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T: 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和关联记忆的大模型推理能力优化框架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思维链(CoAT)方法,通过整合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和关联记忆机制,提升大语言模型(LLMs)的推理能力。CoAT框架优化了MCTS算法,增强了结构化推理和动态知识整合,适用于复杂推理、多跳问答和代码生成等任务。实验结果显示,CoAT在精确匹配和F1分数上表现优异,超越了多个基线模型。然而,该方法在计算资源消耗和实时推理速度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思维链(Chain-of-Associated-Thoughts, CoAT)方法,该方法通过整合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 MCTS)和关联记忆机制来提升大语言模型(LLMs)的推理能力。区别于传统的单步推理方法,CoAT致力于增强LLM的结构化推理能力和自适应优化能力,实现动态知识整合。

主要技术创新

CoAT框架的技术特点

  • 基于优化的MCTS算法扩展LLM推理空间,实现推理路径的结构化探索
  • 引入关联记忆机制,使模型具备类人认知的动态知识补充能力

关联记忆机制的实现

  • 采用动态知识整合策略,在推理过程中实时补充关键信息
  • 通过上下文相关性控制和冗余度最小化来降低幻觉产生的风险

MCTS优化策略

  • 对传统MCTS的选择、扩展、模拟和反向传播四个阶段进行优化
  • 设计关联阶段以实现节点级别的关联信息注入
  • 引入评估函数对生成内容和关联内容进行质量评估

搜索算法改进

  • 集成奖励模型(RM)以实现最优终止判断
  • 引入深度约束参数(D)以避免过度搜索带来的计算效率损失

实验验证

  • 在复杂推理和检索增强生成(RAG)任务中进行系统评估
  • 在多跳问答和代码生成等任务上与现有方法(如CoT、ToT、IRCoT、LATS和KAG)进行对比测试

技术方法与实现细节

关联记忆机制的技术实现

  • 构建实时信息检索与整合系统
  • 实现内容相关性、冗余性和简洁性的多目标优化
  • 支持多源知识检索,包括知识图谱、向量数据库、LLM代理和搜索引擎等外部知识源

MCTS算法优化设计

  • 在扩展和评估环节间增设关联阶段以强化推理能力
  • 关键组件包括:

评估函数设计

反向传播策略优化

终止条件设计

  • 基于奖励模型(RM)的最优状态判断
  • 引入最大深度参数(D)控制搜索深度


实验结果分析

定性评估结果

  • 针对需要广泛知识支持的复杂查询场景进行测试
  • 在内容完整性和知识覆盖度方面超越GPT-4、ChatGPT和Qwen2.5-32B等基线模型
  • 在全球AI竞争等复杂问题上,相比基准模型能提供更全面的伦理和监管维度分析

RAG问答任务性能

  • 在HotpotQA和2WikiMultiHopQA数据集上与NativeRAG、IRCoT、HippoRAG等方法进行对比
  • 在精确匹配(EM)和F1分数上取得较好表现,展现出优秀的多跳推理能力

代码生成任务评估

  • 在HumanEval、MBPP和HumanEval-X等数据集上评估CoAT增强的Qwen2.5-7B/14B模型
  • 性能达到或超过专门微调的编码器模型(Qwen2.5-Coder-7B/14B),验证了方法在结构化推理任务上的适用性

技术优势分析

推理能力增强

  • 突破传统CoT或ToT方法的局限,实现知识的主动迭代优化
  • 通过结构化搜索提供比自回归方法更可靠的推理路径

知识整合机制

  • 关联记忆实现动态知识补充,克服静态RAG方法的限制
  • 具备跨任务域的通用性,适用于问答、推理和代码生成等多种场景

技术局限性

计算资源消耗

  • MCTS搜索和关联记忆检索增加了额外的计算开销
  • 实时推理速度相比标准LLM有所降低

知识质量控制

  • 需要平衡动态知识注入与事实准确性
  • 外部知识源的质量对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

参数敏感性

  • 系统性能对关联权重(β)、候选节点数(K)和搜索深度(D)等超参数敏感
  • 不同应用场景需要专门的参数调优

应用范围限制

  • 当前框架主要针对文本推理任务
  • 在多模态任务上的应用效果有待验证

研究意义与发展方向

对LLM推理研究的影响

  • 扩展了传统CoT推理的边界
  • 为构建具备迭代思维能力的高级LLM架构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融合创新

  • 将MCTS在AI规划领域的成功经验迁移至LLM领域
  • 实现了语言生成与结构化搜索的有效结合

未来研究展望

  • 探索与多模态AI系统的集成方案
  • 研究高级知识检索方法与CoAT的融合
  • 优化MCTS算法以提升计算效率

总结

CoAT框架在LLM推理能力增强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范式,通过结合结构化搜索和自适应记忆机制,在复杂推理任务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尽管在计算效率和知识管理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但该方法为发展更智能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论文:

https://avoid.overfit.cn/post/0d23ff8315444a3ebe555401fb271863

目录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黑箱与具身之间的因子框架(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五)
本文探讨大模型的“量子式黑箱”困境,指出其虽强大却缺乏可解释性。作者提出“因子框架”,以结构性推理替代概率坍缩,实现因果可控;并重新定义多模态,从“模态互通”走向“因子统一”。最终指向具身智能的真正起点:让AI在逻辑中融合感知,走出语言,迈向真实世界。
62 9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机器人
10+热门 AI Agent 框架深度解析:谁更适合你的项目?
选型Agent框架不等于追热门!要选真正能跑得稳、适配团队能力与业务需求的框架。架构选错,轻则性能差,重则项目难推进。本文详解10大热门框架对比、5大新兴框架推荐及四步选型法,助你高效落地AI应用。
|
2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阿里云AirCache技术实现多模态大模型高效推理加速,入选国际顶会ICCV2025
阿里云研发的AirCache技术被计算机视觉顶会ICCV2025收录,该技术通过激活跨模态关联、优化KV缓存压缩策略,显著提升视觉语言模型(VLMs)的推理效率与存储性能。实验表明,在保留仅10%视觉缓存的情况下,模型性能下降小于1%,解码延迟最高降低66%,吞吐量提升达192%。AirCache无需修改模型结构,兼容主流VLMs,已在教育、医疗、政务等多个行业落地应用,助力多模态大模型高效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207 1
|
1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Cradle:颠覆AI Agent 操作本地软件,AI驱动的通用计算机控制框架,如何让基础模型像人一样操作你的电脑?
Cradle 是由 BAAI‑Agents 团队开源的通用计算机控制(GCC)多模态 AI Agent 框架,具备视觉输入、键鼠操作输出、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可操作各类本地软件及游戏,实现任务自动化与复杂逻辑执行。
143 0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云上AI推理平台全掌握 (5):大模型异步推理服务
针对大模型推理服务中“高计算量、长时延”场景下同步推理的弊端,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推出了一套基于独立的队列服务异步推理框架,解决了异步推理的负载均衡、实例异常时任务重分配等问题,确保请求不丢失、实例不过载。
|
2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资源调度
云上AI推理平台全掌握 (4):大模型分发加速
为应对大模型服务突发流量场景,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推理服务 PAI-EAS 提供本地目录内存缓存(Memory Cache)的大模型分发加速功能,有效解决大量请求接入情况下的推理延迟。PAI-EAS 大模型分发加速功能,零代码即可轻松完成配置。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可视化
AI-Compass LLM评估框架:CLiB中文大模型榜单、OpenCompass司南、RAGas、微软Presidio等构建多维度全覆盖评估生态系统
AI-Compass LLM评估框架:CLiB中文大模型榜单、OpenCompass司南、RAGas、微软Presidio等构建多维度全覆盖评估生态系统
 AI-Compass LLM评估框架:CLiB中文大模型榜单、OpenCompass司南、RAGas、微软Presidio等构建多维度全覆盖评估生态系统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AI-Compass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栈:集成TRL、OpenRLHF、veRL等框架,涵盖PPO、DPO算法实现大模型人类价值对齐
AI-Compass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栈:集成TRL、OpenRLHF、veRL等框架,涵盖PPO、DPO算法实现大模型人类价值对齐
 AI-Compass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栈:集成TRL、OpenRLHF、veRL等框架,涵盖PPO、DPO算法实现大模型人类价值对齐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负载均衡 C++
MoR vs MoE架构对比:更少参数、更快推理的大模型新选择
本文将深入分析递归混合(MoR)与专家混合(MoE)两种架构在大语言模型中的技术特性差异,探讨各自的适用场景和实现机制,并从架构设计、参数效率、推理性能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对比。
149 0
MoR vs MoE架构对比:更少参数、更快推理的大模型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