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DNS缓存中毒(Ⅱ)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防止DNS缓存中毒的方法包括:减少DNS服务器与其它服务器的信任关系;限制DNS服务器上的服务;使用最新版DNS;加强用户安全教育,如识别可疑网站,仅访问HTTPS网站等。部署SSL证书并选择符合国际Webtrust标准的CA机构,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如何防止DNS缓存中毒

那么,企业究竟该如何防止DNS缓存中毒攻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DNS服务器应该配置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与其他DNS服务器的信任关系。以这种方式配置将使攻击者更难以使用他们自己的DNS服务器来破坏目标服务器。

第二,企业应该设置DNS服务器,只允许所需的服务运行。因为在DNS服务器上运行不需要的其他服务,只会增加攻击向量大小。

第三,安全人员还应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DNS。较新版本的BIND具有加密安全事务ID和端口随机化等功能,可以帮助防止缓存中毒攻击。

第四,用户的安全教育对于防止这些攻击也非常重要。用户应接受有关识别可疑网站的培训,用户要学会只访问HTTPS网站,这有助于防止人们成为中毒攻击的受害者,因为他们会确保不将他们的个人信息输入黑客的网站。如果他们在连接到网站之前收到SSL警告,则不会单击“忽略”按钮。 这样就不会受到DNS缓存中毒攻击。

HTTPS是现行架构下最安全的解决方案,SSL证书可以很直观的辨别出钓鱼网站,避免网站受到DNS缓存中毒攻击,保护信息安全。部署SSL证书一定要选择一个具有公信力的CA机构,选择CA机构最好是通过国际Webtrust标准的认证,具备了国际电子认证服务能力的CA机构,通过国际Webtrust标准的认证意味着CA机构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符合国际标准,并且有能力、有资质提供全球化认证服务,是可靠电子认证服务的有效证明。

目录
打赏
0
1
1
0
219
分享
相关文章
LLM高效推理:KV缓存与分页注意力机制深度解析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规模和复杂性的增长,高效推理变得至关重要。KV缓存和分页注意力是优化LLM推理的两项关键技术。KV缓存通过存储键值对减少重复计算,而分页注意力则通过将序列分割成小块来降低内存消耗,从而有效处理长序列。本文深入剖析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仅解码器模型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与挑战,并展示其实现示例。
22 9
LLM高效推理:KV缓存与分页注意力机制深度解析
后端开发中的缓存机制: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后端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缓存机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涵盖缓存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如内存缓存、磁盘缓存、分布式缓存等)、主流技术选型(Redis、Memcached、Ehcache等),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并实施高效的缓存策略。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摘要直接点明文章将围绕“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两大核心展开,既适合初学者构建基础认知框架,也为有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优化建议与实战技巧。 ####
如何防止DNS缓存中毒攻击(一)
DNS缓存中毒也称为DNS欺骗
79 10
如何防止DNS缓存中毒(Ⅱ)
服务器应该配置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与其他DNS服务器的信任关系
73 10
如何防止DNS缓存中毒攻击(一)
DNS缓存中毒,即DNS欺骗,是一种通过利用DNS系统的漏洞,将用户流量从合法服务器导向虚假服务器的网络攻击。攻击者通过伪造DNS响应,使缓存服务器存储错误的IP地址,从而实现对合法URL的劫持。这不仅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还可能使用户设备遭受恶意软件感染,对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DNS攻击每年造成的平均损失高达223.6万美元,其中23%的攻击源自DNS缓存中毒。
85 0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38 2
Map - LinkedHashSet&Map源码解析
Map - LinkedHashSet&Map源码解析
101 1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