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谈谈你理解的TCP协议

简介: 本文介绍了TCP协议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网络模型中的位置,详细解释了TCP与UDP的区别,重点描述了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以及TIME_WAIT机制。最后讨论了TCP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粘包与拆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一问:谈谈你理解的TCP协议

一、网络模型概述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个重要的协议,它在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TCP,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七层网络模型的基本结构:

层次 名称 功能描述 常见协议
7 应用层 提供网络服务给用户应用程序,处理高层数据 HTTP, FTP, SMTP, DNS
6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加密和解密,确保数据能被应用层理解 JPEG, GIF, SSL/TLS
5 会话层 管理会话和连接,控制对话的建立、维护和终止 RPC, NetBIOS
4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确保数据完整性和顺序 TCP, UDP
3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处理逻辑地址 IP, ICMP, ARP
2 数据链路层 处理物理地址,提供节点间的可靠传输 Ethernet, PPP, Frame Relay
1 物理层 传输原始比特流,定义物理媒介和信号传输方式 USB, RS-232, DSL

在这个模型中,TCP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都是传输层协议,但它们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却大相径庭。

二、TCP与UDP的对比

特性 TCP UDP
连接方式 面向连接 无连接
可靠性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传输顺序 保证数据按顺序到达 不保证数据顺序
流量控制 支持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不支持流量控制
头部开销 20字节 8字节
适用场景 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视频直播、在线游戏等

三、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3.1 三次握手过程

TCP连接的建立采用“三次握手”过程,在三次握手中,连接的发起通常是由客户端发起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报文段,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后,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报文段,表示同意建立连接。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后,发送一个ACK(确认)报文段,表示连接建立完成。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两次行不行?

在TCP协议中,连接的建立采用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过程,这是为了确保双方能够可靠地建立连接。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两次握手也可以完成连接的建立,但实际上,三次握手是必要的,原因如下:

三次握手的必要性
  1. 确保双方的接收能力
  • 第一次握手(SYN):客户端发送SYN报文段,表示请求建立连接。此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
  • 第二次握手(SYN-ACK):服务器收到SYN后,回复SYN-ACK报文段,表示同意建立连接。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CVD状态。
  • 第三次握手(ACK):客户端收到SYN-ACK后,发送ACK报文段,表示连接建立完成。此时,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器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
  1. 通过三次握手,双方都确认了对方的存在和接收能力,确保双方都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2. 防止重复连接
  • 如果只进行两次握手,可能会导致重复连接的问题。例如,假设客户端发送了SYN请求,但由于网络延迟,服务器没有及时收到这个请求,客户端在超时后重新发送SYN请求。如果服务器在此时收到了之前的SYN请求并回复了SYN-ACK,客户端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从而导致重复连接的发生。
  1. 确认初始序列号
  •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每个连接都有一个初始序列号(ISN)。在三次握手中,双方通过交换SYN和ACK报文段来确认彼此的初始序列号。这一过程确保了数据的有序传输和完整性。
如果只进行两次握手会发生什么?

假设只进行两次握手,流程如下:

  1. 客户端发送SYN请求。
  2. 服务器回复SYN-ACK。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在收到SYN-ACK后就会认为连接已经建立,但实际上,服务器并没有确认客户端的接收能力。如果此时网络出现问题,导致客户端没有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客户端可能会在超时后重新发送SYN请求,这样就可能导致服务器误认为是新的连接请求,从而引发连接混乱和数据传输错误。

3.2 四次挥手过程

TCP连接的断开采用“四次挥手”过程,区别于三次握手,挥手时任一方(客户端或服务器)都可以主动发起断开连接请求,这里以客户端主动发起断开请求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是的,在TCP的四次挥手过程中,发送FIN报文的一方表示它已经完成了数据的发送,并且不再发送任何数据。这一过程的具体含义和机制如下:

  1. 第一次挥手
  • 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例如客户端)发送一个FIN(Finish)报文段,表示它已经完成数据的发送,并希望关闭连接。
  • 发送FIN报文的一方进入FIN_WAIT_1状态。
  1. 第二次挥手
  • 另一方(例如服务器)收到FIN报文后,回复一个ACK(确认)报文段,表示同意关闭连接。
  • 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客户端进入FIN_WAIT_2状态。
  1. 第三次挥手
  • 服务器在完成所有数据的发送后,发送一个FIN报文段,表示它也希望关闭连接。
  • 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
  1. 第四次挥手
  •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报文后,回复一个ACK报文段,表示连接关闭完成。
  • 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服务器进入CLOSED状态。

发送FIN的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表示它不再发送任何数据。这意味着:

  • 该方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数据传输,并且不再需要发送更多的数据。
  • 该方可以继续接收来自另一方的数据,直到另一方也发送FIN报文。

为什么是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的原因在于TCP是全双工的协议,双方都需要独立地关闭连接。第一次和第二次挥手用于关闭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连接,第三次和第四次挥手用于关闭服务器到客户端的连接。

3.3 TIME_WAIT机制

在TCP的连接关闭过程中,客户端在发送最后一个ACK报文段后,会进入TIME_WAIT状态,持续一段时间(通常是2倍的MSL,最大报文生存时间)。这个机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服务器能够收到客户端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防止因网络延迟导致的旧连接请求干扰新连接。

四、TCP的使用问题:粘包与拆包

在TCP协议中,由于其面向字节流的特性,可能会出现粘包和拆包的问题。粘包是指多个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被合并成一个报文段,而拆包则是指一个报文段被拆分成多个部分。

解决方案

  1. 固定长度:每个报文段的长度固定,接收方根据固定长度读取数据。
  2. 分隔符:在报文段之间使用特定的分隔符,接收方通过分隔符来识别报文的边界。
  3. 长度字段:在报文头部添加一个长度字段,接收方先读取长度字段,然后根据长度读取相应的数据。

五、总结

TCP作为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场景。通过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机制,TCP确保了连接的可靠建立和断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注意粘包和拆包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前端开发 Linux 数据库
CMS网站管理系统如何选择CMS建站?
本文介绍了几款常用CMS系统,包括PageAdmin CMS,适用于公司、政务和学校等事业单位网站。该系统有上千款模板库,适合基础一般建站用户需求,同时支持Windows、Linux、麒麟服务器等多环境版本,支持国产化改造。
131 6
|
8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网络性能优化
传输层重点协议(TCP协议)深度解剖
TCP协议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断开连接,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理解TCP报文格式及其各字段的功能,有助于深入掌握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和思维导图,详细剖析了TCP协议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技术指南。
401 13
|
10月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通信的核心选择:TCP与UDP协议深度解析
在网络通信领域,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基础且截然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网络工程师和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TCP和UDP的核心区别,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依据。
255 3
|
Kubernetes 容器 Perl
在K8S中,镜像拉取策略有哪些?
在K8S中,镜像拉取策略有哪些?
|
C语言 C++
关于DEV中collect2.exe [Error]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的问题解决!!!
关于DEV中collect2.exe [Error]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的问题解决!!!
|
缓存 安全 Java
什么是线程安全?如何保证线程安全?Java 中保证线程安全的方法有哪些?【重要】
什么是线程安全?如何保证线程安全?Java 中保证线程安全的方法有哪些?【重要】
3316 0
|
JSON Java 数据格式
优雅地处理参数传递:Spring Boot中的技巧
优雅地处理参数传递:Spring Boot中的技巧
1073 0
|
存储 流计算 索引
一个简单的时间窗口设计与实现
时间窗口,通常对于一些实时信息展示中用得比较多,比如维持一个五分钟的交易明细时间窗口,就需要记录当前时间,到五分钟之前的所有交易明细,而五分钟之前的数据,则丢掉 一个简单的实现就是用一个队列来做,新的数据在对头添加;同时起一个线程,不断的询问队尾的数据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则丢掉 另外一中场景需要利用到这个时间窗口内的数据进行计算,如计算着五分钟交易中资金的流入流出总和,如果依然用上面的这种方式,会有什么问题?
583 0
一个简单的时间窗口设计与实现
|
存储 JSON JavaScript
【BP靶场portswigger-客户端15】基于DOM的漏洞-7个实验(全)
【BP靶场portswigger-客户端15】基于DOM的漏洞-7个实验(全)
393 0
【BP靶场portswigger-客户端15】基于DOM的漏洞-7个实验(全)
|
数据建模 Java Linux
阿里云镜像加速器配置|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阿里云镜像加速器配置
阿里云镜像加速器配置|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