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瞳AI鱼类识别 —— AI赋能海洋生物智能监测

简介: 鱼类AI识别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大量鱼类图像训练,实现对鱼类的快速精准识别。该技术模仿人类视觉系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鱼体特征,从浅层的鳞片纹理到深层的整体形态逐步分析。快瞳科技提出的MF-Net模型突破了鱼类种类繁多、数据不均衡等难点,通过多阶段特征融合、动态权重调整及三维特征建模,显著提升识别性能。这项技术不仅重塑水产科研方式,还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AI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用迈入新阶段。

在浩瀚的海洋和神秘的河流湖泊中,鱼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态和种类分布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名为鱼类AI识别技术的创新手段应运而生,为鱼类研究和保护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鱼类AI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先进方法。它通过大量的鱼类图像和数据进行训练,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学习鱼类的特征和模式,从而实现对不同种类鱼类的快速、准确识别。简单来说,这一技术就像是给计算机安装了一双“慧眼”,让它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从外形、颜色、斑纹等细微特征中辨别出各种鱼类。而且,随着不断学习和优化,它的识别能力会越来越强,准确率也会越来越高。

微信截图_20250508160513.png

一、鱼类AI识别技术原理

(1)图像特征解码,像素背后的生物密码

图像识别技术,无论是“刷脸”还是拍照扫描,都需要有图像输入。而在计算机中,图像是由像素点组成的,像素点是图像的最小单位,它可以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向量来表示,这个数字或向量就是像素点的灰度值或颜色值。

对于灰度图像来说,每个像素点仅用一个灰度值来定义其明暗程度,该灰度值是介于 0 至 255 之间的整数。其中,0 意味着最暗的黑色,255 则代表最亮的白色,而从黑到白之间的过渡则由这中间的数值来划分出不同深浅的灰度等级,从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当聚焦于彩色图像时,情况有所不同。每个像素点拥有三个颜色值,它们分别对应红(Red)、绿(Green)、蓝(Blue)这三种基础颜色的比例。和灰度值类似,每个颜色值同样在 0 至 255 这个整数区间内取值。0 表示该颜色成分完全缺失,255 则表示该颜色成分达到最大强度,处于饱和状态。当三种颜色以不同的数值组合在一起时,便能混合出各种丰富多样的色彩,实现彩色图像细腻且逼真的色彩呈现效果。

这样,一幅图像可以看作是一个矩阵或一个张量,它的行数和列数分别表示图像的高度和宽度,它的元素就是图像的像素点,它的维度就是图像的通道数(灰度图像为1,彩色图像为3)。

微信截图_20250508151634.png

(2)计算机是如何识别图像的?

人类视觉系统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号,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处理图像,识别物体并理解其意义,同时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识别能力。

计算机视觉系统和人类视觉系统类似,利用算法和数学模型分析图像,主要分为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三个步骤,其中特征提取器起到关键作用。

要让计算机准确识别鱼类图像,首先要让它学会分析图像里面的鱼类关键特征,而在这一个步骤,深度学习技术可自动提取关键特征,提高识别准确率。下文继续介绍卷积神经网络,一种专门为处理图像数据而设计的深度学习模型。

微信截图_20250508160705.png

(3)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图像中的鱼体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模仿了人类的视觉系统,由多个层组成,每一层都包含一些可以处理信息的单元,称为神经元。每一层的神经元都与上一层和下一层的神经元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微信截图_20250508153118.png

卷积神经网络的每一层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征提取器,它可以从上一层的输出中学习到更高级的特征。例如:

微信截图_20250508153817.png

浅层网络:捕捉鳞片纹理、鱼眼轮廓

中层网络:识别胸鳍形状、体长比例

深层网络:解析尾柄特征、斑纹分布规律

下面来看看卷积神经网络对一张鲤鱼图片的多层提取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浅层可以提取到点、线条等特征,接下来可以提取到线段、边缘等特征,再接下来提取到鱼眼、鱼须、腹鳍、尾鳍、背鳍等体征。层次越深,图像分辨率越低,提取到的特征就越抽象。

可以说,提取特征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多层提取,就可以得到多个不同的特征图,每个特征图都反映了图像的某种特征。这些特征图可以作为下一层的输入,继续提取出更高层次的特征。如此,深度学习技术就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逐步构建出对图像的理解。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让模型去区分一些相似度很高的鱼类,以鲢鱼和鲤鱼为例,算法通过500+层特征分析:从颜色上看,鲤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而鲢的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均为白色;鲢没有胡须,而鲤有两根胡须;鲢鱼鳞细小密集,鲤鱼鳞宽大;鲢的眼睛较低,而鲤的眼睛较高等等。这些特征比较明显,卷积神经网络经过学习后,就能很好地区分鲢和鲤的类别。

微信截图_20250508154934.png

二、MF-Net模型突破识鱼难点

鱼类图像识别面临诸多挑战:鱼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不同品种间外形、色彩、纹理相似,且数据采集中存在姿态、视角、光照、遮挡、背景干扰等因素,导致同种鱼类样本差异大、不同种类相似性高。此外,收集的鱼类图片数据集常存在以下特点:鱼目标与背景相似,光线变化大,姿态各异,图像存在多目标。同时,数据集中鱼类物种遵循长尾分布,类别分布不均衡,导致模型在头部类别过拟合、尾部类别欠拟合,影响总体识别性能。

微信截图_20250508155806.png

针对这些问题,快瞳科技提出基于多阶段特征提取的深度网络(MF-Net)模型,通过预处理模块、多阶段特征提取模块以及标签平滑损失函数,学习识别目标的局部和全局特征,降低数据类别分布不均衡的影响,增强模型识别性能。

# 模型核心结构class MF_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preprocessor = ImageAugmentor()  # 图像增强模块
        self.multi_stage = MultiStageExtractor()  # 多级特征提取
        self.classifier = LabelSmoothingLayer()  # 标签平滑分类

三大技术突破:

多阶段特征融合:同时学习局部鳞片和整体游姿特征

动态权重调整:平衡常见种(如带鱼)和稀有种(中华鲟)的识别权重

三维特征建模:引入鱼群游动姿态的时间序列分析

通过持续优化特征提取算法和模型架构,快瞳鱼类识别技术正在重塑水产科研的工作方式,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这项技术的进步,标志着AI在生态保护领域从辅助工具到决策参谋的重要跨越。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算法
构建时序感知的智能RAG系统:让AI自动处理动态数据并实时更新知识库
本文系统构建了一个基于时序管理的智能体架构,旨在应对动态知识库(如财务报告、技术文档)在问答任务中的演进与不确定性。通过六层设计(语义分块、原子事实提取、实体解析、时序失效处理、知识图构建、优化知识库),实现了从原始文档到结构化、时间感知知识库的转化。该架构支持RAG和多智能体系统,提升了推理逻辑性与准确性,并通过LangGraph实现自动化工作流,强化了对持续更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85 3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FastRead——AI驱动的智能读写生产力引擎,重构信息处理与内容创作新范式
FastRead是一款智能内容处理工具,基于大模型技术,自动解析网页、文档、音频等多源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多模态知识卡片。它重构信息处理流程,提升内容创作效率,适用于新闻、金融、教育、营销等多个场景,助力用户高效获取与输出知识。
FastRead——AI驱动的智能读写生产力引擎,重构信息处理与内容创作新范式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安全
NekroAgent - 一体式跨平台多人AI智能聊天机器人框架
NekroAgent 是一个基于 AI 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框架,起源于 QQBot 插件,现发展为独立、功能强大的平台。它支持多平台适配、代码生成与安全沙盒执行、可视化管理界面,并具备高度扩展性与多模态交互能力,适用于 Linux、Windows、MacOS 系统部署。
107 0
NekroAgent - 一体式跨平台多人AI智能聊天机器人框架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阿里开源即封神,一上线就斩获4000+ star背后的真相,WebAgent多步骤智能网搜神器,颠覆你对AI的信息检索印象!
WebAgent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多步骤智能网搜神器,包含 WebWalker、WebDancer、WebSailor 等模块,支持复杂推理与长上下文信息检索,GitHub 已获 4.7k star,颠覆传统 AI 搜索方式。
115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BI 语音技术
AR眼镜+AI大模型:颠覆工业设备验收流程的智能革命
本方案结合AR眼镜与AI视觉大模型,打造高效、精准、可追溯的设备验收流程。通过第一视角记录、智能识别、结构化数据生成与智能报表功能,提升验收效率与质量,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AI 视觉识别技术在工业园智能安监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详解AI安监系统的技术架构、核心算法与工程化方案,展示其如何通过计算机视觉实现全场景风险主动防控。
175 0
|
人工智能 达摩院 文字识别
医生的小助手,医疗AI赋能诊断新冠肺炎新方案!
阿里云视觉智能开放平台(vision.aliyun.com)携手达摩院联合出品图像分析处理类目下的 “新冠病毒肺炎辅助诊断”AI算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进行疑似病例诊断,提高医生效率。
医生的小助手,医疗AI赋能诊断新冠肺炎新方案!
|
人工智能 缓存 NoSQL
【深度】企业 AI 落地实践(四):如何构建端到端的 AI 应用观测体系
本文探讨了AI应用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如何高效使用AI模型、控制成本以及保障输出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AI应用的典型架构,并提出通过全栈可观测体系实现从用户端到模型推理层的端到端监控与诊断。结合阿里云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基于OpenTelemetry的Trace全链路追踪、关键性能指标(如TTFT、TPOT)采集、模型质量评估与MCP工具调用观测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在生产环境中实现AI应用的稳定、高效运行。同时,针对Dify等低代码平台的应用部署与优化提供了具体建议,助力企业构建可扩展、可观测的AI应用体系。
|
2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GPT为定制AI应用工程师转型第一周学习计划
本计划帮助开发者快速入门AI领域,首周涵盖AI基础理论、Python编程及PyTorch实战。前两天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Transformer核心概念,掌握LLM工作原理。第三至四天快速掌握Python语法与Jupyter使用,完成基础编程任务。第五至七天学习PyTorch,动手训练MNIST手写识别模型,理解Tensor操作与神经网络构建。
97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