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容器突然起不来,经定位是容器内无法访问外网了?测试又说没改网络配置,该如何定位网络问题

本文涉及的产品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Serverless 应用引擎免费试用套餐包,4320000 CU,有效期3个月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简介: 本文记录了一次解决前端应用集成到主应用后出现502错误的问题。通过与测试人员的沟通,最终发现是DNS配置问题导致的。文章详细描述了问题的背景、沟通过程、解决方案,并总结了相关知识点和经验教训,帮助读者学习如何分析和定位网络问题。

在工作中、团队协作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集成测试等场景。但是作为偏前端的全栈,锅从天上来,不是你想甩就能甩,尤其面对测试等比较强势的团体(bug创造者),你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冷静的分析。

我会记录一次次的经历,复盘分析和分享,以便大家以后能不背锅而爱工作(#^.^#)

一 上下文环境描述

  • 部署使用docker compose
  • 应用是nodejs app
  • 数据库使用sqlite, prisma引擎
  • 宿主机 ubuntu server,一个远程的虚拟机内
  • 网络环境是内网nat
  • 前端应用使用iframe集成到主应用

二 问题沟通记录

  • 测试:提bug了,升级版本后看不到页面,报502,已截图

image.gif 编辑

  • 我:这关我啥事,我这边都没用到nginx
  • 测试:是你这边的页面打不开!而且是xx提交新版本之后,之前都没问题的
  • 我:那我看看
  • 我:是从jenkins下载的最新archive包吗?
  • 测试:是的啊!你看就是这儿
  • 我:(好像没错)看看你的部署yml文件
  • 测试:就改了个版本号(捣鼓了一阵)
  • 我:那你把版本改回去看看
  • 测试:之前是没问题的
  • 我:先回退看看是不是没问题
  • 测试:奇怪,也报错了(捣鼓一阵)
  • 我:这是网络问题(巴拉巴拉一阵,报错有prisma push的时候,无法访问一个地址)

这时候,锅其实在我们这边了,内网docker部署,按理说,不该还需要访问外网的。但之前不知道这个,心里分析了下,应该是同步schema的时候,命令还是配置不对,但我们可不能认怂,改或者亲自研究可需要不少时间,所以:必须甩出去,然后悄悄改好!

  • 我:你访问下这个网址,curl localhost:3000
  • 测试:连不上 (remote reset, nodejs没跑起来,能脸上才怪)
  • 我:curl一下这个报错的prisma地址
  • 测试:也连不上
  • 我:复制链接,在外面windows跑
  • 测试:可以访问
  • 我:这就是校验版本(我看页面是一个hash值,盲猜是校验hash确定版本完整性的)
  • 测试:该咋办?
  • 我:在里面ping一下baidu
  • 测试:咦,ping不通
  • 我:测试下route
  • 测试:route没问题啊,是xxx.254
  • 我:之前能启动?
  • 测试:是的
  • 我:是不是改什么网络配置了?巴拉巴拉(这时候一定要专业,脱口而出一大堆路由、防火墙、Nat的关键字)
  • 测试:我没改啊
  • 我:那可能是IT改了(反正不是我改的,而且网络都是IT部门控制的)
  • 测试:那这就不好办了,还要测试呢
  • 我:咦,你试着外面ping一下百度,拿到ip再里面ping ip
  • 测试:ip可以通(一通操作)
  • 我:那是dns出问题了
  • 测试:哦,我确实改过一点东西,改了dnsname(说着cat了一个文件)
  • 我:这里配置不对吧(虽然没见过这文件,但是个yml类似的,里面有route字段盲猜是路由配置to-via,还有个nameservices,我看就赔了一个本地的地址)
  • 测试:这是配的ad域得地址
  • 我:还加两行,114.114和8.8
  • 测试:之前也没啊,就把这个默认路由所在ip改成了现在这个
  • 我:先改了试试(我盲猜是因为以前默认路由作为dns服务时,它会把dns请求继续往上抛直到某个默认的DNS去)
  • 测试:好了,可以通了(佩服)
  • 我:那就好,以后改网络配置要注意啊(然后潇洒的走回去了)

三 复盘总结

  1. 先别接锅,没确定是我们的问题,不要假定是我们的问题(哪怕我们也有问题),不然会错过一些额外的原因,毕竟一次获得更多收获更好
  2. 别觉得麻烦,反正都是上班时间,就当离开休息下,毕竟指导人定位问题,比自己一直写代码会轻松一点点,尤其是写太久
  3. 要好好根据场景过一遍相关的知识点,哪怕不是很熟悉,关键字或者它的描述要记得

四 知识点解析

4.1 域名访问都需要DNS解析

       只要是通过非ip使用http,都需要经过dns解析,Domain Name Solve,它类似于一个将域名映射到某个ip地址(http是基于ip协议的,所以发送出去之前需要知道目的地ip)

4.2 DNS解析先经过主机配置的ip映射

       主机一般可以定义dns解析,例如windows的hosts文件,linux一般在/etc/hosts

4.3 DNS其次解析会经过DNS服务器

       如果主机的配置没有包含目标域名,则会请求dns服务器

     

五 DNS服务器配置

5.1 windows

       通过设置-网络和internet-连接界面配置

5.2 CentOS 配置自定义DNS服务器地址

5.2.1  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在CentOS中,DNS服务器地址可以通过修改网络接口配置文件或全局的DNS配置文件来进行。

修改网络接口配置文件(适用于使用NetworkManager的系统):

一般网络配置文件位于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nterface_name>,例如:

sudo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mage.gif

在文件中,找到或添加如下的配置:

DNS1=8.8.8.8 
DNS2=8.8.4.4

image.gif

修改、增删、保存文件并退出。

5.2.2 重启网络服务

为了使更改生效,必须重启网络服务或系统。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

image.gif

或者,针对特定的网络接口重启服务:

sudo ifdown eth0 && sudo ifup eth0

image.gif

5.2.3 验证DNS设置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验证DNS是否配置正确:

cat /etc/resolv.conf

image.gif

5.3 Ubuntu 配置自定义DNS服务器地址

Ubuntu系统上,特别是使用systemd-resolved的版本,可以通过Netplan或直接配置DNS进行设置。

5.3.1  使用Netplan配置(Ubuntu 18.04及以后)

Netplan是Ubuntu的新网络管理工具,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netplan/ 目录下。例如,编辑 50-cloud-init.yaml 文件:

sudo vi /etc/netplan/xxx.yaml

image.gif

在对应的网络接口下,找到 nameservers 部分,修改为你想要的DNS服务器地址:

network:
    version: 2
    ethernets:
        eth0:
            dhcp4: yes
            nameservers:
                addresses:
                    - 8.8.8.8
                    - 8.8.4.4

image.gif

保存并退出后,测试Netplan配置:

sudo netplan try

image.gif

如果没报错就可以应用配置:

sudo netplan apply

image.gif

5.3.2  通过 systemd-resolved 配置(推荐)

对于使用 systemd-resolved 的Ubuntu版本,可以通过 systemd-resolved 进行配置:

编辑 /etc/systemd/resolved.conf 文件:

sudo nano /etc/systemd/resolved.conf

image.gif

找到或取消注释 DNS= 行并添加自定义DNS服务器:

DNS=8.8.8.8 8.8.4.4

image.gif

保存并退出后,重启 systemd-resolved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resolved

image.gif

5.3.3  验证DNS设置

与CentOS类似,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配置是否生效:

cat /etc/resolv.conf

image.gif

如果你使用的是 systemd-resolved,可以使用 systemd-resolve --status 查看详细信息。

六 总结

6.1 修改DNS服务器地址要小心

如果需要指向自定义的域名,若是单个地址,修改hosts文件会更快更稳。指向某个自定义dns服务器时,不要去掉了原来的dns服务器地址,而是添加地址

6.2 url不可达先分析DNS其次是路由

如果不是ip的地址,切勿忘记先检查DNS,哪怕觉得没有改什么

希望从我这次经历,前端想转后端的小伙伴等,能够学会分析和定位网络问题哈。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留言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域名解析 监控 网络协议
21.7K star!再见吧花生壳,没有公网ip,也能搞定所有网络访问!内网穿透神器NPS
“nps”是一款强大的内网穿透工具,支持多种协议与功能。它无需公网IP或复杂配置,可实现远程桌面、文件共享和私有云搭建等。项目采用Go语言开发,具有高性能与轻量级特点,适用于远程办公、物联网管理等场景。其核心亮点包括零配置穿透、多级代理网络、实时流量监控及企业级安全特性。对比同类工具,“nps”在安装复杂度、协议支持和管理界面方面表现优异。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hang-io/nps。
927 12
|
4月前
|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Docker
外部访问容器
外部访问容器
79 1
|
10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中的一种重要机制,用于定义和管理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中的一种重要机制,用于定义和管理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它通过设置一系列规则,控制谁可以访问特定资源、在什么条件下访问以及可以执行哪些操作。ACL 可以应用于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分为标准、扩展、基于时间和基于用户等多种类型,广泛用于企业网络和互联网中,以增强安全性和精细管理。
1465 7
|
7月前
|
安全 程序员 Linux
全球头号勒索软件来袭!即刻严控网络访问
全球头号勒索软件来袭!即刻严控网络访问
|
9月前
|
Kubernetes 网络协议 应用服务中间件
Kubernetes Ingress:灵活的集群外部网络访问的利器
《Kubernetes Ingress:集群外部访问的利器-打造灵活的集群网络》介绍了如何通过Ingress实现Kubernetes集群的外部访问。前提条件是已拥有Kubernetes集群并安装了kubectl工具。文章详细讲解了Ingress的基本组成(Ingress Controller和资源对象),选择合适的版本,以及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载配置文件、部署Nginx Ingress Controller等。此外,还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镜像下载失败的应对措施。最后,通过部署示例应用展示了Ingress的实际使用方法。
291 2
|
10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文件存储
动态DNS(DDNS)技术在当前网络环境中日益重要,它允许使用动态IP地址的设备通过固定域名访问
动态DNS(DDNS)技术在当前网络环境中日益重要,它允许使用动态IP地址的设备通过固定域名访问,即使IP地址变化,也能通过DDNS服务保持连接。适用于家庭网络远程访问设备及企业临时或移动设备管理,提供便捷性和灵活性。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基本的DDNS更新。尽管存在服务可靠性和安全性挑战,DDNS仍极大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1273 6
|
10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定义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定义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ACL 可应用于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通过设定规则控制访问。其类型包括标准、扩展、基于时间和基于用户的ACL,广泛用于企业网络和互联网安全中,以增强安全性、实现精细管理和灵活调整。然而,ACL 也存在管理复杂和可能影响性能的局限性。未来,ACL 将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与其他安全技术结合,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748 4
|
3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容器
Jmeter工具使用:HTTP接口性能测试实战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初步理解如何使用JMeter进行HTTP接口性能测试,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研究更多关于JMeter的内容。记住,只有理解并掌握了这些工具,你才能充分利用它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720 23
|
8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接口测试新选择:Postman替代方案全解析
在软件开发中,接口测试工具至关重要。Postman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产工具的崛起,越来越多开发者转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替代方案——Apifox。它不仅支持中英文切换、完全免费不限人数,还具备强大的可视化操作、自动生成文档和API调试功能,极大简化了开发流程。
|
5月前
|
SQL 安全 测试技术
2025接口测试全攻略:高并发、安全防护与六大工具实战指南
本文探讨高并发稳定性验证、安全防护实战及六大工具(Postman、RunnerGo、Apipost、JMeter、SoapUI、Fiddler)选型指南,助力构建未来接口测试体系。接口测试旨在验证数据传输、参数合法性、错误处理能力及性能安全性,其重要性体现在早期发现问题、保障系统稳定和支撑持续集成。常用方法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及兼容性测试,典型场景涵盖前后端分离开发、第三方服务集成与数据一致性检查。选择合适的工具需综合考虑需求与团队协作等因素。
64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