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用二维码解决产品资料展示问题的

简介: 我们产品比较多,做图册不太现实。要做几十页,光整理素材就头大,而且客户也不会细看。后来我们用了“产品目录”类二维码,把所有产品分类整理放进去,一个二维码扫进去就是整个产品清单,点击还能看每一款的详情介绍。客户一扫就能选,愿意看的信息明显变多了

这几年在做产品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反复出现的问题:产品资料怎么展示,客户才愿意看、看得懂、能记住。

以前我们做过很多尝试,从发彩页到做网页介绍,再到公众号推文、短视频、PPT,甚至也搞过电子画册。各种方式轮番上阵,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点:要么制作太费时间,要么后期维护成本太高。

直到一次展会前准备资料时,我们临时决定用草料二维码生成一批产品介绍页二维码。这个决定后来意外地解决了我们很多原来觉得“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用在哪些场景、遇到什么坑,以及最终带来了什么变化。

产品太多,介绍不过来?

我们产品比较多,做图册不太现实。要做几十页,光整理素材就头大,而且客户也不会细看。后来我们用了“产品目录”类二维码,把所有产品分类整理放进去,一个二维码扫进去就是整个产品清单,点击还能看每一款的详情介绍。客户一扫就能选,愿意看的信息明显变多了。

每次业务出门,只带一张贴有二维码的展示页就够了,不再需要厚厚一沓资料。他们反馈说,讲解时更聚焦了,客户自己扫码后还能收藏、转发给同事看。

image.png

图文、参数、视频、说明书,一起展示更直观

我们之前用PDF发产品资料,最大的问题是:不好看。排版挤,图片糊,客户看了也没感觉。现在的二维码页面支持上传高清图片、PDF、视频,还能自定义排版,哪怕不会设计,也能做得比较清爽。

比如我们做了一款设备的二维码介绍页,主图放产品全貌,下面是核心参数,再往下是演示视频,最后附了说明书PDF。扫码的人能边看图边看视频,哪怕不听业务员讲,也能自己理解个七八成。

image.png

内容更新,二维码不变,这点真的太重要了

我们一个产品上线后里面的介绍内容更新过两次,以前是重新发PDF,现在只要改二维码页面的内容。客户扫码看到的就是最新的,省去了“你再等等我改下再发一版”的尴尬。

二维码的图案不会因为内容更新而变化,这对我们来说非常省心,不管是贴在产品上,还是发在群里,链接一直都有效,不用担心出错。

image.png

一物一码管理:不只是展示,更是记录

对一些批量出货的产品,我们还试过用“商品标签”的模板,每一件生成一个独立二维码,贴在产品上。这样扫码能看到它的出厂信息、批次、质检报告,后期做追溯或售后都更方便。

我们把客户签收、维修记录也附上去了,二维码就像是这件产品的“电子档案”,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做精细管理的行业。

image.png

展示场景不限:线下贴、线上转发都能用

二维码用在哪,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其实特别灵活。

展会上我们把二维码印在展板上;产品发货时贴在包装盒上;直播的时候直接挂链接;客户要介绍资料,业务员微信发过去就行。

尤其是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的时候,一个二维码就能带客户进入完整产品页面,这种体验比传统PDF好很多。还有个好处是客户能收藏二维码,下次要看不用再找我们要一遍。

image.png

后台能看数据,用于销售跟进

这个功能一开始我们没太关注,后来发现挺实用的。草料二维码的后台能看到每个二维码的扫码次数、扫码时间,甚至是哪个地区的客户扫的。

有一次一个客户连续几天扫同一款产品的码,销售那边主动打电话去问,结果正好赶上对方准备采购。这类“无声行为”,以前是我们完全抓不到的。

image.png

手机、电脑都能操作,新人也能上手

我们业务部的人用手机就能改二维码的展示内容,比如出差时要临时更新参数、加张图,五分钟搞定。但第一次搭建页面建议还是在草料二维码的电脑端官网操作,更方便选模板、排版、加标签样式。

电脑端还有批量导入、批量生码、批量导出标签这些功能,对我们要做几十上百个产品码的项目特别重要。

免费版就商用,后续也可以灵活升级

我们对比多好几家二维码生成器,总体还是草料二维码的免费版最良心,功能也最多。起初我们是用免费版本搭建的,功能已经很全了,不限扫码、不限内容上传、二维码也不会过期。后来公司希望有更好的展示效果,又升级了付费版,用上了高清展示、无水印页面,还有专属小程序,扫码时客户能看到我们的品牌名和logo,感觉更正式一点。

但如果只是单人管理资料,免费版其实足够用了。

image.png

写在最后

二维码不是新东西,但很多人都低估了它在产品管理和资料展示上的实际价值。它不是“更高级的文件传输方式”,而是让信息变得更清晰、统一、可追溯、可分享的一种手段。

对于不想搞系统、不想开发App,又想把产品资料做清楚做完整的团队来说,这种方式值得一试。它没什么炫技的成分,但确实解决了不少我们曾以为只能“将就处理”的问题。

如果你们团队也在发愁怎么做好产品资料,不妨从一个二维码开始试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深度解析Agent实现,定制自己的Manus
文章结合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地认识AI Agent的核心要素、设计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840 99
深度解析Agent实现,定制自己的Manus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浅入浅出——生成式 AI
团队做 AI 助理,而我之前除了使用一些 AI 类产品,并没有大模型相关的积累。故先补齐一些基本概念,避免和团队同学沟通起来一头雾水。这篇文章是学习李宏毅老师《生成式 AI 导论》的学习笔记。
246 27
浅入浅出——生成式 AI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算力资源选择指南:如何匹配你的开发需求?
本文作者结合七年分布式计算经验,深入剖析算力卡与服务器的本质区别及其选型策略。从硬件架构看,算力卡专注高性能计算,如A100/H100在矩阵运算效率上提升显著,但文件读写较弱;服务器则是全能型系统,适合多任务场景。在应用场景中,算力卡适用于机器学习训练等浮点密集任务,而服务器在部署和服务支持上更具优势。成本模型显示,算力卡三年TCO更低但运维成本更高,需根据实际需求权衡。最后,作者提供选型决策树,建议根据任务类型、生态需求和负载特征选择合适方案。
65 8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2025年AI客服机器人推荐榜单:主流厂商与创新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2025年AI客服机器人的行业趋势,从技术迭代、场景需求到数据安全等角度分析,并提供选型指南。文中强调技术能力(如大模型适配)、场景适配性、数据安全及全周期服务等关键标准,推荐合力亿捷、阿里云、科大讯飞、Salesforce等厂商,助企业理性选择适合的工具。
175 7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安全
亚太唯一|阿里云实人认证获权威机构认可
构筑Deepfake下金融安全新防线
1515 72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监控
LangChain脚本如何调度及提效?
本文介绍了通过任务调度系统SchedulerX管理LangChain脚本的方法。LangChain是开源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支持快速构建AI应用,而SchedulerX可托管AI任务,提供脚本版本管理、定时调度、资源优化等功能。文章重点讲解了脚本管理和调度、Prompt管理、资源利用率提升、限流控制、失败重试、依赖编排及企业级可观测性等内容。同时展望了AI任务调度的未来需求,如模型Failover、Tokens限流等,并提供了相关参考链接。
183 28
LangChain脚本如何调度及提效?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应用服务中间件
阿里巴巴 MCP 分布式落地实践:快速转换 HSF 到 MCP server
本文分享了阿里巴巴内部将大规模HSF服务快速转换为MCP Server的实践经验,通过Higress网关实现MCP协议卸载,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接入MCP生态。文章分析了MCP生态面临的挑战,如协议快速迭代和SDK不稳定性,并详细介绍了操作步骤及组件功能。强调MCP虽非终极解决方案,但作为AI业务工程化的起点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总结指出,MCP只是AI原生应用发展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性值得探索。
735 48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API
Higress MCP Server 安全再升级:API 认证为 AI 连接保驾护航
Higress MCP Server 新增了 API 认证功能,为 AI 连接提供安全保障。主要更新包括:1) 客户端到 MCP Server 的认证,支持 Key Auth、JWT Auth 和 OAuth2;2) MCP Server 到后端 API 的认证,增强第二阶段的安全性。新增功能如可重用认证方案、工具特定后端认证、透明凭证透传及灵活凭证管理,确保安全集成更多后端服务。通过 openapi-to-mcp 工具简化配置,减少手动工作量。企业版提供更高可用性保障,详情参见文档链接。
373 42
|
1月前
|
搜索推荐 开发工具 UED
apptrace 三大策略,助力电商 App 在 618 突围​
随着“618”电商大促预售开启,各大平台投入百亿流量与现金争夺用户。然而,网络购物市场增量空间趋于饱和,电商App亟需突破曝光、拉新与转化瓶颈。apptrace提供三大增长策略:精准曝光通过智能广告监测优化投放;裂变拉新简化流程,助力社交传播;高效转化实现一键直达活动页面,提升用户体验与留存率。这些技术优势助力开发者和运营者在618大战中抢占先机,实现用户增长与商业价值最大化。
|
29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MCP for 可观测2.0,6个让MCP开发更高效的小妙招
可观测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概念,它不仅仅局限于监控,还包括了日志记录、指标收集、分布式追踪等技术手段,旨在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系统运行状况、快速定位问题以及优化性能。可观测2.0融合 MCP,可以让用户更好地感知系统、分析问题——用自然语言开启与系统的对话!本文将分享6个设计 MCP Server 的亲身实践,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合与使用。
492 89
MCP for 可观测2.0,6个让MCP开发更高效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