需要延迟的消息时,就计算出将来的某个时间戳,并将这个时间戳和消息存入Redis的Sorted Set,门卫会记下:“这个包裹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移交。”
  2. 监控Sorted Set:有一只“眼睛”不断监控着Sorted Set,一旦时间到了,它会立即通知门卫:“是时候把这个包裹移交出去了!”
  3. 转移消息:门卫收到通知,抓起包裹,迅速将其发送到RabbitMQ的队列中,RabbitMQ随即将消息推送给最终的消费者。

结合使用RabbitMQ和Redis,我们就构建了一种高效的“延迟消息传递服务”。消息会被精确地放入RabbitMQ(快递中心)进行传递,或在Redis(门卫)的保管下等待正确的时机。一切就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组件都在适当的时间做出反应,确保消息准时且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通过以上步骤的运用,无论是需要即刻传递还是延后传达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妥善处理,确保信息流转的同时,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有效的平衡。

这个系统就如同一个无懈可击的邮局,无论天气如何变换,它都能确保每一封信准时送达。通过巧妙地运用RabbitMQ的DLX和Redis的Sorted Sets,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即时和延迟消息的传递高效且无缝对接。

相关实践学习
快速体验阿里云云消息队列RocketMQ版
本实验将带您快速体验使用云消息队列RocketMQ版Serverless系列实例进行获取接入点、创建Topic、创建订阅组、收发消息、查看消息轨迹和仪表盘。
消息队列 MNS 入门课程
1、消息队列MNS简介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基础概念 2、消息队列MNS特性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主要特性 3、MNS的最佳实践及场景应用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最佳实践及场景应用案例 4、手把手系列:消息队列MNS实操讲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实际操作演示 5、动手实验:基于MNS,0基础轻松构建 Web Client 本节课带您一起基于MNS,0基础轻松构建 Web Client
目录
相关文章
|
8天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工作 10 年!Redis 内存淘汰策略 LRU 和传统 LRU 差异,还傻傻分不清
小富带你深入解析Redis内存淘汰机制:LRU与LFU算法原理、实现方式及核心区别。揭秘Redis为何采用“近似LRU”,LFU如何解决频率老化问题,并结合实际场景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策略,提升缓存命中率。
124 3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人工智能
Redis六大常见命令详解:从set/get到过期策略的全方位解析
本文将通过结构化学习路径,帮助读者实现从命令语法掌握到工程化实践落地的能力跃迁,系统性提升 Redis 技术栈的应用水平。
|
2月前
|
存储 NoSQL 算法
应对Redis中的并发冲突:有效解决策略
以上策略各有优劣:乐观锁和悲观锁控制得当时可以很好地解决并发问题;发布/订阅模式提高了实时响应能力;Lua脚本和Redis事务保证了命令序列的原子性;分布式锁适合跨节点的并发控制;限流措施和持久化配置从系统设计层面减少并发风险;数据分片通过架构上的优化减轻单个Redis节点的负担。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策略,是解决Redis并发冲突的关键。
202 0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NoSQL
流量洪峰应对术:Redis持久化策略与内存压测避坑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Redis持久化策略与内存优化技巧,涵盖RDB快照机制、AOF重写原理及混合持久化实践。通过实测数据揭示bgsave内存翻倍风险、Hash结构内存节省方案,并提供高并发场景下的主从复制冲突解决策略。结合压测工具链构建与故障恢复演练,总结出生产环境最佳实践清单。
117 9
|
11月前
|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淘汰策略有哪些 ?
Redis 提供了 8 种数据淘汰策略,分为淘汰易失数据和淘汰全库数据两大类。易失数据淘汰策略包括:volatile-lru、volatile-lfu、volatile-ttl 和 volatile-random;全库数据淘汰策略包括:allkeys-lru、allkeys-lfu 和 allkeys-random。此外,还有 no-eviction 策略,禁止驱逐数据,当内存不足时新写入操作会报错。
1014 16
|
7月前
|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淘汰策略有哪些 ?
Redis 提供 8 种数据淘汰策略: 淘汰易失数据(具有过期时间的数据) 1. volatile-lru(least rec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2. volatile-lfu(least frequ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淘汰 3.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4.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
|
7月前
|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持久化策略有哪些 ?
Redis 提供了两种方式,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到硬盘。 1. RDB 持久化(全量),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2. AOF持久化(增量),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服务器所处理的每一个写、删除操作 RDB和AOF一起使用, 在Redis4.0版本支持混合持久化方式 ( 设置 aof-use-rdb-preamble yes )
|
7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过期策略有哪些 ?
1. 惰性删除 :只会在取出 key 的时候才对数据进行过期检查。这样对 CPU 最友好,但是可能会造成太多过期 key 没有被删除。数据到达过期时间,不做处理。等下次访问该数据时,我们需要判断 a. 如果未过期,返回数据 b. 发现已过期,删除,返回nil 2. 定期删除 : 每隔一段时间抽取一批 key 执行删除过期 key 操作。并且,Redis 底层会通过限制删除操作执行的时长和频率来减少删除操作对 CPU 时间的影响。默认情况下 Redis 定期检查的频率是每秒扫描 10 次,用于定期清除过期键。当然此值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设置,在 redis.conf 中修改配置“hz”
|
10月前
|
NoSQL 算法 Redis
redis内存淘汰策略
Redis支持8种内存淘汰策略,包括noeviction、volatile-ttl、allkeys-random、volatile-random、allkeys-lru、volatile-lru、allkeys-lfu和volatile-lfu。这些策略分别针对所有键或仅设置TTL的键,采用随机、LRU(最近最久未使用)或LFU(最少频率使用)等算法进行淘汰。
264 5
|
10月前
|
NoSQL 安全 Redis
redis持久化策略
Redis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持久化策略: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RDB通过定期快照将内存数据保存为二进制文件,适用于快速备份与恢复,但可能因定期保存导致数据丢失。AOF则通过记录所有写操作来确保数据安全性,适合频繁写入场景,但文件较大且恢复速度较慢。两者结合使用可增强数据持久性和恢复能力,同时Redis还支持复制功能提升数据可用性和容错性。
188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