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知识点: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

简介: vue3知识点: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

image.png

@[toc]

三、其它 Composition API(不常用,了解即可)

2.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

image.png

注意点1:
如果使用readonly包裹的person对象的所有属性数据都只读不可需改,即name、age、salary都只读无法修改。
如果使用shallowReadonly包裹的person对象的所有属性数据,其中浅层次的设为只读,即 name、age只读无法修改,但是salary可读可修改,因为salary是深层次的,不受管控。
image.png


注意点2:
针对注意点1, 使用readonly和shallowReadonly函数修饰后哪怕你修改属性了,控制台也会报错拦截,如图
image.png

注意点3:

问题:既然定义了person响应式数据,那就希望被修改,但你readonly和shallowReadonly函数又不希望被修改,总感觉这两函数是不是很多余,很奇怪,啥场景才使用它?

答案:万一这个person的数据是别的组件定义传给你的,别的组件传给你只希望你使用不希望你修改的情况下,你怕自己组件内业务逻辑可能会修改它,所以用readonly和shallowReadonly函数去修饰,然后用readonly(person)包裹后新生成的person对象就可以达到效果了,哪怕你修改新生成person对象属性,也不会影响原有的person对象的属性。

测试案例

完整代码

项目目录

image.png

main.js

//引入的不再是Vue构造函数了,引入的是一个名为createApp的工厂函数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创建应用实例对象——app(类似于之前Vue2中的vm,但app比vm更“轻”)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挂载
app.mount('#app')

App.vue

<template>
    <button @click="isShowDemo = !isShowDemo">切换隐藏/显示</button>
    <Demo v-if="isShowDemo"/>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from 'vue'
    import Demo from './components/Demo'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components:{
   Demo},
        setup() {
   
            let isShowDemo = ref(true)
            return {
   isShowDemo}
        }
    }
</script>

Demo.vue

<template>
    <h4>当前求和为:{
   {
   sum}}</h4>
    <button @click="sum++">点我++</button>
    <hr>
    <h2>姓名:{
   {
   name}}</h2>
    <h2>年龄:{
   {
   age}}</h2>
    <h2>薪资:{
   {
   job.j1.salary}}K</h2>
    <button @click="name+='~'">修改姓名</button>
    <button @click="age++">增长年龄</button>
    <button @click="job.j1.salary++">涨薪</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reactive,toRefs,readonly,shallowReadonly}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Demo',
        setup(){
   
            //数据
            let sum = ref(0)
            let person = reactive({
   
                name:'张三',
                age:18,
                job:{
   
                    j1:{
   
                        salary:20
                    }
                }
            })

            person = readonly(person)
            // person = shallowReadonly(person)
            // sum = readonly(sum)
            // sum = shallowReadonly(sum)

            //返回一个对象(常用)
            return {
   
                sum,
                ...toRefs(person)
            }
        }
    }
</script>

结果展示:

image.png

本人其他相关文章链接

1.《vue3第三章》其它 Composition API(不常用,了解即可),包括shallowReactive 与 shallowRef、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等等
2.vue3知识点:shallowReactive 与 shallowRef
3.vue3知识点: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
4.vue3知识点:toRaw 与 markRaw
5.vue3知识点:customRef
6.vue3知识点:provide 与 inject
7.vue3知识点:响应式数据的判断

目录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开发工具 iOS开发 MacOS
基于Vite7.1+Vue3+Pinia3+ArcoDesign网页版webos后台模板
最新版研发vite7+vue3.5+pinia3+arco-design仿macos/windows风格网页版OS系统Vite-Vue3-WebOS。
131 10
|
2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大数据
虚拟列表在Vue3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有哪些?
虚拟列表在 Vue3 中通过仅渲染可视区域内容,显著提升大数据列表性能,适用于 ERP 表格、聊天界面、社交媒体、阅读器、日历及树形结构等场景,结合 `vue-virtual-scroller` 等工具可实现高效滚动与交互体验。
254 1
|
2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UED
除了循环引用,Vue3还有哪些常见的性能优化技巧?
除了循环引用,Vue3还有哪些常见的性能优化技巧?
147 0
|
3月前
|
JavaScript
vue3循环引用自已实现
当渲染大量数据列表时,使用虚拟列表只渲染可视区域的内容,显著减少 DOM 节点数量。
98 0
|
12天前
|
JavaScript
Vue中如何实现兄弟组件之间的通信
在Vue中,兄弟组件可通过父组件中转、事件总线、Vuex/Pinia或provide/inject实现通信。小型项目推荐父组件中转或事件总线,大型项目建议使用Pinia等状态管理工具,确保数据流清晰可控,避免内存泄漏。
118 2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算法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555 0
|
4月前
|
JavaScript UED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
5月前
|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基于 Vue 与 D3 的可拖拽拓扑图技术方案及应用案例解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Vue和D3实现可拖拽拓扑图的技术方案与应用实例。通过Vue构建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结合D3强大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实现了力导向布局、节点拖拽、交互事件等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数据模型设计、拖拽功能实现、组件封装及高级扩展(如节点类型定制、连接样式优化等),并提供了性能优化方案以应对大数据量场景。最终,展示了基础网络拓扑、实时更新拓扑等应用实例,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现思路和实践经验。
544 77
|
3月前
|
JavaScript 安全
在 Vue 中,如何在回调函数中正确使用 this?
在 Vue 中,如何在回调函数中正确使用 this?
108 0
|
3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JavaScript
VTJ.PRO 首发 MasterGo 设计智能识别引擎,秒级生成 Vue 代码
VTJ.PRO发布「AI MasterGo设计稿识别引擎」,成为全球首个支持解析MasterGo原生JSON文件并自动生成Vue组件的AI工具。通过双引擎架构,实现设计到代码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30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引领“设计即生产”新时代。
241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