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二次开发的原因

简介:

ERP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企业情况不同,必然会存在一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虽然系统通过参数调整可以满足部分需求,但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改动原有程序、甚至需要修改原始数据库结构来满足需求。

ERP系统二次开发的原因

1.用户不接受新系统的操作习惯

ERP产品为了保持较强的通用性,功能跟流程的设置都是标准与规范的。但在实施时,除了业务流程等方面具有个性化需求外,还存在着一些不涉及业务流程的、由企业的特殊性而产生的操作习惯需求,而提出了大量的二次开发。

2.企业不规范的管理制度造成的特殊流程需求

大部分企业都想把现有的手工流程、手工作业全封不动的搬到ERP中去,而不分析规范化的流程与企业原有流程的优劣性,固执的坚持采用目前的管理手段、管理习惯,要进行必须二次开发来满足其需求。

3.ERP软件确实无法满足的需求

ERP系统属于行业通用软件,但每个企业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个性需求,要进行二次开发,既要吸纳软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也要保持企业的特色。

4.接口需求

信息化建设涉及多套系统,如OA、电商平台等,而各系统的数据之间存在信息共享,有系统接口需求,二次开发也成为必然。

5.新的需求产生

随着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企业人员对信息系统有了更深的了解,应用不断深入,对信息系统产品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使系统更贴合企业运营。

ERP系统二次开发的可能带来的风险

1.过多二次开发会增加系统升级难度

ERP供应商会阶段性的对系统新功能进行完善与扩充,不断推出新版本。系统的升级只针对标准版,不会考虑到个性化和二次开发的部分,所以二次开发工作大部分要重新修改或者开发。

2.二次开发会降低系统稳定性

成熟ERP软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二次开发只对单一用户,某局部的更改往往因为满足特殊需求而没有考虑对全局的影响殃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二次开发的测试和试运行时间有限,系统复杂度以及耦合度增大,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3.二次开发有时会偏离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初衷

二次开发需求往往会使ERP系统合理的逻辑屈服于企业固有的、习惯的工作方法,也会因提高不同部门员工使用系统的效率,而影响流程的稳定性。企业无法借鉴系统优化流程,学习先进管理模式。

4.二次开发增加ERP项目的成本

因为规模效应,产品软件的价格相对于其实施费用是偏低的。而二次开发只针对唯一用户,所以这些程序开发的全部成本由其承担,即使用企业自行二次开发,也要投入人力、物力,必然会增加ERP项目的成本。

ERP二次开发的风险控制

尽管各企业都有不同需求,但必须把握好二次开发的原则:实施ERP二次开发项目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流程。因提升个别工作效率而会影响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坚决不做;因工作效率提升,并未对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水平有帮忙的开发,尽量少做。

1.对整个企业的业务进行规划,二次开发要有所取舍

对于制造企业,会涉及到CAD、PDM、CAPP、ERP、MES系统,并存在接口集成等,因此要根据企业情况,从整体考虑,而不是从某个功能点或某个业务部门去考虑。企业不应过多强调自身的特点,毕竟ERP中的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某些特殊之处是由企业流程自身的不合理产生的,应通过ERP的实施,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而不是一味修改软件以适应不合理的流程。

2.利用原有的“闲置”字段,避免改动数据库结构

对于会牵涉到新增字段而影响到原有数据库结构的开发,尽量利用系统原有的“闲置”字段,不要轻易新增字段或文件档案。如确实需要的要与原开发商进行确认,以避免二次开发与产品发展方向重叠或冲突,以降低日后版本升级的困扰。

3.不要随意修改核心代码,新功能最好自成模块

要严格遵守不修改核心代码这一原则。如果必须开发,则应尽量使二次开发的功能模块独立于原来的系统。这样当系统版本更新时,二次开发出来的模块无需修改或者只需较少的修改就可以应用于高版本系统。

4.建立二次开发的规范

二次开发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开发流程与标准。新扩充的字段、新建程序的命名制定统一规范,并且要预留扩充空间。公用组件不建议修改,程序的编写应采用继承的方式。

5.避免开发人员流失

培养一支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队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韵重中之重。留住IT人才也是规避企业ERP二次开发风险的策略。

结语

企业ERP系统二次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RP实施的成功率和实施效益具有参考价值,不仅要贴合企业管理,还要助力企业全面发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如何自己开发一套ERP系统?
本文探讨了企业自建ERP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了轻量、中型和重型ERP的区别,并指出自研ERP需明确业务需求、流程逻辑及投入成本。文章建议企业在决定自研前,应先梳理清楚管理逻辑,而非盲目追求技术方案。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BI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深入解析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涵盖核心功能、业务流程、开发技巧及代码示例,助力企业打造高效、智能的财务管理系统。
|
2月前
|
SQL 存储 供应链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ERP系统实现企业库存管理的数字化与自动化,涵盖仓库管理、库位管理、出入库操作、库存调拨与盘点等功能设计,并提供开发技巧及代码参考,帮助企业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减少错误与资源浪费。
|
2月前
|
供应链 Python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介绍如何在ERP系统中开发高效采购管理模块,涵盖采购申请、订单处理、入库与退货等关键流程,解析核心功能与业务逻辑,并提供代码参考及开发技巧,助力企业优化采购管理效率。
|
2月前
|
JavaScript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造型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ERP系统?
ERP系统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但选型需谨慎。本文从实战出发,总结制造企业如何选择真正适用的ERP系统,避免常见陷阱,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与持续发展。
|
2月前
|
监控 数据挖掘 BI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生产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探讨了如何高效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并通过ERP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重点分析了生产管理模块的开发,涵盖生产工单、物料操作、生产流程、统计分析及辅助功能等方面,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调度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计划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介绍了ERP系统中计划管理模块的重要性及开发方法,涵盖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调度优化等功能,并提供代码示例与落地建议,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
1月前
|
运维 供应链 BI
搞ERP的懂系统不懂流程,用ERP的懂流程又不会配系统?那怎么办?
随着ERP认知度提升,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然而,盲目选型导致系统难以落地,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在ERP选型中的常见误区,并提出应选择灵活、易用、可扩展的“轻量ERP”,结合懂业务的服务团队,才能真正推动系统落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
2月前
|
SQL 数据挖掘 API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质量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质量管理在ERP系统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记录质量检验数据,它还涉及到从物料采购、生产过程、到最终产品的全流程管理。如何搭建一个高效、可靠的质量管理板块,成为了许多企业在进行ERP系统开发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质量管理板块,涵盖功能模块、业务流程、开发技巧和实现效果等方面,并提供具体的代码参考。
|
2月前
|
SQL 监控 供应链
如何开发ERP系统中的委外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在ERP系统中,委外管理模块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工单下发、物料发放、退料、入库及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外部合作的全流程管理,确保信息透明与流程顺畅。本文详解模块开发技巧与实现方案,助力企业快速搭建高效委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