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也出手了!灵码AI IDE问世

简介: 各位程序员小伙伴们,是不是还在为写代码头秃?别担心,阿里云带着它的通义灵码 AI IDE 来拯救你啦!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经在VSCode、JetBrains IDE等主流开发工具中安装过通义灵码这款插件。通义灵码插件全网总下载量超 1500 万,开发者采纳代码行数超 30 亿且每月增速 20%-30%。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这款插件,而是阿里刚出的“为AI而生的灵码IDE”。

CSDN地址:https://blog.csdn.net/rong09_13/article/details/148414292?spm=1001.2014.3001.5502

掘金地址:https://juejin.cn/post/7511530724527521818

微信公众号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iad_7I6iw82VUx2mumpc7Q

知乎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913511983065592858


大家好,我是晓凡。

写在前面

各位程序员小伙伴们,是不是还在为写代码头秃?别担心,阿里云带着它的通义灵码 AI IDE 来拯救你啦!

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经在VSCodeJetBrains IDE等主流开发工具中安装过通义灵码这款插件。

通义灵码插件全网总下载量超 1500 万,开发者采纳代码行数超 30 亿且每月增速 20%-30%。

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这款插件,而是阿里刚出的“为AI而生的灵码IDE”。

image.png

一、横空出世的通义灵码 AI IDE

说到AI IDE 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先有火遍全网的Cursor,后有字节跳动的Trae

阿里也是不甘示弱,就在2025 年 5 月 30 日,正式推出了旗下首款 AI 原生开发环境工具 —— 通义灵码 AI IDE

这可不是个普通的 IDE,它深度适配了最新的千问 3 大模型,全面集成通义灵码插件能力,

带着编程智能体、行间建议预测、行间会话等一整套 AI 辅助编码能力。

小伙伴们可能会因为Cursor的价格望而止步,而灵码IDE个人版可免费使用,妥妥的又多了一个选择。

说到这儿,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试试了吧。

二、下载登录

大家可以通过下面地址下载对应版本进行体验

https://lingma.aliyun.com/download

image.png

下载完成后,我们通过阿里云账号登录即可使用

①选择阿里云中国站账号登录,前往阿里云登录页完成登录

②登录成功之后可以在IDE中看到登录状态

image.png

三、基础功能体验

3.1 智能补全

输入注释,然后它会帮补全代码

自动补全.gif

3.2 行间会话

在代码文件中选中代码后,【ctrl+I】唤起行间会话窗口

可以让它解释下选中代码

遇到看不懂的代码,选中代码,它会生成注释信息

解释下这段代码.gif

可以让它重构这段代码

如果看到某段代码写的不够优雅,可以让它来重构

四、智能会话

4.1 代码问答

当遇到某段代码看不懂时,可以让它来解释一下

问题回答_compressed.gif

4.2 触发指令

在智能会话的输入框中,输入/唤起指令

指令 介绍
/explain 选中代码后可自动识别编程语言并生成代码解释。
/unittest 支持根据 JUnit、Mockito、Spring Test、unit test、pytest 等框架生成单元测试。
/comment 一键生成方法注释及行间注释
/optimize 可以结合代码上下文,排除潜在编码问题,从简单的语法错误到复杂的性能瓶颈,均能够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具体的优化建议代码。


唤起指令.gif

4.3 问题修复

image.png

五、长期记忆功能

在与灵码对话过程,会形成针对开发者个人、工程、问题等相关的丰富记忆,使用越多,灵码就越懂你当需要灵码记住某些内容时,可以在智能会话窗口中,切换到智能体模式,直接输入通义灵码需要记忆的内容即可创建相关的记忆。

记忆功能.gif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删除记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六、支持MCP

小伙伴们对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一种开放标准协议应该不陌生了,灵码可以连接现有的MCP服务或自行开发的 MCP 服务。

下面我们以一个抓取网页内容的mcp服务为例,来看看怎么玩?

1、进入MCP服务页面

单击通义灵码欢迎语中的 MCP 工具链接,或在右上角头像处进入个人设置,单击条形框,进入MCP 服务**页面。

image.png

2、添加MCP 服务

image.png

image.png

3、使用MCP 工具

① 输入提示词

在 IDE 的对话框中切换为智能体模式,并在对话框中输入如下提示词。

抓取https://juejin.cn/post/7510127414331179018 网页内容,并以markdown格式输出

image.png

②执行工具

image.png

3、查看执行结果

晓凡在掘金上写的文章被抓取到了,并以markdown格式展现出来了


文章只列举了一些常用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官方文档

https://help.aliyun.com/zh/lingma/product-overview/introduction-of-lingma

我是晓凡,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们下期再见 ヾ(•ω•`)o (●'◡'●)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定位技术
AI IDE正式上线!通义灵码开箱即用
通义灵码AI IDE现已正式上线,用户可免费下载使用。作为AI原生开发环境工具,它深度适配千问3大模型,集成通义灵码插件能力,支持编程智能体、行间建议预测和行间会话等功能。其核心亮点包括:支持最强开源模型千问3,具备MCP工具调用能力;开箱即用的智能编码助手;自带编程智能体模式,端到端完成编码任务;长期记忆、NES行间预测及Inline Chat功能,大幅提升编程效率。目前,通义灵码插件下载量超1500万,生成代码超30亿行,广泛应用于企业开发场景。
AI IDE正式上线!通义灵码开箱即用
|
1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搜索推荐
通义灵码2.5评测:从编程智能体到记忆感知的AI编码革命
通义灵码2.5版本更新带来了多项新功能,包括Lingma IDE的开箱即用体验、编程智能体模式实现端到端编码任务、MCP工具集成扩展AI助手能力以及Qwen3模型升级大幅提升代码生成准确性和效率。此外,新增长期记忆与上下文感知功能,使开发更个性化和高效。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复杂业务逻辑仍需人工干预,但整体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官方还提供了高质量视频课程助力用户学习。
463 10
|
1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算法
通义灵码 AI IDE 上线!智能体+MCP 从手动调用工具过渡到“AI 主动调度资源”
编程智能体与 MCP 的结合,不只是“工具+助手”,而是一次范式上的跃迁——从“手动调用工具”过渡到“AI 主动调度资源”。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产品经理的技术必修课:从工具应用到系统设计
AI产品经理的技术必修课:从工具应用到系统设计
210 84
|
2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当无人机遇上Agentic AI:新的应用场景及挑战
本文简介了Agentic AI与AI Agents的不同、Agentic无人机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136 5
当无人机遇上Agentic AI:新的应用场景及挑战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阿里云百炼智能体和工作流可以发布为组件了,AI应用变成“搭积木”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智能体组件化设计快速生成PPT。首先,创建一个“PPT大纲生成”智能体并发布为组件,该组件可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结构清晰的大纲。接着,在新的智能体应用中调用此组件与MCP服务(如ChatPPT),实现从大纲到完整PPT的自动化生成。整个流程模块化、复用性强,显著降低AI开发门槛,提升效率。非技术人员也可轻松上手,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285 0
🔔阿里云百炼智能体和工作流可以发布为组件了,AI应用变成“搭积木”
|
2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代理IP:企业AI应用的隐形加速器与合规绞索
代理IP作为企业AI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既是效率提升的加速器,也可能成为合规风险的来源。它通过技术演进重塑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与安全防护等核心环节,如智能路由、量子加密和边缘计算等创新方案显著优化性能。然而,全球法规(如GDPR)对数据流动提出严格要求,促使企业开发自动化合规审计系统应对挑战。未来,代理IP将向智能路由3.0、PaaS服务及量子网络方向发展,成为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神经网络。企业在享受其带来的效率增益同时,需构建技术、法律与伦理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以规避风险。
70 0
|
5天前
|
XML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在AI应用中Prompt撰写重要却难掌握,‘理解模型与行业知识是关键’:提升迫在眉睫
本文三桥君探讨Prompt优化技巧对AI应用的重要性。内容涵盖理解大语言模型、行业Know-how及Prompt撰写方法,助力提升AI输出质量与应用效率。
98 58
|
1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可视化
Open WebUI 和 Dify 在构建企业AI应用时的主要区别
本文对比了企业AI应用构建中的两大开源工具——Open WebUI与Dify,在技术架构、核心能力及适用场景方面的差异。Open WebUI适合轻量级对话场景,侧重本地部署与基础功能;而Dify则聚焦复杂业务流程,提供可视化工作流编排与端到端RAG支持。文章结合典型用例与落地建议,助力企业合理选型并实现高效AI集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