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 CodeBuddy,我轻松打造了图像滤镜工厂

简介: 借助 CodeBuddy,我轻松打造了图像滤镜工厂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做一个炫酷点的前端项目,而这次和 CodeBuddy 合作开发的「PixelMancer」,一个图像滤镜工具,就是我理想中“酷”和“实用”兼具的作品。整个开发过程非常特别,因为这不是我传统意义上“写代码”的过程,而是我向 CodeBuddy 提出构思,它便一步步自动完成了项目结构设计、代码生成和功能实现,真正做到了“我只负责想,CodeBuddy 负责做”。


灵感起点:我要做一个滤镜工厂!

起初,我只是随口说出:“我要用 Vue3 + HTML5 Canvas 开发一个图像滤镜工具 PixelMancer,功能包括上传图片、实时预览滤镜效果(模糊、亮度、复古、反色等)、组合滤镜、前后对比(拖动滑块)、按钮粒子效果和赛博像素风格UI。”说实话,我原本还担心这个要求太过复杂,没想到 CodeBuddy 不仅没迟疑,反而立刻开启了详细的任务分解。

它分析了功能点、预估文件数量、判断复杂度之后,决定从零开始为我创建整个项目结构。


手工搭建,拒绝脚手架

按照我“不用脚手架”的要求,CodeBuddy 从一个空目录开始,首先生成了最基本的结构:index.html 作为入口文件,随后是 styles/main.cssjs/filters.jsjs/main.js。在我什么都没敲的情况下,项目的雏形已经悄然成型。

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设计的 CSS 风格非常用心,完全贴合我要求的“暗底+亮边框”的像素朋克风格。不仅如此,它还在 CSS 里加入了按钮点击时的粒子特效,看上去非常炫酷。


滤镜逻辑,全靠 filters.js

filters.js 是我认为最核心的文件之一,它包含了多个预设滤镜,比如模糊、亮度、反色等,而且这些滤镜都通过 Canvas API 进行图像处理。代码结构清晰、函数封装合理,支持滤镜组合使用,哪怕未来要添加新的滤镜也完全没问题。

CodeBuddy 在这部分代码里,把滤镜算法与 Canvas 操作做了彻底分离,我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图像处理逻辑、哪里是与 Vue 的交互,非常适合后期维护和扩展。


main.js:一个 Vue 应用的心脏

接下来是 main.js,也就是整个 Vue 应用的启动逻辑所在。CodeBuddy 在这里实现了图片上传、滤镜切换、前后对比滑块、导出图片等所有功能,并在 Vue 实例中完成了完整的响应式绑定。

在对比滑块这块,它用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两张图叠放在一起,通过滑块来控制上层图片的裁切区域,从而实现前后效果的对比展示。这种实现思路非常符合 Web 性能优化的理念,简洁高效,也兼容性好。


从原型到组件化 Vue 项目

初步完成之后,我又向 CodeBuddy 提出“把它转换成 Vue 项目”的请求。令人惊喜的是,它马上进入“进阶模式”,一步步把项目变成标准 Vue 项目结构。

首先是 package.jsonvite.config.js 两个关键配置文件被生成,紧接着 CodeBuddy 手动创建了 src/ 目录,并将原来的 CSS 和 JavaScript 文件一一迁移并组件化。整个结构如下:

  • ImageUpload.vue:负责图片上传与预览;
  • FiltersPanel.vue:负责展示和选择滤镜;
  • ImageEditor.vue:Canvas 操作与滤镜应用的主逻辑;
  • App.vue:组合所有组件,构成应用主体;
  • main.js:Vue 应用入口;
  • assets/main.css:全局样式文件,仍保留原有像素朋克风格和粒子特效。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由“单页手写项目”到“组件化 Vue 项目”的过渡过程非常丝滑,CodeBuddy 自动帮我重构了逻辑分层,没有丢失任何功能。整个迁移过程几乎可以说是“无痛”的。


项目完成,效果拉满!

最终,PixelMancer 拥有了我一开始设想的所有功能:上传图片、滤镜切换、拖动对比、点击粒子、风格统一,还支持一键导出处理后的图片。项目用 Vite 启动也非常流畅,开发体验极佳。

我自己只是录了个屏,见证了整个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全部都是 CodeBuddy 一步步主动完成的。


小结:这不止是“帮你写代码”

回头看,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告诉 CodeBuddy:“我想做一个滤镜工具,风格要像素朋克,功能包括……”其余的,从项目结构到功能设计、再到组件开发和最终构建,全是 CodeBuddy 自动完成。

这不仅仅是“帮你写代码”,而是从“理解需求 → 生成项目结构 → 编写可维护代码 → 完成 Vue 组件化”一整套完整流程的实现。

而且它写的代码不只是能运行,更有工程意识,结构清晰,组件划分合理,样式风格统一,粒子动画和 Canvas 滤镜等复杂功能实现得也非常优雅。我可以说:如果我是 PM,那 CodeBuddy 已经是个合格的前端工程师。


致谢:致敬这个时代最懂代码的“伙伴”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 CodeBuddy 在这个项目中的出色表现。它不仅帮我节省了大量时间,还让我有机会专注于创意和设计。通过和它合作,我真正感受到了“灵感不被技术限制”的可能性。

下一个项目,我一定还会带着新的想法,继续和它一同探索未知的创意边界。


如果你也对这类前端工具项目感兴趣,不妨试试像 CodeBuddy 这样的 AI 编程伙伴,你会发现,开发可以如此高效、如此自由,也如此有趣。

——完。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JSON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借助 CodeBuddy,我见证了一款在线代码格式化神器的诞生
借助 CodeBuddy,我见证了一款在线代码格式化神器的诞生
58 13
|
1月前
|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多项目分接口:在同一Tomcat下使用不同的端口号访问不同的项目。
总而言之,要在同一Tomcat服务器下使用不同端口访问不同项目,关键是通过对server.xml文件的配置创建多个 `<Service>`实例和相应的虚拟主机。这种方法既实现了项目隔离,也有助于优化资源利用率。通过遵循本文的详细说明,很容易地就能满足需求实现多项目分接口。
93 38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框架/工具
实战 | Qwen2.5-VL模型目标检测(Grounding)任务领域微调教程
在目标检测领域,众多神经网络模型早已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实现了精准的目标检测与目标分割效果。然而,随着多模态模型的崛起,其在图像分析方面展现出的非凡能力,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多模态模型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图像内容,还能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文本形式输出,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1561 74
|
1月前
|
监控 Kubernetes Go
日志采集效能跃迁:iLogtail 到 LoongCollector 的全面升级
LoongCollector 在日志场景中实现了全面的重磅升级,从功能、性能、稳定性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了深度优化和提升,本文我们将对 LoongCollector 的升级进行详细介绍。
299 86
|
1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Shell
我的 PDF 工具箱:CodeBuddy 打造 PDFMagician 的全过程记录
我的 PDF 工具箱:CodeBuddy 打造 PDFMagician 的全过程记录
57 17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搜索推荐
增强现实让广告“活”起来——AR 赋能营销的新玩法
增强现实让广告“活”起来——AR 赋能营销的新玩法
134 25
|
28天前
|
Java 数据库 Docker
基于neo4j数据库和dify大模型框架的rag模型搭建
基于neo4j数据库和dify大模型框架的rag模型搭建
261 35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MCP for 可观测2.0,6个让MCP开发更高效的小妙招
可观测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概念,它不仅仅局限于监控,还包括了日志记录、指标收集、分布式追踪等技术手段,旨在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系统运行状况、快速定位问题以及优化性能。可观测2.0融合 MCP,可以让用户更好地感知系统、分析问题——用自然语言开启与系统的对话!本文将分享6个设计 MCP Server 的亲身实践,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合与使用。
498 89
MCP for 可观测2.0,6个让MCP开发更高效的小妙招
|
30天前
|
开发者 Docker 容器
获取Docker基础使用方法:让容器化变得轻松。
对于Docker的初学者来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就足够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越是动手操作,对Docker的理解会越深。祝阅读这篇文章的开发者们一切顺利,愿你在Docker的海洋中航行顺利!
84 17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LSTM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 MATLAB2022a 实现,完整程序运行无水印,核心代码附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算法利用 PSO 优化 TCN 的超参数(如卷积核大小、层数等),提升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性能。TCN 结构包含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结合 LSTM 构建混合模型,经多次迭代选择最优超参数,最终实现更准确可靠的预测效果,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