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下皆有余:Cohesity将云机制纳入本地存储阵列

简介:

融合型二级存储初创企业Cohesity公司已经在其集群化存储阵列中添加公有云层,此次一同被纳入的还有加密与复制等功能。

Cohesity公司希望其超融合型C2000硬件与OASIS软件能够构建起单一存储平台,从而承载各类企业之二级数据。OASIS 2.0版本此次新增:

硬件加速AES 256位FIPS兼容型加密机制,旨在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水平。作为可选项目的公有云归档层能够将使用量最低的数据迁移至谷歌Nearline云存储、微软Azure以及Amazon S3与Glacier当中。各Cohesity集群之间可实现站到站复制。SMB 3.0支持能力,面向微软各常规应用以及文件服务整合。面向测试/开发之自动虚拟机克隆功能,旨在更快启动零空间克隆。

  Cohesity用户界面仪表板。

OASIS是一套向外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Cohesity公司目前主要强调其Converged Data Platform(简称CDP),而非OASIS软件。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其希望将这套方案用于帮助客户合并二级存储用例,包括数据保护(备份与灾难恢复)、测试与开发、分析以及文件服务等等。

高速一级存储可由Pure Storage公司的全闪存阵列产品充当,而Cohesity则为其提供二级存储后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处查看Pure/Cohesity产品组合指南(英文原文,PDF格式)。

归档层叠加于现有闪存与磁盘层之上,并负责提供使用成本更低的冷门数据存储资源。Cohesity公司CEO兼创始人Mohit Aron表示“取代了几十年来大家所习惯的由向上扩展型基础设施作为二级存储机制的作法”,我们猜测其中也会用到主流双控制器阵列方案。

将CDP定位为单一通用型二级数据用例平台的思路可能会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将陈旧数据交由公有云环境负责承载。不过也有人认为,归档实际是属于三级数据用例,而公有云的成本优势也会促使Cohesity客户更倾向于使用云资源、从而取代对内部归档数据存储方案的依赖性。

OASIS 2.0版本还添加了备份数据流自适应机制,“旨在最大程度降低客户生产基础设施承受的负担。”而这也是Cohesity公司服务质量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同时了解到,Active Directory支持能力亦即将到来,也许具体时间为今年晚些时候; 而Cohesity公司正在考虑推出基于服务供应商以及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

目前Cohesity Data Platform 2.0已经正式投放市场,起步价格为9万美元。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微服务
微服务 乾坤子应用 内存增长 没有释放
子应用内存没有被释放,每次刷新都会增加内存增长
|
3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Serverless 分布式数据库
国产大模型进入长跑期,从参数至上转向实用优先
近年来,云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在数据库圈中,也有很多好的数据库产品,尤其是国产数据库产品,其中PolarDB作为阿里云的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产品,以其强大的Serverless能力备受技术圈的持续关注。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与体验使用PolarDB的Serverless,由于在日常工作中也会或多或少的用到,正好借此机会体验使用一把。那么本文就来简单的分享一下,从多个维度对PolarDB的Serverless能力进行产品测评,包括资源弹升速度、资源伸缩广度、资源伸缩的稳定性、资源伸缩的颗粒度、可支持自动启停以及全局数据的强一致性,以及与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分
58 1
国产大模型进入长跑期,从参数至上转向实用优先
|
运维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解决跨越的几种方案
跨域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受浏览器的安全性设计影响,由于浏览器同源策略的设计,所以产生了跨域。
221 0
解决跨越的几种方案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监控
边缘计算可能会增加网络攻击面
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市场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根据最近发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到2024年,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30亿美元。企业的边缘计算位置的平均数量预计将在三年内达到12个,高于当今的6个。
158 0
|
算法 大数据 物联网
钉钉向上,技术向下——阿里云重新定义云计算价值
钉钉向上,技术向下——阿里云重新定义云计算价值
228 0
钉钉向上,技术向下——阿里云重新定义云计算价值
|
边缘计算 运维 监控
边缘节点服务ENS重磅升级 阿里云首次定义“边缘云计算”概念层层深入
在这一横一纵之间,阿里云在2018年率先提供了基于运营商边缘节点和网络的弹性分布式算力资源平台,也就是边缘节点服务ENS,连接最后10公里的ENS可以帮助用户将计算、转发等业务下沉至边缘,把终端到边缘节点的时延缩小到5毫秒,终端到云的访问频次将减少80%,计算、存储、网络等成本可以节省30%以上。
5777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