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实战(一):CIFAR10结合神经网络加载、训练、测试完整步骤

简介: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PyTorch框架,结合CIFAR-10数据集,通过定义神经网络、损失函数和优化器,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

导入模块

#  首先当然肯定要导入torch和torchvision,至于第三个是用于进行数据预处理的模块
import torch
import argparse
import torchvision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导入torch.potim模块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from Model.csp_shufflenetv2 import csp_shufflenet_v2_x1_0

def image_show(images):
    images = images.numpy()
    images = images.transpose((1, 2, 0))
    print(images.shape)
    plt.imshow(images)
    plt.show()

image_show用于后面显示图片

加载CIFAR10

"""""""""""""""数据集加载"""""""""""""""""""""""""""""""""""""""""""""""""""""
#  由于torchvision的datasets的输出是[0,1]的PILImage,所以我们先先归一化为[-1,1]的Tensor
#  首先定义了一个变换transform,利用的是上面提到的transforms模块中的Compose( )
#  把多个变换组合在一起,可以看到这里面组合了ToTensor和Normalize这两个变换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5, 0.5, 0.5), (0.5, 0.5, 0.5))])

# 定义了我们的训练集,名字就叫trainset,至于后面这一堆,其实就是一个类: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 )也是封装好了的
# 如果download为True,就可以直接下载数据集,如果你数据集在root下,那么就设置download为False
# (不翻墙可能会慢一点吧)然后进行变换,可以看到transform就是我们上面定义的transform,数据增强
train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root='./data', train=True,
                                        download=False, transform=transform)
# trainloader其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我们后面就是通过trainloader把数据传入网
# 络,当然这里的trainloader其实是个变量名,可以随便取,重点是他是由后面的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定义的,这个东西来源于torch.utils.data模块,
#  网页链接http://pytorch.org/docs/0.3.0/data.html
train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set, batch_size=16,
                                          shuffle=True, num_workers=2)
# 对于测试集的操作和训练集一样
test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root='./data', train=False,
                                       download=False, transform=transform)
test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estset, batch_size=16,
                                         shuffle=False, num_workers=2)

# 类别信息也是需要我们给定的
classes = ('plane', 'car', 'bird', 'cat',
           'deer', 'dog', 'frog', 'horse', 'ship', 'truck')
"""""""""""""""数据集加载完毕"""""""""""""""""""""""""""""""""""""""""""""""""""""

载入神经网络

这里的类别数要设置的和你载入的数据集类别数一样

"""""""""""""""定义神经网络"""""""""""""""""""""""""""""""""""""""""""""""""""""
model = csp_shufflenet_v2_x1_0(num_classes=10).to(device)
"""""""""""""""神经网络加载完毕"""""""""""""""""""""""""""""""""""""""""""""""""""""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 同样是用到了神经网络工具箱 nn 中的交叉熵损失函数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01, momentum=0.9)  # optim模块中的SGD梯度优化方式---随机梯度下降
"""""""""""""""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加载完毕"""""""""""""""""""""""""""""""""""""""""""""""""""""

开始训练网络

经过前面的数据加载和网络定义后,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Pytorch其实利用的是Autograd模块来进行自动求导,反向传播。
Autograd中最核心的类就是Variable了,它封装了Tensor,并几乎支持所有Tensor的操作

"""""""""""""""训练开始"""""""""""""""""""""""""""""""""""""""""""""""""""""
if args.train:
    for epoch in range(2):  # loop over the dataset multiple times 指定训练一共要循环几个epoch

        running_loss = 0.0  # 定义一个变量方便我们对loss进行输出
        for i, data in enumerate(trainloader, 0):  # 这里我们遇到了第一步中出现的trailoader,代码传入数据
            # enumerate是python的内置函数,既获得索引也获得数据,详见下文
            # get the inputs
            inputs, labels = data  # data是从enumerate返回的data,包含数据和标签信息,分别赋值给inputs和labels

            # wrap them in Variable
            inputs, labels = Variable(inputs), Variable(labels)  # 将数据转换成Variable,第二步里面我们已经引入这个模块
            # 所以这段程序里面就直接使用了,下文会分析
            # zero the parameter gradients
            optimizer.zero_grad()  # 要把梯度重新归零,因为反向传播过程中梯度会累加上一次循环的梯度

            # forward + backward + optimize
            outputs = model(inputs.to(device))  # 把数据输进网络net,这个net()在第二步的代码最后一行我们已经定义了
            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to(device))  # 计算损失值,criterion我们在第三步里面定义了
            loss.backward()  # loss进行反向传播,下文详解
            optimizer.step()  # 当执行反向传播之后,把优化器的参数进行更新,以便进行下一轮
            # print statistics                   # 这几行代码不是必须的,为了打印出loss方便我们看而已,不影响训练过程
            running_loss += loss.item()  # 从下面一行代码可以看出它是每循环0-1999共两千次才打印一次
            if i % 2000 == 1999:  # print every 2000 mini-batches   所以每个2000次之类先用running_loss进行累加
                print('[%d, %5d] loss: %.3f' %
                      (epoch + 1, i + 1, running_loss / 2000))  # 然后再除以2000,就得到这两千次的平均损失值
                running_loss = 0.0  # 这一个2000次结束后,就把running_loss归零,下一个2000次继续使用

    print('Finished Training')
"""""""""""""""训练结束"""""""""""""""""""""""""""""""""""""""""""""""""""""

想要计算各个variable的梯度,只需调用根节点的backward方法,Autograd就会自动沿着整个计算图进行反向计算
而在此例子中,根节点就是我们的loss,所以:

程序中的loss.backward()代码就是在实现反向传播,自动计算所有的梯度。

所以训练部分的代码其实比较简单:
running_loss和后面负责打印损失值的那部分并不是必须的,所以关键行不多,总得来说分成三小节

  • 第一节:把最开始放在trainloader里面的数据给转换成variable,然后指定为网络的输入;
  • 第二节:每次循环新开始的时候,要确保梯度归零
  • 第三节:forward+backward,就是调用我们在第三步里面实例化的net()实现前传,loss.backward()实现后传,每结束一次循环,要确保梯度更新

开始测试

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代码就是先随机读取16张图片,让我们看看这四张图片是什么并打印出相应的label信息,
因为第一步里面设置了是shuffle了数据的,也就是顺序是打乱的,所以各自出现的图像不一定相同,

dataiter = iter(testloader)  # 创建一个python迭代器,读入的是我们第一步里面就已经加载好的testloader
images, labels = dataiter.next()  # 返回一个batch_size的图片,根据第一步的设置,应该是16张
# print images
image_show(torchvision.utils.make_grid(images))  # 展示这四张图片
print('GroundTruth: ', ' '.join(
    '%5s' % classes[labels[j]] for j in range(16)))  # python字符串格式化 ' '.join表示用空格来连接后面的字符串,参考python的join()方法

第二部分
返回了最大的索引,即预测出来的类别。

outputs = model(Variable(images.to(device)))  # 注意这里的images是我们从上面获得的那四张图片,所以首先要转化成variable
_, predicted = torch.max(outputs.data, 1)
# 这个 _ , predicted是python的一种常用的写法,表示后面的函数其实会返回两个值
# 但是我们对第一个值不感兴趣,就写个_在那里,把它赋值给_就好,我们只关心第二个值predicted
# 比如 _ ,a = 1,2 这中赋值语句在python中是可以通过的,你只关心后面的等式中的第二个位置的值是多少
print('Predicted: ', ' '.join('%5s' % classes[predicted[j]] for j in range(16)))  # python的字符串格式化

第三部分

correct = 0  # 定义预测正确的图片数,初始化为0
total = 0  # 总共参与测试的图片数,也初始化为0
for data in testloader:  # 循环每一个batch
    images, labels = data
    images,labels=images.to(device),labels.to(device)
    outputs = model(Variable(images))  # 输入网络进行测试
    _, predicted = torch.max(outputs.data, 1)
    total += labels.size(0)  # 更新测试图片的数量
    correct += (predicted == labels).sum()  # 更新正确分类的图片的数量
print('Accuracy of the network on the 10000 test images: %d %%' % (
        100 * correct / total))  # 最后打印结果

第四部分
来测试一下每一类的分类正确率,也可以在这基础上求map

class_correct = list(0. for i in range(10))  # 定义一个存储每类中测试正确的个数的 列表,初始化为0
class_total = list(0. for i in range(10))  # 定义一个存储每类中测试总数的个数的 列表,初始化为0
for data in testloader:  # 以一个batch为单位进行循环
    images, labels = data
    images,labels=images.to(device),labels.to(device)
    outputs = model(Variable(images))
    _, predicted = torch.max(outputs.data, 1)
    c = (predicted == labels).squeeze()
    for i in range(16):  # 因为每个batch都有4张图片,所以还需要一个16的小循环
        label = labels[i]  # 对各个类的进行各自累加
        class_correct[label] += c[i]
        class_total[label] += 1

totle=[]
for i in range(10):
    # print(int(100 * class_correct[i] / class_total[i]))
    totle.append(int(100 * class_correct[i] / class_total[i]))
    print('Accuracy of %5s : %2d %%' % (
        classes[i], 100 * class_correct[i] / class_total[i]))
print('map:',sum(totle)/len(totle))
"""""""""""""""测试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直接测试的网络架构,并没有训练所以map和各类ap都很低。

目录
相关文章
|
29天前
|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UED
软件测试的艺术:确保质量的实战策略
在软件开发的舞台上,测试是那把确保每个功能如交响乐般和谐奏响的指挥棒。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基本类型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测试策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提升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
|
20天前
|
域名解析 运维 网络协议
网络诊断指南:网络故障排查步骤与技巧
网络诊断指南:网络故障排查步骤与技巧
79 7
|
2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技术
Python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重点讲解了神经网络的基础概念、基本结构、训练过程及优化技巧
本文介绍了Python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重点讲解了神经网络的基础概念、基本结构、训练过程及优化技巧,并通过TensorFlow和PyTorch等库展示了实现神经网络的具体示例,涵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多个应用场景。
48 8
|
1月前
|
JSON Java 测试技术
SpringCloud2023实战之接口服务测试工具SpringBootTest
SpringBootTest同时集成了JUnit Jupiter、AssertJ、Hamcrest测试辅助库,使得更容易编写但愿测试代码。
60 3
|
1月前
|
缓存 测试技术 Apache
告别卡顿!Python性能测试实战教程,JMeter&Locust带你秒懂性能优化💡
告别卡顿!Python性能测试实战教程,JMeter&Locust带你秒懂性能优化💡
52 1
|
1月前
|
前端开发 数据管理 测试技术
前端自动化测试:Jest与Cypress的实战应用与最佳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介绍了前端自动化测试中Jest和Cypress的实战应用与最佳实践。Jest适合React应用的单元测试和快照测试,Cypress则擅长端到端测试,模拟用户交互。通过结合使用这两种工具,可以有效提升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最佳实践包括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结合、快照测试、并行执行、代码覆盖率分析、测试环境管理和测试数据管理。
58 2
|
1月前
|
数据采集 Java API
java怎么设置代理ip:简单步骤,实现高效网络请求
本文介绍了在Java中设置代理IP的方法,包括使用系统属性设置HTTP和HTTPS代理、在URL连接中设置代理、设置身份验证代理,以及使用第三方库如Apache HttpClient进行更复杂的代理配置。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网络请求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3天前
|
监控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postman接口测试工具详解
Postman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API测试工具。通过详细的介绍和实际示例,本文展示了Postman在API测试中的各种应用。无论是简单的请求发送,还是复杂的自动化测试和持续集成,Postman都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Postman,提高API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29 11
|
2月前
|
JSON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测试专项笔记(一): 通过算法能力接口返回的检测结果完成相关指标的计算(目标检测)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通过算法接口返回的目标检测结果来计算性能指标的笔记。它涵盖了任务描述、指标分析(包括TP、FP、FN、TN、精准率和召回率),接口处理,数据集处理,以及如何使用实用工具进行文件操作和数据可视化。文章还提供了一些Python代码示例,用于处理图像文件、转换数据格式以及计算目标检测的性能指标。
74 0
测试专项笔记(一): 通过算法能力接口返回的检测结果完成相关指标的计算(目标检测)
|
3月前
|
移动开发 JSON Java
Jmeter实现WebSocket协议的接口测试方法
WebSocket协议是HTML5的一种新协议,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全双工通信。通过简单的握手动作,双方可直接传输数据。其优势包括极小的头部开销和服务器推送功能。使用JMeter进行WebSocket接口和性能测试时,需安装特定插件并配置相关参数,如服务器地址、端口号等,还可通过CSV文件实现参数化,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262 7
Jmeter实现WebSocket协议的接口测试方法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