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和无代码:简单概念之下的深刻内涵

简介: 从2020年到2024年,低代码和无代码开发平台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企业敏捷开发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利器。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两种平台的概念、用户需求及开发内涵,揭示了它们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的核心特点及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从2020年到2024年,这几年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低代码(Low Code)和无代码(No Code)开发平台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了企业敏捷开发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神器。

那么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下,它们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呢?

本文结合最新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实践,给大家深入探讨下这两种平台的概念内涵、用户内涵以及开发内涵,揭示它们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场景。以期能加深大家对低代码/无代码的进一步理解。

1、低代码和无代码的概念内涵:表面一字之差,内核目的不同

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核心目的和应用场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低代码平台,如市面上比较火的主流低代码产品:织信、clickpaas、活字格等,这类产品的原理就是通过可视化的设计框架和可重用组件加拖放工具,减少手动编码的需求,使得IT开发人员(web/java/php/Python/C++等程序员)能够快速构建应用软件。这类平台更适合需要快速开发和迭代的企业级应用,尤其是那些涉及大量数据和复杂业务规则、业务逻辑编排的应用软件,如ERP、MES、CRM系统和SRM系统。

而相比之下,无代码平台则进一步简化了开发过程,如:轻流、明道云、IVX等,这类产品通常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和预构建模块,使得非IT技术人员也能轻松创建应用软件。因此,业界也一直认为无代码平台更适合一些快速原型设计和轻量级应用的开发,尤其适合市场营销人员、产品经理或业务分析师等非技术人员。

2、代码开发的用户内涵:专业开发者与公民开发者的核心需求差异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中,专业开发者是构建软件应用的主力军。

然而,随着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的兴起,公民开发者——那些没有经过正规编程培训的个人——也开始在软件创造中扮演重要角色。公民开发者利用无代码/低代码工具,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将想法转化为功能性解决方案。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技术门槛,还促进了技术民主化,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

专业开发者与公民开发者在技能和知识上存在差异。

专业开发者通常具备深厚的编程知识和技术背景,而公民开发者则依赖于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和预建组件。这种差异导致了两者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角色和贡献方式不同。

3、低代码/无代码的开发内涵:不止于边缘业务的试错,着力于基于业务价值的开发实践

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的开发内涵远不止于边缘业务的试错。

它们通过提供快速开发、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优势,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低代码平台通过减少重复性和繁琐的编程任务,使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创新和核心功能的开发。这种平台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新功能或优化现有业务流程。

无代码平台则通过简化开发过程,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够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这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降低了开发成本。这种平台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创建简单应用软件的场景,如内部工具的开发或小型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这种方式确实让开发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快捷。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改变了软件开发的方式,还扩展了软件开发的参与者范围,使得更多的非技术人员也能够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两种平台将继续推动软件开发的创新和进步。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移动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简单易用的jquery响应式轮播图插件ma5slider
ma5slider是一款简单易用的jquery响应式轮播图插件。该轮播图支持鼠标拖拽,可以通过CSS定制外观,支持无限循环模式,内置水平,垂直和淡入淡出三种轮播图过渡动画效果。
|
10月前
|
XML JSON Java
Spring Boot 开发中常见的错误
本文总结了 Java 开发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其改进方法,包括:1. 过度使用 `@Component` 注解;2. `@ResponseBody` 注解的错误用法;3. `@Autowired` 的不当使用;4. `application.properties` 管理不善;5. 异常处理不当。每部分详细解释了错误情况和建议的改进方案,并提供了相应的代码示例。
179 11
|
8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数据处理
低代码:如何实现高效开发的技术解读
低代码开发平台正重塑软件开发流程,通过可视化界面和拖拽式组件设计,使开发变得简单高效。它不仅降低了开发门槛,让初学者也能轻松创建复杂应用,还显著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和应用质量。核心引擎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了开发灵活性与性能,支持SQL智能优化、模块化扩展、实时渲染等特性。模型驱动开发和自动化代码生成技术确保了应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满足复杂业务需求。此外,AI融合、插件生态及开放架构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功能选择,推动企业实现高效的数字化转型。低代码开发正在引领一个更加高效、创新和包容的未来。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大数据
跳出营销噱头,深度探索国内培训格局
企业培训从最初的技能补缺,到如今的战略性人才发展布局,它正在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创造中心”。一些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更是将培训作为战略推动器,以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数字化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好的企业培训公司,就像一台高性能引擎,不仅帮助组织提速增效,更能在关键节点实现人才梯队的“基因升级”。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程序员
史上最全盘点:一文告诉你低代码(Low-Code)是什么?为什么要用?
在后疫情时代,低代码(Low-Code)+ 人工智能(AI)的组合被认为是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低代码通过可视化和模型驱动的理念,结合云原生和多端体验技术,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和灵活性。它不仅让专业开发者受益,还使业务人员成为“平民开发者”,弥补了专业人才缺口。此外,低代码平台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帮助企业构建各种应用,如四川某制造企业仅用一个月就搭建出一套内部协作和生产监控系统。结合AI的能力,低代码平台还能实现智能化的建议和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开发速度。
|
10月前
|
Shell Python
使用 pyenv 来管理多个 Python 版本(2)
使用 pyenv 来管理多个 Python 版本(2)
301 71
使用 pyenv 来管理多个 Python 版本(2)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物联网
Lyra:SmartMore 联合香港多所高校推出的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专注于提升语音、视觉和语言模态的交互能力
Lyra是由香港中文大学、SmartMore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推出的高效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专注于提升语音、视觉和语言模态的交互能力。Lyra基于开源大型模型和多模态LoRA模块,减少训练成本和数据需求,支持多种模态理解和推理任务。
302 33
Lyra:SmartMore 联合香港多所高校推出的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专注于提升语音、视觉和语言模态的交互能力
|
10月前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Ruyi:图森未来推出的图生视频大模型,支持多分辨率、多时长视频生成,具备运动幅度和镜头控制等功能
Ruyi是图森未来推出的图生视频大模型,专为消费级显卡设计,支持多分辨率、多时长视频生成,具备首帧、首尾帧控制、运动幅度控制和镜头控制等特性。Ruyi基于DiT架构,能够降低动漫和游戏内容的开发周期和成本,是ACG爱好者和创作者的理想工具。
557 33
Ruyi:图森未来推出的图生视频大模型,支持多分辨率、多时长视频生成,具备运动幅度和镜头控制等功能
|
9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数据处理
2025低代码前瞻:平台赋能的无限可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低代码平台正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展望2025年,低代码技术将通过可视化开发、核心引擎升级、模型驱动、增强数据处理、AI融合、丰富插件生态、开放架构及强化企业功能,全面提升开发效率与灵活性。本文深入解析这些趋势,展示低代码如何赋能企业,实现更高效、智能的应用构建与管理。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处理 语音技术
LatentLM:微软联合清华大学推出的多模态生成模型,能够统一处理和生成图像、文本、音频和语音合成
LatentLM是由微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联合推出的多模态生成模型,能够统一处理离散和连续数据,具备高性能图像生成、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集成等功能,展现出卓越的多模态任务处理能力。
276 29
LatentLM:微软联合清华大学推出的多模态生成模型,能够统一处理和生成图像、文本、音频和语音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