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国际版o1来了,Marco-o1:聚焦开放式问题推理

简介: 阿里巴巴推出的国际版大型语言模型(LLM)——Marco-o1,基于OpenAI的o1模型,由多位专家研发。Marco-o1在开放式问题推理方面进行了优化,采用链式思维微调、蒙特卡洛树搜索、反思机制等技术,提升了数学、编程及翻译任务的表现。实验结果显示其在MGSM数据集上显著改进,但依然面临多语言处理和计算效率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推理能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继OpenAI的o1模型引发广泛关注后,阿里巴巴推出了其国际版o1模型——Marco-o1,旨在进一步提升LLM在开放式问题推理方面的能力。

Marco-o1的研发团队由来自阿里巴巴的多位专家组成,包括Yu Zhao、Huifeng Yin、Bo Zeng等。他们基于OpenAI o1的成功经验,对Marco-o1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创新。

首先,Marco-o1不仅关注数学、物理和编程等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更注重在没有明确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上的表现。这对于LLM的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Marco-o1采用了链式思维(Chain-of-Thought,CoT)微调、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反思机制以及创新的推理策略等技术手段。

链式思维微调是一种通过逐步推理来解释模型思维过程的方法。通过在微调过程中引入链式思维数据,Marco-o1能够更清晰地展示其推理过程,从而提高其可解释性和可信度。

蒙特卡洛树搜索是一种用于决策问题的搜索算法。在Marco-o1中,MCTS被用于探索多个推理路径,并根据模型输出的置信度分数来指导搜索过程,从而找到最优解。

反思机制是Marco-o1的另一个创新点。通过在推理过程中引入反思步骤,模型能够自我评估并纠正可能的错误。这种自我批评的机制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在推理策略方面,Marco-o1采用了不同粒度的动作选择方法。除了传统的步骤级别的动作选择外,Marco-o1还引入了更细粒度的迷你步骤(mini-step)动作选择。这种更细粒度的搜索策略有助于模型在复杂问题中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为了验证Marco-o1的性能,研究团队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Marco-o1在MGSM(数学问题解决)数据集的英文和中文版本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改进。特别是在英文版本上,Marco-o1的准确率提高了6.17%,而在中文版本上则提高了5.60%。

除了在数学问题解决方面的改进,Marco-o1还在翻译任务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处理俚语和口语表达时,Marco-o1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原文的语境和含义,从而提供更自然、流畅的翻译结果。

然而,Marco-o1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首先,由于MCTS搜索过程的随机性,模型的输出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在处理多语言任务时,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模型可能需要额外的调整和优化。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平衡模型的计算效率和推理性能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11.14405

目录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Swift
探索面向开放型问题的推理模型Marco-o1,阿里国际AI团队最新开源!
阿里国际AI团队发布的新模型Marco-o1,不仅擅长解决具有标准答案的学科问题(如代码、数学等),更强调开放式问题的解决方案。该模型采用超长CoT数据微调、MCTS扩展解空间等技术,提升了模型在翻译任务及复杂问题解决上的表现。研究团队还开源了部分数据和模型,供社区使用和进一步研究。
探索面向开放型问题的推理模型Marco-o1,阿里国际AI团队最新开源!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面向代码语言模型的安全性研究全新进展,南大&NTU联合发布全面综述
南京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联合发布论文《代码语言模型的安全性:系统文献综述》,系统分析了67篇相关论文,探讨了CodeLMs面临的数据泄露、模型篡改等安全威胁,并介绍了数据加密、模型加固等防御策略。论文不仅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还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在提升模型性能的同时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性。该研究对推动代码语言模型的安全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8 27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微软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GRIN(GRadient-INformed MoE training)”的新型训练方法,针对专家混合(MoE)模型优化难题。MoE通过稀疏计算提高效率,但传统梯度优化难以直接应用。GRIN利用梯度信息指导专家路由,引入稀疏梯度估计和并行配置,克服了这一局限,显著提升了MoE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性能。实验表明,GRIN在语言建模等任务上超越了密集模型,并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尽管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等挑战,GRIN为MoE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9.12136
189 24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ToddlerBot:告别百万经费!6000刀就能造人形机器人,斯坦福开源全套方案普及机器人研究
ToddlerBot 是斯坦福大学推出的低成本开源人形机器人平台,支持强化学习、模仿学习和零样本模拟到现实转移,适用于运动操作研究和多场景应用。
672 3
ToddlerBot:告别百万经费!6000刀就能造人形机器人,斯坦福开源全套方案普及机器人研究
|
7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跨模态大升级!少量数据高效微调,LLM教会CLIP玩转复杂文本
LLM2CLIP是一种创新方法,旨在通过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能力来改进CLIP多模态模型。该方法通过对比学习微调LLM,增强其文本判别性,并将其作为CLIP的强教师,从而显著提升CLIP处理长复杂文本和跨语言任务的能力。实验表明,LLM2CLIP在多个基准测试中优于现有模型,特别是在长文本检索任务上性能提升了16.5%。尽管如此,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鲁棒性和资源需求仍需进一步验证。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11.04997。
299 7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安全
Cosmos:英伟达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平台,加速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开发
Cosmos 是英伟达推出的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平台,旨在加速物理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752 15
Cosmos:英伟达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平台,加速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开发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完全开源的代码大模型OpenCoder来了,跻身性能第一梯队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语言模型(LLM)尤其在代码生成等任务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高质量、可复现的开源代码LLM仍稀缺。为此,多领域专家团队推出了OpenCoder,一个顶级开源代码LLM。它不仅性能卓越,还提供了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和训练协议,确保研究的可复现性。OpenCoder的开放性为研究社区提供了从数据准备到模型训练的全流程指导,成为推动代码AI领域发展的关键工具。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11.04905
377 91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Token化一切,甚至网络!北大&谷歌&马普所提出TokenFormer,Transformer从来没有这么灵活过!
Transformer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出色,但扩展其规模时面临计算成本和训练难度急剧增加的问题。北京大学、谷歌和马普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TokenFormer架构,通过将模型参数视为Token,利用Token-Parameter注意力(Pattention)层取代线性投影层,实现了灵活且高效的模型扩展。实验表明,TokenFormer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训练成本,在语言和视觉任务上表现优异。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10.23168。
201 45
|
6月前
|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清华、面壁提出创新AI Agent交互:能主动思考、预测需求
清华大学与面壁智能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AI Agent交互模式,将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智能体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协助。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研究团队开发了能够预测和主动发起任务的智能体,并创建了ProactiveBench数据集。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微调的模型在主动性方面取得了66.47%的F1分数,展示了该方法在人机协作中的潜力。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10.12361
211 2
|
9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搜索推荐
国产最强语音大模型诞生,MaskGCT宣布开源,声音效果媲美人类
MaskGCT是一种由国内团队开发的新型非自回归文本到语音合成模型,采用两阶段模型设计和掩码预测学习范式,无需显式对齐信息及音素级别持续时间预测,能高效生成高质量语音,达到近似人类水平。其开源发布标志着国产语音大模型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研价值。
62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