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Postman调试脚本秒变Python采集代码的三大技巧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Elasticsearch Serverless检索通用型,资源抵扣包 100CU*H
简介: 本文介绍了如何借助 Postman 调试工具快速生成 Python 爬虫代码,并结合爬虫代理实现高效数据采集。文章通过“跨界混搭”结构,先讲解 Postman 的 API 调试功能,再映射到 Python 爬虫技术,重点分享三大技巧:利用 Postman 生成请求骨架、通过 Session 管理 Cookie 和 User-Agent,以及集成代理 IP 提升稳定性。以票务信息采集为例,展示完整实现流程,探讨其在抗封锁、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价值,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生产级爬虫代码。

爬虫代理

以下文章将围绕如何将 Postman 调试脚本一键转化为 Python 爬虫代码,讲解三大关键技巧,并结合爬虫代理示例,实现票务信息采集(目标站点:https://m.piaoxingqiu.com)。全文采用“跨界混搭”型结构:先介绍领域 A(API 调试),再映射领域 B(Python 爬虫),随后给出联动实现的三大技巧,最后探讨其价值与应用场景。

领域 A 介绍:Postman 调试脚本

Postman 提供了可视化的请求构建与调试环境,通过“Code Snippet”按钮可以将任意接口请求一键生成多种语言代码,包括 Python‑Requests 风格。
在 Postman 界面右侧工具栏点击 </>,选择 “Python – requests” 选项,即可自动复制包含 URL、方法、Headers、Body 及认证信息的 Python 代码骨架。

领域 B 映射:Python 爬虫技术

Python 爬虫常用 requests 库,它支持会话管理(Session)、Cookie 持久化、定制 Headers(User‑Agent)以及代理设置等高级功能,有效提升爬虫的稳定性与反封锁能力。

  • Cookie 管理Session 对象可跨请求自动维护 Cookie。
  • User‑Agent 伪装:通过 headers={'User‑Agent': ...} 可模拟浏览器请求,规避简单反爬检测。
  • 代理集成proxies={'http': 'http://user:pass@host:port'} 可将请求路由至代理服务器,实现 IP 隐匿与池化管理。

联动实现:三大技巧

下面以三大技巧为核心,逐步展示如何从 Postman 脚本到完整 Python 爬虫。

技巧一:利用 Postman 代码生成快速搭建请求骨架

  1. 在 Postman 中配置好接口(GET/POST、URL、Headers、Params、Body 等)。
  2. 点击右侧 </>,选择 “Python – requests”,复制生成的代码,形成以下初始骨架: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m.piaoxingqiu.com/api/tickets"
headers = {
   
    'Accept': 'application/json',
    # … Postman 自动带入的其它 headers
}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1. 该骨架含有 URL、方法及基础 headers,可为后续定制打下基础。

技巧二:Session 管理 + Cookie 与 User‑Agent 伪装

在骨架基础上,使用 Session 对象统一管理 Cookie 与 Header:

import requests

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 设置自定义 User-Agent(模拟浏览器)
session.headers.update({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
                  'Chrome/112.0.0.0 Safari/537.36'
})
# (可选)预先设置 Cookie
session.cookies.update({
   'sessionid': 'YOUR_SESSION_ID'})

这样,后续所有 session.get/post 请求均自动带上上述 header 和 cookie。

技巧三:代理 IP 集成——爬虫代理示例

以亿牛云爬虫代理服务为例(假设已开通“域名访问模式”):

  • 代理域名proxy.16yun.cn
  • 端口8080
  • 用户名user123
  • 密码pass123
    配置方式如下:
# 在 session 中配置 HTTP/HTTPS 代理
session.proxies = {
   
    'http':  'http://user123:pass123@proxy.16yun.cn:8080',
    'https': 'http://user123:pass123@proxy.16yun.cn:8080'
}

此举可将所有请求通过爬虫代理转发,实现 IP 池化,提升采集能力。

完整示例代码

下面整合上述三大技巧,对目标站点进行票务信息采集(标题、地点、价格、时间):

import requests
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p  # 用于解析 HTML

# —— 初始化 Session,并设置 Cookie、UA、代理 ——
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session.headers.update({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
                  'Chrome/112.0.0.0 Safari/537.36'
})
session.cookies.update({
   'sessionid': 'YOUR_SESSION_ID'})
session.proxies = {
   
    'http':  'http://user123:pass123@proxy.16yun.cn:8080',
    'https': 'http://user123:pass123@proxy.16yun.cn:8080'
}

# —— 发送请求并解析页面 ——
url = "https://m.piaoxingqiu.com/tickets"
resp = session.get(url)
soup = BeautifulSoup(resp.text, "html.parser")  # 解析 HTML:contentReference[oaicite:8]{index=8}

# —— 数据提取示例 ——
tickets = []
for item in soup.select(".ticket-item"):
    title    = item.select_one(".title").get_text(strip=True)
    location = item.select_one(".location").get_text(strip=True)
    price    = item.select_one(".price").get_text(strip=True)
    time     = item.select_one(".time").get_text(strip=True)
    tickets.append({
   
        '标题': title,
        '地点': location,
        '价格': price,
        '时间': time
    })

# —— 输出结果 ——
for t in tickets:
    print(t)

价值探讨

  • 跨界融合:将 API 测试(Postman)与 Python 爬虫相结合,简化开发流程,降低学习门槛。
  • 灵活可扩展:三大技巧通用性强,可替换为其他代理服务、爬虫框架或解析库。
  • 抗封锁与高效稳定Session + 自定义 UA + 代理池组合,大幅提升爬虫稳定性与隐蔽性。
  • 团队协作与运维:非 Python 开发者通过 Postman 即可快速定义接口,后端同学可无缝接入生产环境。

通过以上三大技巧,开发者可轻松将 Postman 调试脚本秒变为生产级 Python 爬虫代码,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采集。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200行python代码实现从Bigram模型到LLM
本文从零基础出发,逐步实现了一个类似GPT的Transformer模型。首先通过Bigram模型生成诗词,接着加入Positional Encoding实现位置信息编码,再引入Single Head Self-Attention机制计算token间的关系,并扩展到Multi-Head Self-Attention以增强表现力。随后添加FeedForward、Block结构、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投影(Projection)、层归一化(Layer Normalization)及Dropout等组件,最终调整超参数完成一个6层、6头、384维度的“0.0155B”模型
200行python代码实现从Bigram模型到LLM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从零开始200行python代码实现LLM
本文从零开始用Python实现了一个极简但完整的大语言模型,帮助读者理解LLM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传统方法构建了一个诗词生成器,利用字符间的概率关系递归生成文本。接着引入PyTorch框架,逐步重构代码,实现了一个真正的Bigram模型。文中详细解释了词汇表(tokenizer)、张量(Tensor)、反向传播、梯度下降等关键概念,并展示了如何用Embedding层和线性层搭建模型。最终实现了babyGPT_v1.py,一个能生成类似诗词的简单语言模型。下一篇文章将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注意力机制和完整的GPT模型。
从零开始200行python代码实现LLM
|
29天前
|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Playwright 多语言一体化——Python/Java/.NET 全栈采集实战
本文以反面教材形式,剖析了在使用 Playwright 爬取懂车帝车友圈问答数据时常见的配置错误(如未设置代理、Cookie 和 User-Agent),并提供了 Python、Java 和 .NET 三种语言的修复代码示例。通过错误示例 → 问题剖析 → 修复过程 → 总结教训的完整流程,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正确配置爬虫代理及其它必要参数,避免 IP 封禁和反爬检测,实现高效数据采集与分析。
Playwright 多语言一体化——Python/Java/.NET 全栈采集实战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图的重排序方法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传统两阶段检索架构中,初始检索速度快但结果可能含噪声,重排序阶段通过强大语言模型提升精度,但仍面临复杂需求挑战
53 0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
22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多模态RAG实战指南:完整Python代码实现AI同时理解图片、表格和文本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RAG系统的最优实现方案,通过模态特定处理与后期融合技术,在性能、准确性和复杂度间达成平衡。系统包含文档分割、内容提取、HTML转换、语义分块及向量化存储五大模块,有效保留结构和关系信息。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复杂查询的检索精度(+23%),并支持灵活升级。文章还介绍了查询处理机制与优势对比,为构建高效多模态RAG系统提供了实践指导。
204 0
多模态RAG实战指南:完整Python代码实现AI同时理解图片、表格和文本
|
2月前
|
开发框架 Java .NET
Python中main函数:代码结构的基石
在Python中,`main`函数是程序结构化和模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脚本执行与模块导入的分离,避免全局作用域污染并提升代码复用性。其核心作用包括:标准化程序入口、保障模块复用及支持测试驱动开发(TDD)。根据项目复杂度,`main`函数有基础版、函数封装版、参数解析版和类封装版四种典型写法。 与其他语言相比,Python的`main`机制更灵活,支持同一文件作为脚本运行或模块导入。进阶技巧涵盖多文件项目管理、命令行参数处理、环境变量配置及日志集成等。此外,还需注意常见错误如全局变量污染和循环导入,并通过延迟加载、多进程支持和类型提示优化性能。
202 0
|
算法 编译器 开发者
如何提高Python代码的性能:优化技巧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Python代码的性能,重点介绍了一些优化技巧与实践方法。通过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范式,以及利用Python内置的性能优化工具,可以有效地提升Python程序的执行效率,从而提升整体应用性能。本文将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分享一些实用的优化技巧,并通过示例代码和性能测试结果加以说明。
|
9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揭秘Python编程之美:从基础到进阶的代码实践之旅
【9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Python编程语言的魅力所在。通过简明扼要的示例,我们将揭示Python如何简化复杂问题,提升编程效率。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高效编码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开始这段充满智慧和乐趣的Python编程之旅吧!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探索机器学习:从理论到Python代码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36天】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主要算法及其在Python中的实现。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使用scikit-learn库进行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和参数调优。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实践指导。
123 2
|
8月前
|
大数据 Python
Python 高级编程:深入探索高级代码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的四大高级特性:装饰器、生成器、上下文管理器及并发与并行编程。通过装饰器,我们能够在不改动原函数的基础上增添功能;生成器允许按需生成值,优化处理大数据;上下文管理器确保资源被妥善管理和释放;多线程等技术则助力高效完成并发任务。本文通过具体代码实例详细解析这些特性的应用方法,帮助读者提升Python编程水平。
390 5

推荐镜像

更多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