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遇上“云”,挑战前所未有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电源接入比例不断上升,传统电网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关键支撑点浮出水面——安全稳定与高可用的云计算平台。
2020年起,国家电网建成了由阿里云飞天企业版云计算平台“一云多Region”能力提供支撑的、覆盖全国的超大型云计算平台。此后,国网安徽电力于2023年率先构建了以合肥A机房为主中心、B机房为容灾中心的双AZ(可用区)同城双活架构,支撑数十套核心业务系统稳定运行。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此庞大的系统,如何在极端故障下依旧保持稳定?一旦主数据中心发生宕机,能否实现无缝切换、零中断?
这个问题,成为摆在国网安徽电力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24年春天,国网安徽电力启动了一项特殊任务:要在国网体系内首次完成全场景单机房+同城双活架构容灾演练,全面验证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模拟主数据中心宕机的情况下,备用系统能否无缝接管所有业务,保障多套核心系统的正常运转。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跑一遍流程,而是要真正找出问题、解决漏洞,”应急演练总负责人李明说,“我们必须确保,哪怕最坏的情况发生,备用系统也能瞬间切换,顶得住。”
这不仅是对云平台技术底座、整个系统韧性的极限考验,更是对运维团队执行力、协同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检验。
不打无准备之战,千锤百炼的“战前练兵”
2024年5月,国网安徽电力与阿里云正式联合启动了“云平台应急演练筹备工作”,自此双方展开了长达11个月的深度合作。
应急演练启动会现场
在正式演练之前,双方组建由电网专家、阿里云工程师组成的联合小组,打通技术、流程、人员之间的协作壁垒。用了数月的时间,围绕“安全性、可靠性、可操作性”三大核心维度,展开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 演练方案制定: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摸底,识别潜在薄弱环节,形成整体的演练方案。
- 容灾策略设计:制定详细的容灾切换流程,涵盖容器、物理机、集群等多个层面,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依。
- 模拟环境搭建:在测试环境中反复推演各类故障场景,验证预案的可行性。
- 应急预案制定:为每个关键节点设计“兜底方案”,确保即使出现意外,也能快速恢复业务。
“我们不能等到真正‘打仗’的时候才去想怎么打。”一位参与筹备的技术骨干说,“必须把所有可能的风险提前预判、提前预演,做足了准备。”
这段长达半年的筹备期,虽然不显山露水,却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在这段时间里,国网安徽电力的云平台,也完成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转变。
然而,真正的考验,这一刻才刚刚开始。一年的长跑“极限测试”,关关难过关关过。
全平台的容灾演练,不是一次简单的压力测试,而是一次贯穿全年、横跨多个重大保电期的“长跑”。这次演练聚焦单机房高可用与容灾机房高可用两大核心目标,通过模拟极端故障场景,目标是全面验证云平台的抗风险能力。
而演练的过程,也穿插在日常的电力工作之中。迎峰度夏期间,白天运维人员要处理各种日常任务,保障迎峰度夏、节假日等关键时段的供电稳定;晚上,他们在机房模拟各种极端故障,反复调试、复盘、优化。每一轮压测、检修、每一轮验证,都是在实战中打磨细节。
应急演练现场全域监控
“我们就像在建一座看不见的大楼,每一根钢筋都要反复检查,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位参与演练的技术骨干回忆道。每次碰到关键环节,机房内总是气氛凝重,所有技术人员们围坐在监控屏幕前,迎接一场又一场“压力测试”。
在模拟主服务器宕机的演练中,容器服务瞬间中断,系统是否能自动切换?答案是肯定的——不到几秒钟,备用节点已接管全部流量,业务毫无波动。
而实战演练主集群突发故障,则是整个演练中最关键的一环,一旦失败,可能导致全局系统失效。主集群故障后,备份集群迅速上线,业务继续运行,实现了“前台轻感知、业务不间断”。在全场景单机房+同城双活架构下,整个云平台容灾组件配置的准确性、切换有效性及切换后性能水平得到了全面验证!
“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工作负责人尹晓宇说,“我们知道,这套系统真的扛住了。”
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一种经验传承
演练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终点。这次演练的意义,也远不止于一次技术验证。横跨一年的演练,不仅仅验证了核心组件的高可用性,实现了风险全面覆盖,通过模拟极端场景(如核心服务器宕机、集群故障等),发现的配置、性能等问题均实现100%修复,还完成了经验沉淀和共享。
应急演练现场多部门联动执行
国网安徽电力和阿里云组织的联合技术攻坚团队完成了60多项风险排查,编写了上百份技术文档,涵盖了从故障预判、切换机制到恢复流程的方方面面,包括摸底报告、检修方案与演练总结,构建起一套可复用的方法论。
“这不是我们一家的成绩,而是整个团队、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如一位工作多年、非常资深的工程师所说:“我们做的一切,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安心用电,让每一盏灯都亮得踏实。”
以战代练、强化队伍、培养人才也是这次演练的目的之一。通过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案例复盘和技术培训,国网安徽电力正逐步打造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新型运维队伍。
接下来,国网安徽电力还将联合合作伙伴,进一步完善系统架构,推动更多智能化运维工具的应用。
数字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筑牢数字基石
随着新能源比重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也将持续上升。新能源发电波动大、负荷变化频繁、设备数量激增,这对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安徽电力与阿里云联合完成的容灾体系建设,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一环。这次演练不仅让国网安徽电力的技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也为电网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更为整个电力行业的云平台应急管理机制树立了标杆,也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
有了国网安徽电力这样的先行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力的安全防线,正变得越来越坚实。
演练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在数据中心的集控室内,仍然有一群默默守护光明的人。他们用代码写下承诺,用一次次深夜的坚持,换来系统的安全稳定,让千家万户灯火通明。这就是新时代电力人的模样——在数字世界中扎根,在现实世界中发光。这一幕,也是电力系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智慧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