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如何玩转平台工程?2 个运维靠它管 50 + 应用

简介: 做了五年运维,最深刻的感悟是:技术自负是效率的天敌。以前总觉得懂 Kubectl 命令才专业,直到被平台工程打脸,真正的专业不是炫技,而是让复杂技术为业务服务。现在我常跟新人说:能让开发和厂商爽的运维,才是好运维,而 Rainbond,就是那个让所有人都爽的神器。

来自用户分享

在某事业单位做了五年运维,我和同事两个人管着十几人开发团队,还有 8 家厂商的外采系统(加起来有 30 多个应用)。两年前领导拍板上 K8s,我们熬夜搭集群、配 Jenkins 流水线,本以为能告别传统部署,结果掉进了新坑:每天 80% 时间都耗在敲 Kubectl 命令上,部署应用、调资源、查日志成了家常便饭。我们的开发团队里只有个别人懂 K8s,改完代码总得来找我们运维部署。厂商更离谱,供应商坚持要 ssh 进服务器改配置。

现状:K8s 用成了运维专属工具

我们的现状是:

  • 流水线是 Jenkins+Shell 脚本,开发提交代码后,自动触发构建自动部署,但每次来新的项目或者部署新的服务就要重新搭建流水线。

  • 运维成了 K8s 翻译官,开发提需求得先翻译成 K8s 术语,比如我想加个前端服务 = Deployment+Service+Ingress。

为什么不用 PaaS 容器平台?

起初拒绝 PaaS 容器平台有两个执念:

  • 习惯了命令行:觉得敲 Kubectl 比点鼠标快,YAML 配置出错了直接 vim 修改更直接。
  • 担心开发越权:怕开放 PaaS 平台后,开发误删 Namespace 或改坏配置。

现在想想,这就是典型的技术自负……

痛点爆发,30 + 应用逼出平台工程需求

今年初新接 5 个外采系统后,运维组彻底绷不住了:

  • 人力告急:我和同事每天加班到 9 点,还是处理不完部署需求,某次厂商更新导致集群崩溃,我们通宵抢救。
  • 开发抱怨:前端改个页面要等运维 2 小时,开发组长甩来一句:你们运维是不是该扩招了?
  • 领导卡成本:申请招人被驳回,理由是数字化转型要降本增效,试试平台工程,这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平台工程初探索

查资料发现平台工程说白了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开发专注写业务代码,不用学 K8s 术语。厂商专注交付应用,不用懂容器技术。运维专注底层稳定性。就像餐馆里,服务员不用会炒菜,厨师不用擦桌子,老板不用端盘子,各干各的,效率才高。

于是我尝试了国内热门的容器平台:

  • Rancher:功能强但开发玩不转。优点是多集群管理确实牛,权限配置颗粒度高。致命伤是我们开发玩不转,都是 K8s 的概念,太复杂了。

  • KubeSphere:界面炫但操作反人类。优点是应用商店和多租户界面看着很先进。致命伤也是太复杂,虽然集成了很多工具,比如流水线、服务网格等等,这些我们都用不到。最基本的是我们开发连工作空间 - 项目 - 应用三级结构都搞不懂。

这俩平台都像给运维用的高级 K8s 管理工具,跟平台工程理念还差点意思。

偶然发现 Rainbond

在技术论坛刷到一篇讲述平台工程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 Rainbond 能让开发不用学 K8s 也能自服务。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试了试,结果被我需要的三个功能惊艳到:

开发自服务:拖代码就能部署,不用写 YAML

  • 开发把 Java 代码拖进界面,直接下一步点点点,平台自动生成镜像 + 部署。
  • 前端部署 Vue 项目,直接上传打包后的静态资源,平台自动生成 Nginx 配置。

厂商自助接入:独立空间 + 模板化部署

  • 给每家厂商开独立团队空间,限制 CPU / 内存使用。
  • 某厂商交来 JAR 包,他们自己上传部署,也是下一步点点点,15 分钟完成部署。

运维解放:从执行者变规则制定者

  • 把常用中间件(Redis/MySQL)做成应用模板放到 Rainbond 内部的组件库,开发直接安装复用。
  • 平台本身就包含了应用部署的规范,不管是开发还是厂商都按照这个执行。

现在的运维组

2 个人管 50 + 应用不是梦。

以前(原生 K8s) 现在(Rainbond)
应用部署 2 小时(运维全包) 15 分钟(开发自助)
厂商对接效率 每次 4 小时(远程协助) 每次 30 分钟(自助部署)

最后

这是我从传统运维转型平台工程的真实经历,说实话,单位里的业务系统涉及敏感信息,截图就不往外放了,但踩过的坑和尝到的甜头必须唠唠:

  • 效率提升是真的香:以前 2 个人管 30 个应用累到吐血,现在管 50 + 应用还能准点下班,开发自己部署、厂商自助更新,运维只负责底层不出问题就好。
  • 平台工程不是噱头:Rainbond 把 K8s 封装成了傻瓜式,开发不用学 YAML,厂商不用懂容器,这才是该有的降本增效。
  • 踩过的坑不想让你再踩:Rancher 和 KubeSphere 不是不好,只是更适合大团队,像我们这种 2 个运维 + 十几开发的配置,Rainbond 的轻量级适配性更强。

如果你们单位也在搞云原生转型,尤其是运维人力紧张、开发对 K8s 不熟悉的情况,真心建议试试 Rainbond 社区版(开源免费的!)

做了五年运维,最深刻的感悟是:技术自负是效率的天敌。以前总觉得懂 Kubectl 命令才专业,直到被平台工程打脸,真正的专业不是炫技,而是让复杂技术为业务服务。现在我常跟新人说:能让开发和厂商爽的运维,才是好运维,而 Rainbond,就是那个让所有人都爽的神器。

相关文章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自然语言处理
大模型也能当“运维警察”?——大模型技术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大模型也能当“运维警察”?——大模型技术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625 13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运维
容器化浪潮下的AI赋能:智能化运维与创新应用
近年来,容器技术以其轻量、高效、可移植的特性成为云原生时代的基石,推动应用开发和部署方式革新。随着容器化应用规模扩大,传统运维手段逐渐力不从心。AI技术的引入为容器化生态带来新活力,实现智能监控、自动化故障诊断与修复及智能资源调度,提升运维效率和可靠性。同时,AI驱动容器化创新应用,如模型训练、边缘计算和Serverless AI服务,带来更多可能性。未来,AI与容器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推动更智能、高效的运维平台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助力数字化转型。
|
4月前
|
运维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Websoft9 运维面板,全网真正的一键部署应用
Websoft9运维面板实现应用真·一键部署,通过智能环境适配、安全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将传统数小时部署缩短至分钟级,显著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98 5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运维
机器学习在网络流量预测中的应用:运维人员的智慧水晶球?
机器学习在网络流量预测中的应用:运维人员的智慧水晶球?
244 19
|
5月前
|
运维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docker运维查看指定应用log文件位置和名称
通过本文的方法,您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查看Docker容器中的日志文件,确保应用运行状态可控和可监测。
522 28
|
4月前
|
运维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云栖实录 | 大模型在大数据智能运维的应用实践
云栖实录 | 大模型在大数据智能运维的应用实践
508 3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负载均衡
智能运维新时代:AI在云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智能运维新时代:AI在云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654 23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运维
机器学习在运维中的实时分析应用:新时代的智能运维
机器学习在运维中的实时分析应用:新时代的智能运维
230 12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智能化运维在现代数据中心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运维(AIOps)技术在现代数据中心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其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节约及潜在风险。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智能监控、自动化故障排查、容量规划等关键功能如何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IT环境。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隐私、技术整合及人才短缺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 ####
153 1
|
2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人的“福音”?AI 驱动的自动化网络监控到底香不香!
运维人的“福音”?AI 驱动的自动化网络监控到底香不香!
185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