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A2MLA:0.3%数据微调!复旦团队开源推理加速神器,KV缓存狂降96.87%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交互式建模 PAI-DSW,每月250计算时 3个月
模型在线服务 PAI-EAS,A10/V100等 500元 1个月
模型训练 PAI-DLC,100CU*H 3个月
简介: MHA2MLA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AI Lab等机构联合推出的数据高效微调方法,通过引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显著优化基于Transformer的LLM推理效率,降低推理成本。

❤️ 如果你也关注 AI 的发展现状,且对 AI 应用开发感兴趣,我会每日分享大模型与 AI 领域的开源项目和应用,提供运行实例和实用教程,帮助你快速上手AI技术!

🥦 AI 在线答疑 -> 智能检索历史文章和开源项目 -> 尽在微信公众号 -> 搜一搜:蚝油菜花 🥦


🎧 “推理效率革命!复旦团队推出MHA2MLA:LLM推理成本直降92%,性能损失仅0.5%!”

大家好,我是蚝油菜花。你是否也遇到过——

  • 👉 大模型推理时内存占用过高,硬件成本飙升
  • 👉 长文本处理任务中,KV缓存成为性能瓶颈
  • 👉 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无法高效运行大模型...

今天揭秘的 MHA2MLA,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AI Lab等机构联合推出,通过引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显著优化基于Transformer的LLM推理效率,降低推理成本。MHA2MLA仅需使用原始数据的0.3%到0.6%进行微调,就能在大幅减少KV缓存(如92.19%)的同时,将性能损失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如LongBench性能仅下降0.5%)。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一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

🚀 快速阅读

MHA2MLA是一种优化LLM推理效率的数据高效微调方法。

  1. 核心功能:显著减少KV缓存,降低推理内存占用,同时保持模型性能。
  2. 技术原理:基于Partial-RoPE和低秩近似技术,优化注意力机制的计算效率。

MHA2MLA 是什么

MHA2MLA

MHA2MLA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AI Lab等机构联合推出的数据高效微调方法,基于引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优化任何基于Transformer的LLM的推理效率,降低推理成本。

MHA2MLA基于两个关键策略实现:一是partial-RoPE,移除对注意力分数贡献较小的查询和键的旋转位置编码(RoPE)维度;二是低秩近似,基于联合奇异值分解(SVD)对键和值进行压缩,减少KV缓存的内存占用。MHA2MLA仅需使用原始数据的0.3%到0.6%进行微调,能在大幅减少KV缓存(如92.19%)的同时,将性能损失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如LongBench性能仅下降0.5%)。

MHA2MLA 的主要功能

  • 显著减少KV缓存:基于低秩压缩技术,将KV缓存的大小大幅减少(最高可达96.87%),降低推理时的内存占用。
  • 保持模型性能:在极低的数据量(0.3%到0.6%的原始训练数据)下进行微调,将性能损失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如LongBench性能仅下降0.5%)。
  • 与现有技术兼容:与量化技术(如4-bit量化)结合使用,进一步提升推理效率。
  • 数据高效性:仅需少量数据即可完成从MHA到MLA的架构转换,适合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快速部署。

MHA2MLA 的技术原理

  • Partial-RoPE(部分旋转位置编码):在MHA中,旋转位置编码(RoPE)基于旋转操作将位置信息融入查询向量(Q)和键向量(K),帮助模型捕捉序列中的位置关系。基于计算每个维度对注意力分数的贡献,移除贡献较小的RoPE维度(即“不重要的”维度),减少计算量和内存占用。这一过程称为“部分RoPE”,在保留关键位置信息的同时,为低秩压缩腾出空间。
  • 低秩近似(Low-Rank Approximation):MLA基于低秩联合压缩键值(KV)减少内存占用。MHA2MLA借鉴这一思想,对MHA中的键和值参数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将键和值矩阵分解为低秩矩阵的乘积,用更少的参数近似原始矩阵。为更好地保留键和值之间的交互信息,MHA2MLA联合SVD(SVDjoint)策略,对键和值矩阵进行联合分解,而不是分别处理。

资源


❤️ 如果你也关注 AI 的发展现状,且对 AI 应用开发感兴趣,我会每日分享大模型与 AI 领域的开源项目和应用,提供运行实例和实用教程,帮助你快速上手AI技术!

🥦 AI 在线答疑 -> 智能检索历史文章和开源项目 -> 尽在微信公众号 -> 搜一搜:蚝油菜花 🥦

相关实践学习
使用PAI+LLaMA Factory微调Qwen2-VL模型,搭建文旅领域知识问答机器人
使用PAI和LLaMA Factory框架,基于全参方法微调 Qwen2-VL模型,使其能够进行文旅领域知识问答,同时通过人工测试验证了微调的效果。
机器学习概览及常见算法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本课程将带你入门机器学习,掌握机器学习的概念和常用的算法。
相关文章
|
存储 缓存 NoSQL
数据的存储--Redis缓存存储(一)
数据的存储--Redis缓存存储(一)
437 1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存储 缓存
如何精准清除特定类型或标签的缓存数据?
如何精准清除特定类型或标签的缓存数据?
340 57
|
3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性能最高提升7倍?探究大语言模型推理之缓存优化
本文探讨了大语言模型(LLM)推理缓存优化技术,重点分析了KV Cache、PagedAttention、Prefix Caching及LMCache等关键技术的演进与优化方向。文章介绍了主流推理框架如vLLM和SGLang在提升首Token延迟(TTFT)、平均Token生成时间(TPOT)和吞吐量方面的实现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缓存技术的发展趋势。
性能最高提升7倍?探究大语言模型推理之缓存优化
|
5月前
|
缓存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美团面试:MySQL有1000w数据,redis只存20w的数据,如何做 缓存 设计?
美团面试:MySQL有1000w数据,redis只存20w的数据,如何做 缓存 设计?
美团面试:MySQL有1000w数据,redis只存20w的数据,如何做 缓存 设计?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加速LLM大模型推理,KV缓存技术详解与PyTorch实现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推理效率是AI领域的重要挑战。本文聚焦KV缓存技术,通过存储复用注意力机制中的Key和Value张量,减少冗余计算,显著提升推理效率。文章从理论到实践,详细解析KV缓存原理、实现与性能优势,并提供PyTorch代码示例。实验表明,该技术在长序列生成中可将推理时间降低近60%,为大模型优化提供了有效方案。
1074 15
加速LLM大模型推理,KV缓存技术详解与PyTorch实现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一次缓存引发的文件系统数据不一致问题排查与深度解析
本文详述了一次由自研分布式文件系统客户端 EFC 的缓存架构更新所引发的严重数据不一致问题的完整排查过程。
一次缓存引发的文件系统数据不一致问题排查与深度解析
|
5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NoSQL
基于Spring Data Redis与RabbitMQ实现字符串缓存和计数功能(数据同步)
总的来说,借助Spring Data Redis和RabbitMQ,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字符串缓存和计数的功能。而关键的部分不过是一些"厨房的套路",一旦你掌握了这些套路,那么你就像厨师一样可以准备出一道道饕餮美食了。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数据处理效率无疑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力。
210 32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LLM高效推理:KV缓存与分页注意力机制深度解析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规模和复杂性的增长,高效推理变得至关重要。KV缓存和分页注意力是优化LLM推理的两项关键技术。KV缓存通过存储键值对减少重复计算,而分页注意力则通过将序列分割成小块来降低内存消耗,从而有效处理长序列。本文深入剖析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仅解码器模型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与挑战,并展示其实现示例。
383 16
LLM高效推理:KV缓存与分页注意力机制深度解析
|
缓存 监控 前端开发
处理页面缓存中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10月更文挑战第9天】
428 122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自然语言处理
SCOPE:面向大语言模型长序列生成的双阶段KV缓存优化框架
KV缓存是大语言模型(LLM)处理长文本的关键性能瓶颈,现有研究多聚焦于预填充阶段优化,忽视了解码阶段的重要性。本文提出SCOPE框架,通过分离预填充与解码阶段的KV缓存策略,实现高效管理。SCOPE保留预填充阶段的关键信息,并在解码阶段引入滑动窗口等策略,确保重要特征的有效选取。实验表明,SCOPE仅用35%原始内存即可达到接近完整缓存的性能水平,显著提升了长文本生成任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509 3
SCOPE:面向大语言模型长序列生成的双阶段KV缓存优化框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