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波特率9600,发送8个字节需要多少时间,如何计算?

简介: 波特率9600,发送 `01 03 00 00 00 04 44 09` (8字节) 需要多少时间,如何计算?

问题:

波特率9600,发送 01 03 00 00 00 04 44 09 (8字节) 需要多少时间,如何计算?

在计算发送数据的时间时,首先要考虑波特率以及每个字符的数据格式。对于波特率9600和标准的UART数据格式(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发送时间。

1. 计算每个字符所需的时间

波特率9600表示每秒钟传输9600个比特(bits per second, bps)。

  • 每个字符包括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共计10个比特。
  • 传输一个字符所需时间 ( T~char~ ):
    $$ T_{char} = \frac{10 \, \text{bits}}{9600 \, \text{bits/second}} = \frac{10}{9600} \, \text{seconds} = \frac{1}{960} \, \text{seconds} $$

    2. 计算发送整个数据帧的时间

我们要发送的数据帧是:01 03 00 00 00 04 44 09,共8个字节。

  • 发送8个字节所需时间 ( T~frame~ ):
    $$ T_{frame} = 8 \, \text{bytes} \times T_{char} = 8 \times \frac{1}{960} \, \text{seconds} = \frac{8}{960} \, \text{seconds} = \frac{1}{120} \, \text{seconds} $$

3. 换算为毫秒

将秒换算为毫秒:
$$ T_{frame} = \frac{1}{120} \, \text{seconds} \times 1000 \, \text{milliseconds/second} = \frac{1000}{120} \, \text{milliseconds} \approx 8.33 \, \text{milliseconds} $$

结论

发送 01 03 00 00 00 04 44 09 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8.33 毫秒

计算确认

为了确保计算准确,我们可以用Python进行验证:

# 波特率
baud_rate = 9600

# 每个字符的比特数 (1个起始位 + 8个数据位 + 1个停止位)
bits_per_char = 10

# 要发送的字节数
num_bytes = 8

# 计算每个字符的时间 (秒)
time_per_char = bits_per_char / baud_rate

# 计算发送整个数据帧的时间 (秒)
total_time = num_bytes * time_per_char

# 转换为毫秒
total_time_ms = total_time * 1000
total_time_ms

执行上述Python代码,会得到发送时间约为 8.33 毫秒

通过上述计算和验证,可以确认发送 01 03 00 00 00 04 44 09 这8个字节的数据在波特率9600的情况下需要大约 8.33 毫秒

目录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存储 监控 数据处理
【STM32】详细讲述 USART_IRQHandler() 的工作流程和原理
- UART5_IRQHandler的主要任务是响应各种UART中断事件并执行相应的处理。 - 典型的处理中断步骤包括检查中断类型、读取或写入数据寄存器、处理数据或错误、清除中断标志等。 - 实际的中断处理逻辑会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调整。
399 1
|
10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语言】extern 关键字详解
`extern` 关键字在C语言中用于跨文件共享变量和函数的声明。它允许你在一个文件中声明变量或函数,而在其他文件中定义和使用它们。理解 `extern` 的使用可以帮助你组织和管理大型项目的代码。
898 3
|
12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
10月前
|
IDE 编译器 开发工具
【C语言】全面系统讲解 `#pragma` 指令:从基本用法到高级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系统地讲解了常见的 `#pragma` 指令,包括其基本用法、编译器支持情况、示例代码以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pragma` 指令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精细控制编译器的行为,优化代码性能,避免错误,并确保跨平台兼容性。然而,使用这些指令时需要特别注意编译器的支持情况,因为并非所有的 `#pragma` 指令都能在所有编译器中得到支持。
806 41
【C语言】全面系统讲解 `#pragma` 指令:从基本用法到高级应用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调度
性能提升利器|PolarDB- X 超详细列存查询技术解读
本文将深入探讨 PolarDB-X 列存查询引擎的分层缓存解决方案,以及其在优化 ORC 列存查询性能中的关键作用。
1084 69
|
10月前
|
安全 算法 网络协议
ip地址https证书免费试用—政企单位专用
IP地址HTTPS证书为基于公网IP的服务提供加密保护,JoySSL等机构提供免费试用,帮助政企用户降低安全成本。用户需注册账号、申请证书、提交CSR并验证IP所有权,最后安装证书并测试。免费证书有效期短,但能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提升用户信任度及合规性。
|
10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编译器
【C语言】深入解析C语言结构体:定义、声明与高级应用实践
通过根据需求合理选择结构体定义和声明的放置位置,并灵活结合动态内存分配、内存优化和数据结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运行效率。在实际开发中,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模块化设计**:尽可能封装实现细节,减少模块间的耦合。 - **内存管理**:明确动态分配与释放的责任,防止资源泄漏。 - **优化顺序**:合理排列结构体成员以减少内存占用。
716 14
|
10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人工智能
【AI系统】FBNet 系列
本文介绍了FBNet系列的三种版本,从FBNetV1基于NAS的轻量级网络设计,到FBNetV2通过DMaskingNAS增加搜索空间,再到FBNetV3联合搜索网络结构与训练参数,展示了如何利用NAS技术优化网络结构和提升模型性能。文章详细解释了各版本的技术特点和实现方法,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应用NAS技术的宝贵资料。
213 10
【AI系统】FBNet 系列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Transformer的算法基础与工程实践
Graph Transformer是一种结合了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与图神经网络(GNNs)特点的神经网络模型,专为处理图结构数据而设计。它通过改进的数据表示方法、自注意力机制、拉普拉斯位置编码、消息传递与聚合机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对图中节点间关系信息的高效处理及长程依赖关系的捕捉,显著提升了图相关任务的性能。本文详细解析了Graph Transformer的技术原理、实现细节及应用场景,并通过图书推荐系统的实例,展示了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强大能力。
1119 30
|
10月前
|
SQL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R中单细胞RNA-seq分析教程 (4)
R中单细胞RNA-seq分析教程 (4)
R中单细胞RNA-seq分析教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