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2:Java数据类型划分(字符型)

简介: 课时12介绍了Java中的字符型数据(char),包括字符的定义、与int类型的转换及应用。通过范例展示了如何观察字符、编码转换、大小写字母互转、保存中文字符,以及Java中字符处理的灵活性。字符型使用单引号声明,可与int互相转换,支持Unicode编码,能表示任何文字,包括中文。虽然实际开发中直接操作字符型的情况不多,但理解其特性有助于更好地编程。

课时12:Java数据类型划分(字符型)

摘要:

1. 范例:观察字符型

2. 范例:观察编码的出现

3. 范例:实现大写字母变为小写字母

4. 范例:保存中文字符

5. 范例:神奇的Java

 

虽然在开发之中会使用到字符型的概念,但是真正去操作字符型的情况并不多。

字符型使用char进行表示,而且使用单引号“”来声明字符变量的内容,同时字符型可以与int互相转换。

 

01.范例:观察字符型

 

输入char c = A,定义字符。再输入System.out.println(c)

image.png

编译执行输出A。

image.png

但是在整个字符型的处理之中,最麻烦的在于其可以与int互相转换。所有的字符在程序之中都是通过编码描述的,所以char的变量变为int内容时,其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编码。

 

02.范例:观察编码的出现

 

输入int num=c,将字符变为int型,再输出num。

image.png

编译执行,结果如下。

image.png

将A改为Z,编译执行为90。

image.png

将Z改为a,编译执行为97。

image.png

将a改为z,编译执行为122。

image.png

常用范围:

大写字母(A-Z):65(A)~90(Z)

小写字母(a-z):97(a)~122(z)

字符数字(0~9):48(0)~57(9);


03.范例:实现大写字母变为小写字母

 

范例:实现大写字母变为小写字母(大写和小写字母之间差了32个长度)

char c=’A’ 
Int num =c + 32
字符变量+int常量=int类型

image.png

结果如下。

image.png

需要将int的内容转化为char类型需要强制转换。输入char x = (char) num ;再输入System.out.println(x)

image.png

结果如下。

image.png

输入char c = 0

image.png  

结果如下。

image.png

输入char c = 9,结果如下。

image.png

数字0和字符0不相同,如下结果会报错。

image.png

image.png

实际上各个语言都有相似的编码,而之前在使用其它语言的时候所使用的编码为ASCII码,但是Java中使用的并不是ASCII码而是UNICODE编码,这种编码包含有ASCII码的部分内容。但是它所包含的编码范围又多于ASCII码。同时UNICODE使用十六进制编码,可以保存任何文字信息,包括中文。


04.范例:保存中文字符

 

char c = ‘周’;
Int num = c;
System.out.println(num)

image.png

编译执行结果为21608。

image.png

修改int num = c +32

编译结果如图。

image.png

强制转换为char类型,System.out.println((char)num)

编译执行结果如图。

image.png

正是因为Java中对于字符的特性支持比较好,所以还有另外一类神奇的用法。

 

05.范例:神奇的Java

 

创建一个类程序类.java

image.png

编写代码

Public class程序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变量1=10;
int 变量2=10;
int 计算结果=变量1*变量2;
System.out.println(计算结果);
}
}

编译执行结果。

image.png

 

image.png

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之前的命名标识符,但是强烈建议不要使用。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存储 Java
# 【Java全栈学习笔记-U1-day02】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
本篇笔记主要围绕Java全栈学习的第二天内容展开,涵盖了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以及Scanner类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变量的概念与命名规范,以及如何定义和使用变量;接着详细讲解了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并通过实例演示了数据类型的运用。随后,深入探讨了各类运算符(赋值、算术、关系、逻辑)及其优先级,帮助理解表达式的构成。最后,介绍了如何利用Scanner类实现用户输入功能,并通过多个综合示例(如计算圆面积、购物打折、变量交换及银行利息计算)巩固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作业将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35 12
|
10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理解Java引用数据类型:它们都是对象引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引用数据类型的本质及其相关特性。引用变量存储的是对象的内存地址而非对象本身,类似房子的地址而非房子本身。文章通过实例解析了引用赋值、比较(`==`与`equals()`的区别)以及包装类缓存机制等核心概念。此外,还介绍了Java引用类型的家族,包括类、接口、数组和枚举。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开发者避免常见错误,提升对Java内存模型的掌握,为高效编程奠定基础。
38 0
|
1月前
|
Java
课时14:Java数据类型划分(初见String类)
课时14介绍Java数据类型,重点初见String类。通过三个范例讲解:观察String型变量、"+"操作符的使用问题及转义字符的应用。String不是基本数据类型而是引用类型,但使用方式类似基本类型。课程涵盖字符串连接、数学运算与字符串混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转义字符的用法。
|
1月前
|
Java
课时13:Java数据类型划分(布尔型)
观察布尔型的操作。布尔是一位数学家的名字,这个布尔发明了两个单词:True、False(一个表示真一个表示假)。一般布尔类型都只表示逻辑的计算结果。
|
1月前
|
Java
课时15:Java运算符(基础数学运算符)
课时15介绍了Java中的基础数学运算符,涵盖加、减、乘、除及自增自减运算。强调了运算符的优先级和使用括号的重要性,并通过范例展示了四则运算与自增自减的具体应用。提醒编写代码时应保持简洁,避免复杂的表达式,确保代码易读性和可维护性。
|
1月前
|
Java
课时17:Java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范例:进行关系判断。如果要进行关系运算的操作可使用:>、<、>=、<=、!=(不等于)、==。所有的关系运算符判断完成的数据返回结果都是布尔类型(boolean)。只要使用关系运算符进行逻辑判断,最终的结果就是布尔型,只有true和false两种结果,而且能和if语句结合使用。
|
1月前
|
Java
课时16:Java运算符(三目运算符)
范例:将两个变量值在大的内容赋值给新变量。三目是一种赋值运算,它指的是根据条件来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来决定赋值内容)对于三目运算的基本使用语法如下: 数据类型 变量 = 布尔表达式 ?条件满足时赋值内容:条件不满足时:赋值内容
|
1月前
|
存储 Java 编译器
课时11:综合实战:简单Java类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综合实战:简单 Java 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简单 Java 类的含义 2.简单 Java 类的开发
|
1月前
|
Java 程序员 数据处理
课时19:Java运算符(位运算符)
课时19介绍Java中的位运算符,涵盖进制转换、位与、位或及移位操作。重点讲解了二进制与其他进制的转换方法,通过具体范例演示了位与和位或运算的过程,并展示了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处理方式。此外,还解释了逻辑运算符(&&、||)与位运算符(&、|)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特别是位运算在加密中的应用。
|
1月前
|
Java
课时18:Java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课时18介绍了Java中的逻辑运算符(与、或、非)。通过范例详细讲解了非操作的使用,展示了如何正确应用逻辑非(!)。接着分别探讨了与操作(& 和 &&)及或操作(| 和 ||),强调了短路运算符(&& 和 ||)在性能和安全性上的优势。课程通过具体代码示例演示了不同逻辑运算符的效果及其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