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统】模型压缩基本介绍

简介: 模型压缩旨在通过减少存储空间、降低计算量和提高计算效率,降低模型部署成本,同时保持模型性能。主要技术包括模型量化、参数剪枝、知识蒸馏和低秩分解,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在线服务系统、大模型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随着神经网络模型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加,模型对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部署和运行成本显著上升。模型压缩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模型的存储空间、减少计算量或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从而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模型部署的成本。模型压缩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减少模型显存占用:通过压缩模型参数或使用更高效的表示方式,可以显著减少模型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模型在部署和执行过程中的存储成本。

  2. 加快推理速度:通过减少模型计算过程中的乘法和加法操作,可以降低模型的计算开销,达到模型运算加速的目的。

  3. 减少精度损失:在模型压缩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保持模型在任务上的精度损失最小化。这需要在压缩技术选择和参数调优过程中进行细致的权衡和实验验证,确保模型在压缩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性能水平。

模型压缩四件套

模型压缩的目标是降低表示、计算权重和中间激活的成本,这些成本占模型成本的大部分。我们根据如何降低权重和激活成本对模型压缩算法进行分类,有如下四大类别:

  1. 模型量化(Quantization):通过减少模型参数的表示精度,来降低模型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

  2. 参数剪枝(Pruning):通过删除模型中的不重要连接或参数,来减少模型的大小和计算量。

  3. 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指通过构建一个轻量化的小模型(学生模型),利用性能更好教师模型的信息来监督训练学生模型,以期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精度。

  4. 低秩分解(low-rank factorization):通过将模型中具体执行计算的矩阵分解为低秩的子矩阵,从而减少模型参数的数量和计算复杂度。低秩分解中,矩阵被分解为两个或多个低秩矩阵的乘积形式。

此外,模型压缩算法分为低成本和高成本算法,与上述分类标准无关。高成本的压缩算法需要基于大型数据集进行再训练过程。因此,它们可以生成更准确的压缩模型,但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压缩模型。另一方面,低成本压缩算法仅基于少量校准数据执行简单的权重调整过程,但是需要注意可能的精度损失,因此训练后量化是常用的低成本压缩算法。

模型压缩流程

如下图所示,模型压缩通常处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和生产部署之间的阶段。它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准备将模型部署到目标环境之前进行。

image

模型压缩应用场景

模型压缩技术在许多应用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或对模型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型压缩应用场景:

  1. 移动端应用:在移动设备上部署神经网络模型时,由于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的限制,模型压缩变得至关重要。模型压缩可以使得模型在移动设备上运行更加高效,并降低对设备资源的消耗,从而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2. 物联网设备:在物联网(IoT)领域,许多设备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极为有限。模型压缩可以帮助将神经网络模型部署到这些设备上,并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

  3. 在线模型服务系统:在推荐、搜索等在线系统中,模型需要实时地处理大量的用户数据,模型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并降低系统的成本。

  4. 大模型压缩:大语言模型通常具有数以亿计的参数和复杂的网络结构,对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要求巨大。通过模型压缩技术,可以将大模型压缩为更小、更高效的版本,以适应资源受限的部署环境,并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

  5. 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领域,由于对实时性能和计算资源的要求,模型压缩可以帮助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以适应相应的场景。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AI知识,与AI专业人士交流,请立即访问昇腾社区官方网站https://www.hiascend.com/或者深入研读《AI系统:原理与架构》一书,这里汇聚了海量的AI学习资源和实践课程,为您的AI技术成长提供强劲动力。不仅如此,您还有机会投身于全国昇腾AI创新大赛和昇腾AI开发者创享日等盛事,发现AI世界的无限奥秘~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SQL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高校迎新管理系统:基于 smardaten AI + 无代码开发实践
针对高校迎新痛点,基于smardaten无代码平台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信息采集、绿色通道、宿舍管理等七大模块,通过AI生成框架、可视化配置审批流与权限,实现高效、精准、可扩展的迎新服务,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与新生体验。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让AI更“聪明”?VLM模型的优化策略与测试方法全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核心机制、推理优化、评测方法与挑战。涵盖多模态对齐、KV Cache优化、性能测试及主流基准,助你全面掌握VLM技术前沿。建议点赞收藏,深入学习。
135 8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搜索推荐
给RAG打分:小白也能懂的AI系统评测全攻略
RAG系统评估听起来高深,其实跟我们生活中的'尝鲜评测'没啥两样!本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带你从检索质量、生成质量到用户体验,全方位掌握如何科学评测RAG系统,避免踩坑,让你的AI应用又快又准。#RAG技术 #AI评估 #信息检索 #大模型 #数据科学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PyTorch学习实战:AI从数学基础到模型优化全流程精解
本文系统讲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层级关系,涵盖PyTorch环境配置、张量操作、数据预处理、神经网络基础及模型训练全流程,结合数学原理与代码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激活函数、反向传播等核心概念,助力快速入门深度学习。
59 1
|
20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Kubernetes
稳定支撑大规模模型调用,携程旅游的 AI 网关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携程很早就开始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进行探索。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大模型服务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公司内部需要访问大模型服务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就遇到了几个问题,我们自然就会想到使用网关来对这些服务接入进行统一管理,并增加各种切面上的流量治理功能。
111 32
|
24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IDE
模型微调不再被代码难住!PAI和Qwen3-Coder加速AI开发新体验
通义千问 AI 编程大模型 Qwen3-Coder 正式开源,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支持云上一键部署 Qwen3-Coder 模型,并可在交互式建模环境中使用 Qwen3-Coder 模型。
305 109
|
26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库
给AI装上一个'超级大脑':信息检索如何改变RAG系统的游戏规则
从传统检索方法到现代向量检索,通过一个购物助手的故事,直观展示了不同检索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学会这些技巧,让你的AI不再是「记忆只有金鱼长度」的大模型!
|
30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AI Compass前沿速览:Jetson Thor英伟达AI计算、Gemini 2.5 Flash Image、Youtu腾讯智能体框架、Wan2.2-S2V多模态视频生成、SpatialGen 3D场景生成模型
AI Compass前沿速览:Jetson Thor英伟达AI计算、Gemini 2.5 Flash Image、Youtu腾讯智能体框架、Wan2.2-S2V多模态视频生成、SpatialGen 3D场景生成模型
AI Compass前沿速览:Jetson Thor英伟达AI计算、Gemini 2.5 Flash Image、Youtu腾讯智能体框架、Wan2.2-S2V多模态视频生成、SpatialGen 3D场景生成模型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前端开发
超越Prompt Engineering:揭秘高并发AI系统的上下文工程实践
本文系统解析AI工程范式从Prompt Engineering到Context Engineering的演进路径,深入探讨RAG、向量数据库、上下文压缩等关键技术,并结合LangGraph与智能体系统架构,助力开发者构建高可靠AI应用。
220 1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AI Compass前沿速览:Qoder Agentic编程、vivo Vision头显、AIRI桌面伴侣、RM-Gallery奖励模型平台
AI Compass前沿速览:Qoder Agentic编程、vivo Vision头显、AIRI桌面伴侣、RM-Gallery奖励模型平台
AI Compass前沿速览:Qoder Agentic编程、vivo Vision头显、AIRI桌面伴侣、RM-Gallery奖励模型平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