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备赛经验帖

简介: 本文是作者blue分享的蓝桥杯备赛经验帖,旨在帮助刚接触算法竞赛的新手。文章从个人参赛经历出发,详细介绍了蓝桥杯的OI赛制特点、比赛流程以及备赛建议。作者强调了重点掌握基础数论、DFS、数组操作、二分法、动态规划等知识,并建议多参与线上赛,熟悉输入输出规则,同时避免盲目刷题或过度依赖力扣。通过参赛,作者不仅提升了编码能力,还结识了优秀的朋友,认识到自身差距,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此经验适合新手参考,大佬可略过。

蓝桥杯备赛经验帖

作者:blue

时间:2025.2.1

1.为什么有这篇文章

​ 笔者近期发现,观看我写的两道第十五届蓝桥杯题解的人数逐渐增多,又是一年寒假一年蓝桥杯备赛季,突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也是刚接触算法竞赛(属于比较晚的人了,大二才开始),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也是非常的迷茫,无助,只会盲目的刷题,也不知道怎么练习,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在网上了解赛制,规则。所以本文想以博主个人的亲身经历,向广大像我当时一样刚接触算法竞赛的同学,做一些介绍。

​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博主当时参加蓝桥杯的时候是大二下半学期,最后是拿到了C/C++B组江苏省一,国赛是国三(博主知道自己很菜,大佬勿喷,叠甲叠甲叠甲),所以本文只适合小白,只适合小白,大佬请自动略过。另外,文章体系结构,全靠笔者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精密的安排,讲的不好的地方大家见谅(叠甲叠甲叠甲)

2.赛制

​ 笔者在此就不从头到尾介绍算法竞赛是什么东西了,想必来看本文的都大概有所了解。笔者谨在此强调蓝桥杯是OI赛制,OI赛制,OI赛制!!!(强调!!!)

​ 平时大家参加的一些线上赛基本都是ACM赛制,ACM赛制:每道题提交之后都有反馈,可以看到“通过”、“运行错误”、“答案错误”等等结果,但看不到错误的测试样例。每道题都有多个测试点,每道题必须通过了所有的测试点才算通过。每道题不限制提交次数,但没通过的话会有罚时,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比赛过程中一般可以看到实时排名,通过题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答题时间+罚时来排名。

​ 而OI赛制:每道题提交之后都没有任何反馈,每道题都有多个测试点,根据每道题通过的测试点的数量获得相应的分数。每道题不限制提交次数,如果提交错误没有任何惩罚,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比赛过程中看不到实时排名,赛后按照总得分来排名。

​ 赛制内容是引用于这篇文章编程比赛三大赛制介绍(ACM赛制、OI赛制、IOI赛制) - 知乎 (zhihu.com)

​ 而且而且蓝桥杯是不允许带纸质资料的,注意不允许带纸质资料,这点与ACM赛制的比赛也不同。个人认为,这个OI赛制恶心就恶心在你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不是对的,因为很有可能你的代码,只符合样例,而对于其他测试点,你的代码是无效的。这就和平时考试一样,先写试卷,交上去,老师评分后,过段时间才公布排名。尤为注意答案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

3.比赛流程

​ 省赛一般是在4月份(去年是4.13),省赛前一个星期可以下载准考证,上面有赛点信息,比赛从9.开始比到13.总共4个小时,不用自己带电脑,用赛点的台式机,上面装好了IDE,一般C/C++组的是Dev-C++(其他组不太清楚),建议大家先去熟悉对应的IDE如何使用,(因为去年我旁边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在Dev上建控制台文件。。。。。所以大家最好去熟悉一下)。然后如何提交代码,进入考场后监考员会告知一个网址,我们在浏览器上输入这个网址,就来到比赛页面,然后登录(登录的账号一般是和你的准考证有关,然后密码好像也是和你的某个信息有关(忘了)),登录完就能看到每道题的提交位置。还有题目的文档(应该是要在那个页面下载的,有点忘)在没到点的时候,你是打不开的,到点了就会公布这个文档的密钥,然后你就可以打开这个文件看题了。然后在本地的IDE上按要求写完,调试完,就可以交到那个网站上去了,OI赛制,不会有任何反馈的,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然后省赛就这么结束了。

​ 等两个星期左右,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然后如果拿到了省一,就可以参加国赛了,国赛流程和上面差不多,国赛一般是在6月(去年是6月1号比赛,然后6.2号晚上就出成绩了,效率挺高,不过去年是十五周年(国赛选手都发了件纪念T恤),顺带吐槽一句,去年的官方直播真是答辩,太卡了。。。。)然后比赛流程就是和省赛差不多。

​ 补充,草稿纸也不用自己带,但是笔要自己带(如果有需要的话),然后去年我那个省赛考点是不准带水的,也不发水。国赛的考点,就发了水。

4.如何准备

​ 先说一下当时的个人情况,当时本人只学过C语言和数据结构。然后寒假就开始刷题,一开始就是盲目的刷(一天刷个7-8题),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明显的感觉编码能力肯定是提升了,因为写多了嘛,熟能生巧,但是这个阶段还是很菜,因为我去打了把蓝桥的双周赛,那把周赛比较简单,但是我才做出三道题,然后过了两周我又去比,没想到只做出来一道题,博主有点难受,我开始意识到这样盲目刷题不行。开学之后,我就到学校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书名《算法竞赛》。然后就开始刷蓝桥历届真题,然后遇到相关的知识点,就去书上找对应的知识看,看不懂就在b站上找视频,在CSDN上找题解,我坚持这样做了一个多月,来到省赛前夕,双周赛(小白)比较简单的场次,我能切出5道题左右(还没有AK过。。。),江苏省排位(参加小白赛的人不多,而且一般是真小白)能有rank8-9,这给了我比较大的信心。然后就去比了,最后也是苟到了省一。

​ 我还是走了很多弯路的,所以我以一个事后诸葛的视角,来审视这个过程,我认为,应该重点掌握以下知识:

1.非常非常基础的数论(快速幂,求质数,gcd,lcm等等)

2.dfs(搜索),就是递归,递归绝对是区分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学过算法的一个分水岭,蓝桥杯为什么以前被人叫做暴力杯,因为很经常题目都可以用暴力搜索的方式来获取部分分数,甚至是全部分数的,所以如果你没什么时间,我建议你优先练这个。

3.一些非常常见的数组操作(前缀和,差分)

4.二分(真的很爱考二分,二分练会了真的大有用处,二分查找,二分答案,这些都要掌握)

5.dp(动态规划),这个东西真的挺难的,而且也爱考,蓝桥现在也被大家称为dp杯嘛,因为前几年开始大量的考dp,至少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模型吧,01背包,完全背包,子序列问题等等。

6.参加C/C++组的同学,学学STL吧,真的非常非常有用,绝对是算法竞赛中堪称神器的存在,不要说你不会C++,就不去学,只要你用过一段时间,你会觉得真香的。

5.其他建议

​ 建议多打一些线上赛,不管是蓝桥的双周赛,还是Atcoder,cf都可以,我那段时间就是一直打蓝桥的双周赛,有时候比赛的时候AC了一道题真的挺开心的。

​ 注意不要一味的刷力扣,因为力扣只要你写核心代码,你要是只刷力扣,很可能你会不知道怎么写输入输出,现在OJ很多,刷洛谷的或者是蓝桥自己的OJ都可以,重点是要多刷题。

​ 建议少看点知乎,因为感觉上面大佬太多了,动不动就是什么金牌,银牌,国特,国一,然后和你说一大堆这个比赛含金量极低,说什么特别简单,用脚写都能省一这种话。少看少看,我相信这些大佬确实都极具实力,因为我后面确实参加了CCPC的省赛,还有一些其他的算法竞赛,确实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参差,有些人的脑子,你不得不佩服,他就是非常的好使。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是和博主一样资质平庸的人,我们尽我们所能,争取一个好结果就好了。

6.一些感悟

​ 蓝桥年年有人吐槽,年年的报名人数越来越多,你问我这个比赛是不是真的水,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个比赛普及率确实很高,给了很多计算机学生一个比赛的平台,不是每个学校都有XCPC名额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做acmer的。中国如此多的计算机学子,相信和博主一样确实天资愚钝的同学还是占大多数的,参加这个比赛,我确实收获了一些东西:

​ 1.我认为他确实提升了我的编码能力,使我的编码思路清晰了很多,至少现在遇到那种很简单题目,3minAC的感觉真的挺爽的,学习一些别的语言,也会觉得学的比较快,因为思想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只是语法。

​ 2.让我认清了自己的渺小,不去比赛闭门造车犹如坐井观天,参加比赛遇到自己觉得很难的题被大神秒解,就犹如一粒浮游见青天,让我清楚的意识到,我和大佬的差距和周遭同学的差距,让我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因为我知道再不学,在这个就业环境不景气,狼多肉少的时代,我们这种水平的对口就业,真的就是失业。

​ 3.交到了一些优秀的朋友,认识了一些优秀的人,他们或许很厉害,或许和我们一样在这种环境下显得有一些挣扎,但是平时终于有人能和我们去讨论一些问题,使我们学习的时候不再那么孤单。

​ 暂时先写这么多了,博主后面想到什么注意事项再补充吧,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博主计划后序写一系列有关蓝桥往届题目的题解,尽可能的详细,面向新手,期待的小伙伴点个关注吧。如果有问题想问,就在评论区留言吧,欧千万不要问多少分能拿省一,没公布分数,只有排名,所以如果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好好准备就行,结果会比你预期的好。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当无人机遇上Agentic AI:新的应用场景及挑战
本文简介了Agentic AI与AI Agents的不同、Agentic无人机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403 5
当无人机遇上Agentic AI:新的应用场景及挑战
|
3月前
|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算法
浙江大学联合阿里云举办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素养提升交流活动圆满结束丨云工开物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浙江大学联合阿里云举办“2025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素养提升交流活动”。活动吸引121所高校及单位的579名教师参与,通过项目实例讲解、平台实践训练等方式,助力教师掌握AI技术并融入教学。活动中,浙江大学与阿里云专家分享了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参访浙大艺博馆与阿里云展厅,并完成AIGC辅助设计实训。未来,双方将持续推进数字化技能培训,支持高校AI人才培养。
|
3月前
|
SQL 数据建模 关系型数据库
别光知道存数据库了,数据建模才是王道!(入门指南+实战代码)
别光知道存数据库了,数据建模才是王道!(入门指南+实战代码)
375 4
|
1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Lazada 如何用实时计算 Flink + Hologres 构建实时商品选品平台
本文整理自 Lazada Group EVP 及供应链技术负责人陈立群在 Flink Forward Asia 2025 新加坡实时分析专场的分享。作为东南亚领先的电商平台,Lazada 面临在六国管理数十亿商品 SKU 的挑战。为实现毫秒级数据驱动决策,Lazada 基于阿里云实时计算 Flink 和 Hologres 打造端到端实时商品选品平台,支撑日常运营与大促期间分钟级响应。本文深入解析该平台如何通过流式处理与实时分析技术重构电商数据架构,实现从“事后分析”到“事中调控”的跃迁。
284 55
Lazada 如何用实时计算 Flink + Hologres 构建实时商品选品平台
|
17天前
|
存储 并行计算 调度
迈向可编程观测:在GPU Kernel中构建类eBPF风格的性能探针
本文旨在梳理作者学习路径,带领读者共同探索 GPU Kernel 性能分析从宏观到微观的技术演进。
304 24
迈向可编程观测:在GPU Kernel中构建类eBPF风格的性能探针
|
30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前端开发
支付宝 AI 出行助手高效研发指南:4 人团队的架构迁移与提效实战
支付宝「AI 出行助手」是一款集成公交、地铁、火车票、机票、打车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出行产品。
295 21
支付宝 AI 出行助手高效研发指南:4 人团队的架构迁移与提效实战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数据处理
KubeRay on ACK:更高效、更安全
阿里云 ACK 以托管组件化的方式给客户提供快速搭建Ray集群的能力,并通过结合使用阿里云的调度,存储,日志与监控,给用户提供更佳使用体验。
|
9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人工智能
拆解AI-Agentforce企业级智能体中台:如何让企业AI落地从“噱头”到“实效”
在GDMS峰会上,迈富时集团尹思源指出41.3%中国企业尚未布局AI Agent,已应用者亦陷“Demo化、孤岛化”困局。其发布的AI-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以“冰山模型”重构架构,打通认知、价值、能力三重鸿沟,覆盖内容、获客、销售、陪练、分析五大场景,助力企业实现AI从“工具”到“数字员工”的全链路协同升级。
|
3月前
|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API
一文掌握软件分支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软件分支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具体项目案例,从版本号、分支命名、标签管理到合并策略等方面展开。通过清晰的规则和流程图示,帮助团队避免版本混乱,提升研发效率。强调主干与开发分支的核心作用,同时提醒合理控制分支数量,确保协作顺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助力团队建立适合自身的版本管理体系。
666 70
一文掌握软件分支管理
|
SQL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StoreView SQL,让数据分析不受地域限制
日志服务SLS是云原生观测与分析平台,支持Log、Metric、Trace等数据的大规模、低成本实时处理。为解决跨地域数据联合分析问题,SLS推出StoreView功能,可将多地域、多项目的Logstore组合成虚拟Logstore,简化查询分析流程。相比传统ETL方式,StoreView无需同步数据,减少存储成本和延迟,同时支持数据可见性控制、查询式ETL处理及异构数据Schema对齐等功能,提升跨域数据分析效率。通过__project__和__logstore__两个Meta字段,用户还能识别数据来源,实现精细化分析。
23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