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产品设计详解 - AxureMost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产品设计详解 - AxureMost》探讨了影响用户体验的五大方面:可用性、心流、沉浸感、情感和美感。可用性强调产品的易用性和效率,确保用户能顺利完成任务且体验良好;心流关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忘我状态的心理体验;沉浸感通过多感知体验让用户感觉身临其境;情感化设计旨在引发用户情绪共鸣,提升互动积极性;美感设计则注重激发用户的审美愉悦,创造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本文还介绍了各方面的具体设计原则和应用场景,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

产品设计详解 - AxureMost

产品设计的可用性影响着用户体验,在交互过程中,除了可用性外,用户还会经历一种更加微妙的纯主观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这种体

验难以表达和度量,却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本章从可用性、心流、沉浸感、情感和美感5个方面来介绍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1、什么是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用户在使用交互产品时的有效、易学、高效、易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

即用户能否使用交互产品完成相应的任务,效率如何,主观感受怎样。也就是从用户的角度

来感受产品的质量,是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的体验。

用户体验则更强调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的审美、心理和情感体验,如让人满意、富有美感、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等。

image.png

可用性的表现

● 能够使用户把认知思维集中在当前任务上,可以按照用户的行动过程进行操作,不必分心寻

找人机界面的菜单、导航或理解设计结构与图标含义,不必分心考虑如何把当前任务转换成

计算机的输入方式和输入过程。

● 用户不必记忆面向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知识。

● 用户不必为手上的操作分心,操作动作简单重复。

● 在非正常环境和情景中,用户仍然能够正常进行操作。

● 用户理解和操作出错较少。

● 用户学习操作时间较短。

可用性设计原则

● 简捷性:少即是多,每增加一项不必要的功能,都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

在交互设计中,简捷不仅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颜色,字体也体现在功能和行为的设计上。简捷的设计既要用

最少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传达最明确的设计理念,又要用最少的功能和行为最有效地达成目标。

● 易于学习:一个从来没有使用过交互产品的用户能否容易地学习并使用该产品。

● 高效率:一个有经验的用户使用该交互产品完成某项任务的效率。

● 可记忆性:如果一个用户之前曾经使用过该产品,他能否顺利地再次使用该产品而不必重新学习。

● 容错性:用户使用产品的出错频率,这些错误是否是致命性的,如果用户犯了错误,产品能否及时发现并帮助用户改正错误。

● 满意度:产品是否令人愉悦,用户是否对交互设计满意。

● 提供反馈:所谓反馈是“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可用性设计-使用反馈

●  接近 0.1 秒的情况下,用户认为系统的反应是实时的并感觉自己在直接操作,因此除了显示操作结果外,不需要特别的反馈提示。

●  接近 1 秒的情况下,用户认为交互过程没有被打断且系统是有反应的,但是会注意到反应的延迟,但这个延迟对他们来说很短,因此也不需要特别的反馈信息。

●  接近 10 秒的情况下,用户很清楚地注意到系统变慢了,他们会走神,但仍能将注意力放在交互产品上,此时提供一个进度条或者对话框是很有必要的。

●  超过10秒之后,用户的注意力就不再集中于程序,他们会走神或者想去做其他的事情。可以使用百分比进度条来显示目前进行到哪里,还有多少任务需要完成,还需要多少剩余时间等,这时提供一个可以取消操作的机制也是关键的,以防有些用户不愿意长时间等待。

可用性设计-错误反馈

●  语言表述明确,避免代码。

●  不要使用概括的错误描述语言,而应该精确地描述错误。

●  尽可能帮助用户改正错误。

●  错误提示信息应该是有礼貌的。

2、什么是心流体验

人在从事某些活动时会有一种像行云流水般的体验发生,深深地融入某个活动或事件时的心理状态。从而太融入其中而出现忘我,或忽略其他周围事物的情况

而当这种体验结束后,人们通常会觉得时间过得挺快,并感受到情感的满足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流体验。

image.png

9个特征又被归因为3类因素。

条件因素:包括个体感知的清晰目标、即时反馈、技能与挑战的匹配。

体验因素:指个体处于心流体验状态的感觉,包括行动与知觉的融合、注意力的集中和潜在的控制感。关注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

结果因素:指个体处于心流体验时内心体验的结果,包括失去自我意识、时间失真和体验本身的目的性。

心流是由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估,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认知所决定的。随着技能级别的提

升,也需要承担更高难度的挑战来达到“心流”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游戏要设计递增的难度级别,而且有些玩

家在玩通关后就不想再从头开始玩的原因。

心流体验设计的要点

●  平衡挑战与用户技能

●  提供探索的可能

●  吸引用户注意并避免干扰

●  给用户控制感

●  对时间的失真感

●  内容更易读

●  重要信息安排在网页左侧

●  合理的导航与页面框架

3、 什么是沉浸感设计

沉浸感也称为临场感,最早用于虚拟现实,指用户感觉其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image.png

●  多感知体验设计:除了视觉能力外,还应该具有听觉、触觉,以实现丰富的动态表现等感知能力。

●  超越界面的设计:将互动空间和互动方式进行扩展,其中一个趋势就是三维界面360°全景。有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力、很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  唤醒用户内心潜在的情绪:对创意、执行、技术方面的赞叹,触发到了用户内心的情绪

4、什么是情感化设计

指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用户的情绪反应(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从而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

情感影响着人类的感知、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类与一切事物及其他个体的互动行为。

image.png

●  本能体验:是指在交互操作发生之前,一般指用户界面、专题、视觉风格等设计对用户的刺激。用户对产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觉的本能直接反应。

●  行为体验:发生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操作过程中。开始真正地使用产品进行互动,包含4个方面: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

●  心里感受:将产品化身成一个有个性、懂用户,更智能的交互体验,更能够得到用户的好感和情感共鸣。

●  反思体验:是假想记忆和重新评估的认知过程,由于本能体验和行为体验的作用而在用户内心中产生的更深层的情感体验。反思体验不仅仅是互动过程中的一种体验,

更是互动之后用户对产品意义和价值的体会,从而建立起长期的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5、什么是美感设计

美感也叫审美感受、由具体的审美对象所激起的兴奋、愉悦等情感状态。

image.png

美感体验是一种涉及感官、心理认知和情感的综合体验。激发美感体验的交互设计不仅包括用户对过去经验的回顾和总结,也构成了用户改变未来、创造更深层次感官、

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和核心。包括了无障碍的基本沟通、用户生活经验的嵌入、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感知的多元化,以及经验个人化的创造。


文档导航

< 设计生命周期 用户体验五要素 >

相关文章
|
1月前
|
运维 数据挖掘 测试技术
B 端-产品经理 - AxureMost
B端产品经理负责面向企业的产品规划、设计与管理。主要职责包括产品规划与战略制定、需求调研与分析、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与推进、产品上线与运营。工作流程涵盖需求收集、产品设计、开发测试、上线推广及运营优化。技能要求包括专业技能、业务理解、沟通协调、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
3月前
|
搜索推荐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UED
产品经理-B 端与C端
B端与C端是IT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类型划分,分别面向企业和个人消费者。C端产品如微信、淘宝,注重用户体验和快速迭代;B端产品如CRM系统、ERP软件,强调功能复杂性和定制化服务。此外,还有G端产品,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注重数据安全和合规性。产品经理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宝洁公司,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该角色在IT领域变得愈加重要。
研发转岗产品经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在职场里,换岗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尤其是拿着高薪的时候,你可以有各种理由,但不一定能说服身边的人。像研发岗产品岗还好,不至于是从头再来。我身边也有一些成功转型的案例。
265 0
研发转岗产品经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
程序员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产品经理?
大部分产品经理都是从其他岗位转型过来的。程序员、项目、运营、设计等岗位都是非常适合转型产品经理的。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产品经理的工作呢?
94 0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产品经理?
|
敏捷开发 数据挖掘 程序员
聊聊产品经理那点事
本期移动精英开发俱乐部,我们就邀请了很多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一起来聊聊“产品经理的那点事!”,有吐槽,还有调侃,当然还有怎么解决存在的那些矛盾。希望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同学和产品经理,都能够“冰释前嫌”,一起努力做出更好的产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文章系国内ITOM管理平台OneAPM审校整理。
2352 0
|
供应链 前端开发
研发产品经理的价值思考-上
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无需细分业务产品以及研发产品经理;但是在有这样划分的组织里,研发产品经理作为夹在业务产品以及研发工程师之间的职能,其价值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与观察。
1260 0
|
UED
[转载]产品经理第四年
这是一篇前同事的博客,觉得写得不错,转载在这里,只为日后阅读的方便,原文在这里 很快,进入了产品经理工作的第四年,作为四年级的PM,对产品的理解和刚入行时截然不同,对产品的控制方法也比刚开始产品工作时丰富了很多,懂得了什么时候要静如钟:潜心研究用户心理和数据,什么时候要迅如风:控制开发进度和质量,知道什么事情会干扰产品开发,知道如何去规避风险和干扰。
1147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新零售 大数据
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思考【产品经理的反思】
其实我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自己的CEO,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一家完善的公司能力;人能给人的只有信息,人能做的就是更好的协调周边资源或信息的运作方式,从中推进人生向更高处发展。我们都需要一双眼睛,是发现痛点、找到**破局**点的敏锐之眼,二需要一双手,是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三是需要一颗心,是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自己与用户,懂得产品上每个细节给到人的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5074 0
|
SEO
不懂营销的产品经理不是好的产品经理
好的产品经理不仅是懂营销的营销者,还是懂用户的分析师,懂技术的工程师,懂界面的设计师!
18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