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等单位发布首个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

本文涉及的产品
Serverless 应用引擎免费试用套餐包,4320000 CU,有效期3个月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推动行业智能化落地,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及国内头部云厂商、观测厂商、各行业建设方,历时近 5 个月,共同编制《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以规范和指导云计算环境下的智能可观测性建设实践,为企业实施云环境下的智能化可观测能力建设提供指导。

随着云计算技术与现代企业技术架构的飞速发展,IT 运维场景愈发多元与复杂,需要观测的对象、观测数据类型、数据规模、数据结构复杂度相较于传统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企业可观测性的准确、实时、高效与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借助大模型等智能化技术成为应对云计算可观测性难题的关键工具。

image.png

在此背景下,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及国内头部云厂商、观测厂商、各行业建设方,历时近 5 个月,共同编制《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以规范和指导云计算环境下的智能可观测性建设实践,为企业实施云环境下的智能化可观测能力建设提供指导。标准于 2024 年 12 月 3 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通院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承办的 2024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云·AI·计算国际合作论坛(2024 Cloud AI Compute Ignite)正式发布。


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


该模型标准适用于可观测大模型、云厂商可观测性平台、可观测独立厂商的各类产品、可观测建设方案等。标准涵盖可观测能力及智能化能力的成熟度模型构建,从全生命周期规范可观测平台的建设和运维,前瞻性提出智能化可观测性的能力建设指引。标准内容涵盖可观测和智能化两大部分,共 6 大能力域,24 个能力项,200 余条能力指标。

image.png

以阿里云可观测产品家族为代表的云原生智能化可观测工具,正引领着可观测加速迈向智能化。企业可以轻松、灵活地构建可观测体系,更高效地管理与观测 IT 资源与服务,为 AI 创新夯实技术底座。”阿里云可观测负责人周琦表示。


在大模型等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下,阿里云可观测产品不仅为企业提供全新的 IT 资源与服务管理方式,更为 AI 技术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企业如能灵活运用 AI 可观测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更能为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image.png

据悉,阿里云已为全球 80 余个国家的百万企业级用户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稳定的可观测服务。


  • 米哈游基于日志服务 SLS 构建完整业务 & 运维可观测体系;
  • 茶百道基于应用实时监控服务 ARMS 快速建立运维观测与响应能力,故障恢复效率提升 50% 以上;
  • 传音控股借助 Prometheus、Grafana 等可观测产品,业务上线效率提高 60%;
  • 极氪基于日志服务 SLS、应用实时监控服务 ARMS 构建完整监控与应急响应机制,告警平均恢复耗时缩短 50%。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轻量消息队列(原MNS)主题HTTP订阅+ARMS实现自定义数据多渠道告警
本场景将自定义告警信息同时分发至多个通知渠道的需求,例如短信、电子邮件及钉钉群组等。通过采用轻量消息队列(原 MNS)的主题模型的HTTP订阅方式,并结合应用实时监控服务提供的自定义集成能力,使得您能够以简便的配置方式实现上述多渠道同步通知的功能。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等单位发布首个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
推动行业智能化落地,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及国内头部云厂商、观测厂商、各行业建设方,历时近 5 个月,共同编制《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以规范和指导云计算环境下的智能可观测性建设实践,为企业实施云环境下的智能化可观测能力建设提供指导。
572 115
|
9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运维
AI + 可观测最佳实践:让业务从“看见”到“洞察”
本文介绍了AI Ops的概念及其在提升系统运维效率、洞察力和可观测性方面的作用。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监控、观测与洞察的区别及挑战,强调了数据整合和语义对齐的重要性;二是AI与计算如何重塑可观测性,通过UModel数字图谱和多模态存储分析架构实现数据联通;三是最佳实践与未来展望,展示了阿里云AI Stack可观测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并总结了可观测性的四个发展阶段,最终愿景是借助AI力量让每个人成为多领域的专家。
|
人工智能 监控 数据库
LLM 应用可观测性:从 Trace 视角展开的探索与实践之旅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在性能、成本、效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实际痛点,本文通过分析 LLM 应用模式以及关注点差异来阐明可观测技术挑战,近期阿里云可观测推出了面向 LLM 应用的可观测解决方案以及最佳实践,一起来了解下吧。
19994 120
LLM 应用可观测性:从 Trace 视角展开的探索与实践之旅
|
8月前
|
机器人 应用服务中间件 API
轻松集成私有化部署Dify文本生成型应用
Dify 是一款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平台,融合了后端即服务(Backend as Service)和 LLMOps 的理念,使开发者能快速搭建生产级生成式 AI 应用。通过阿里云计算巢,用户可以一键部署 Dify 社区版,享受独享的计算和网络资源,并无代码完成钉钉、企业微信等平台的应用集成。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部署 Dify 并将其集成到钉钉群聊机器人和企业微信中,帮助您轻松实现 AI 应用的定义与数据运营,提升工作效率。
4629 65
轻松集成私有化部署Dify文本生成型应用
|
存储 人工智能 运维
重磅!阿里云可观测产品家族全新升级,AI +数据双驱动,打造全栈可观测体系
近日,阿里云可观测产品家族正式发布云监控 2.0,隶属产品日志服务 SLS、云监控 CMS、应用实时监控服务 ARMS 迎来重磅升级。
1053 109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Linux
阿里云与龙蜥携手打造智算时代最佳服务器操作系统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阿里云与龙蜥携手打造智算时代最佳服务器操作系统,由阿里云技术软件部产品总监张鹏程分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开源社区 2.操作系统 3.云 + AI
314 0
阿里云与龙蜥携手打造智算时代最佳服务器操作系统
|
9月前
|
搜索推荐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UED
产品经理-B 端与C端
B端与C端是IT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类型划分,分别面向企业和个人消费者。C端产品如微信、淘宝,注重用户体验和快速迭代;B端产品如CRM系统、ERP软件,强调功能复杂性和定制化服务。此外,还有G端产品,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注重数据安全和合规性。产品经理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宝洁公司,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该角色在IT领域变得愈加重要。
1200 12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AI系统】推理参数
本文介绍了AI模型网络参数的基本概念及硬件性能指标,探讨了模型轻量化的重要性。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不断增大,导致难以直接部署到移动端。文章详细解析了FLOPs、FLOPS、MACCs等计算指标,并对比了标准卷积层、Group卷积、Depth-wise卷积和全连接层的参数计算方法,为模型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284 1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ava内存管理的艺术:深入理解垃圾回收机制####
本文将引领读者探索Java虚拟机(JVM)中垃圾回收的奥秘,解析其背后的算法原理,通过实例揭示调优策略,旨在提升Java开发者对内存管理能力的认知,优化应用程序性能。 ####
143 0
|
9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科技云报到:人工智能时代“三大件”:生成式AI、数据、云服务
科技云报到:人工智能时代“三大件”:生成式AI、数据、云服务
2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