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码与构造智能体初学过程的反思

简介: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阿里云 AI Clouder 认证课程《基于通义灵码实现高效AI编码》学习初期的真实经历与反思。起初,作者选择从“无代码”方向的大模型课程《基于百炼平台构建智能体应用》入手,希望借助便捷工具跳过编程基础,但实践中发现效果有限,最终决定回归系统性学习路径,重新从《通义灵码》课程开始夯实技能。文章回顾了作者的学习动机、选课逻辑、实战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并分享了关于复习方法、实践重要性和持续学习理念的深刻体会。通过这一过程,作者认识到:真正的技术掌握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和持续的练习,只有遵循客观学习规律,才能在AI开发道路上走得更远。

AI Clouder认证课程学习笔记(1)

——高效AI编码实践与成长反思

作者:AI.dreamer


日期:2025年5月9日


适合人群:AI初学者 / 编程爱好者 / 自主学习者


🌟 引言:从零出发,踏上AI编码之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第一阶段学习中的真实体验:从认知升级到实操突破,从挫折迷茫到坚定前行。希望能为正在或即将踏上这条路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与启发。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持续学习已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作为一名对人工智能领域充满热情的学习者,我选择阿里云的 AI Clouder 认证课程《基于通义灵码实现高效AI编码》和大模型Clouder认证课程《基于百炼平台构建智能体应用》,并将其作为我迈入AI开发领域的起点。


💡 为什么选择阿里云的AI Clouder课程?

在比较了多种学习资源之后,我坚定了对阿里云认证课程的选择。原因如下:


1. 课程体系规范、结构完整

相比市面上那些夸大其词、速成噱头的培训广告,阿里云的课程更具权威性和实用性。谁不想三天完成一件有长远意义的事情呢?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技术成长无法一蹴而就。


2. 学习成果可验证

在阿里云学习,不仅能够学到真本领,还能通过考试获得官方认证证书。这对于未来求职、项目合作都是一种有力背书,也省去了“用行动证明能力”的繁琐流程。


3. 加入生态,连接更多可能

个人无法独自建成一个生态,但如果能加入阿里的开发者生态,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和人脉,成为这片技术森林中的一棵茁壮成长的树。


🧭 我的学习路径调整:从“走捷径”到“回归基础”

实际上,我最初选择的是《基于百炼平台构建智能体应用》认证课程作为AI学习的起点。然而,按照更科学的学习路径,本应先从《基于通义灵码实现高效AI编码》开始。


由于我对通义灵码几乎一无所知,又听说可以不写代码就完成Python编程并搭建智能体,便产生了“走捷径”的想法。虽然我曾学过一些VF、VB、C等编程语言,深知技术学习应从底层逻辑出发,也明白任何跳过基础的做法都不符合学习规律。但在当时,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无代码之路。


在扣子平台完成了两个智能体的构建后,我发现这种方式虽然上手快,但最终优化后的效果远不如自己动手来得高效、灵活和实用。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一定要遵循学习和实践的客观逻辑,必须让自己真正掌握一门技术,轻信别人或者过度依赖外部力量都不可取。


于是,我上周重新规划了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方案,决定回归系统化路径,从《基于通义灵码实现高效AI编码》课程入手,扎实掌握基础语法与开发技巧,为未来的技术成长奠定基础。


🧠 学习方法论更新:复习是理解之母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看过”不等于“学会”,“听懂”也不等于“掌握”。


唯有通过复述、书写与记录这种即时复习的行动(第一轮学习内的事情),才能让知识内化于心;否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强化基础、系统复习(第二轮学习),实则有助于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把握其核心要点、内在规律与本质,还能为今后的知识迁移、技能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准备好必要的前提。



此前学习时感到难度较大,加之其他原因,学习有过一定程度的中断。完成一定的实操实践后,我意识到:


实践经历能显著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难转易的过程。

只要坚持不辍,学习的效率和成效将呈指数级增长,无需因初期的困难而气馁。


🔧 实战挑战:从安装问题到策略调整

在学习第二课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个典型的实操难题:


软件版本选择困惑

安装提示信息理解偏差

英文界面带来的阅读障碍

面对这些问题,我借助智能助手的帮助,结合反复查阅教程与不断尝试,最终成功实现了教程所演示的操作结果。


📌 我的体会是:


实践过程中不应过度依赖教程,而要敢于动手尝试。毕竟教程不可能涵盖所有情况,使用的软件版本也可能不同,“照葫芦画瓢”有时真的行不通。


虽然目前已掌握了大约70%的内容,仍有30%尚未完全理解,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对此,我决定暂时搁置,待后续具备更多经验后再回过头来深入学习。


💡 “先放一放”其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不必总是逼迫自己当下就解决所有问题。


🎯 当前收获与未来规划

当前阶段,我已经掌握了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插件配置与使用

知识库的构建逻辑

工作流的设计思路

智能体的基本调用方式

接下来,我会集中精力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特别是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工具,从而提升自己问题的解决能力。



✨ 升华主题:失败是成长的垫脚石

今天的困扰与失败并未让我气馁。相反,我相信这些经历正是成长路上的垫脚石,终将成为我回首时那份坚定前行的风景。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未知,勇于面对挑战。希望我的学习旅程能够激励那些正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未来!期待与你交流心得,共同进步,分享彼此在AI道路上的成长故事。


📢 欢迎留言交流你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你是如何应对学习中的瓶颈期的?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处理 API
阿里云、Ververica、Confluent 与 LinkedIn 携手推进流式创新,共筑基于 Apache Flink Agents 的智能体 AI 未来
Apache Flink Agents 是由阿里云、Ververica、Confluent 与 LinkedIn 联合推出的开源子项目,旨在基于 Flink 构建可扩展、事件驱动的生产级 AI 智能体框架,实现数据与智能的实时融合。
299 6
阿里云、Ververica、Confluent 与 LinkedIn 携手推进流式创新,共筑基于 Apache Flink Agents 的智能体 AI 未来
|
26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构建AI智能体:二、DeepSeek的Ollama部署FastAPI封装调用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Ollama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结合FastAPI实现API接口调用。涵盖Ollama安装、路径迁移、模型下载运行及REST API封装全过程,助力快速构建可扩展的AI应用服务。
461 6
|
28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加速智能体开发:从 Serverless 运行时到 Serverless AI 运行时
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背景下,Serverless 技术作为云原生架构的集大成者,正加速向 AI 原生架构演进。阿里云函数计算(FC)率先提出并实践“Serverless AI 运行时”概念,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联动,为智能体(Agent)开发提供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支持。本文从技术演进路径、核心能力及未来展望三方面解析 Serverless AI 的突破性价值。
|
1月前
|
SQL 人工智能 机器人
AI Agent新范式:FastGPT+MCP协议实现工具增强型智能体构建
FastGPT 与 MCP 协议结合,打造工具增强型智能体新范式。MCP 如同 AI 领域的“USB-C 接口”,实现数据与工具的标准化接入。FastGPT 可调用 MCP 工具集,动态执行复杂任务,亦可作为 MCP 服务器共享能力。二者融合推动 AI 应用向协作式、高复用、易集成的下一代智能体演进。
268 0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四:学术分析 AI 项目 RAG 落地指南:基于 Spring AI 的本地与阿里云知识库实践
本文介绍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结合Spring AI与本地及云知识库实现学术分析AI应用,利用阿里云Qwen-Plus模型提升回答准确性与可信度。
771 90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四:学术分析 AI 项目 RAG 落地指南:基于 Spring AI 的本地与阿里云知识库实践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
当AI学会“使用工具”:智能体(Agent)如何重塑人机交互
当AI学会“使用工具”:智能体(Agent)如何重塑人机交互
289 115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定位技术 API
智能体(Agent):AI不再只是聊天,而是能替你干活
智能体(Agent):AI不再只是聊天,而是能替你干活
892 99
|
27天前
|
人工智能 API 开发工具
构建AI智能体:一、初识AI大模型与API调用
本文介绍大模型基础知识及API调用方法,涵盖阿里云百炼平台密钥申请、DashScope SDK使用、Python调用示例(如文本情感分析、图像文字识别),助力开发者快速上手大模型应用开发。
852 16
构建AI智能体:一、初识AI大模型与API调用
|
25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构建AI智能体:三、Prompt提示词工程:几句话让AI秒懂你心
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Prompt原理及其与大模型的关系,系统介绍Prompt的核心要素、编写原则与应用场景,帮助用户通过精准指令提升AI交互效率,释放大模型潜能。
329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