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2019年SSD和DRAM的价格将下崩

简介:

在硬盘打败磁盘的年代,PC电脑销量节节攀升。但闪存的出现让硬盘败下阵来,催生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PC电脑要想绝处逢生,必然也要改变其装备组件,所以,近些年来,一些PC电脑逐步开始使用闪存芯片,价格也不断上涨。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闪存具备超高速度的稿性能的同时,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就算闪存有着众多的优势强点,却也并没有将硬盘HDD完全毁灭。比如希捷、西部数据等存储厂商仍然发布很多款大容量的硬盘。

一直以来,存储圈内都有这样几种说法:《闪存取代传统机械硬盘将指日可待?》、《SSD走下高端向主流?》、《闪存将成未来存储发展趋势》等等,在众说纷纭中,毫无疑问,大家对闪存都寄予厚望,甚至一些业内专业人士预测,当闪存SSD的价格能够和硬盘HDD的价格平起平坐时,闪存必将取代HDD取代存储市场。

近两年来,闪存不断降价的现象似乎让这种预言更接近现实,人们对于HDD还能有多久时间与SSD价格持平都充满了期待。近日,外媒的一篇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文章中对于这种预测进行了证实。

根据外媒资料显示,Gartner半导体研究总监on Erensen预测:2018年,SSD内存和NAND闪存的价格将开始逐渐下滑。但是,在2019年,价格将大幅下滑。

Gartner预测,2019年SSD和DRAM的价格将崩溃

同时,PC和移动设备的价格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Erensen表示,现在预测NAND和DRAM价格下崩对PC和移动设备的确切影响为时尚早。

如果价格下降,互联网用户可以在现成的时间内获取元件并在家中构建个人电脑。但是,预制设备的价格最终取决于PC制造商如何利用更便宜的组件定价节省成本。

PC和移动设备的价格有可能回落,这已经是十多年来的大趋势。但是一些公司可能选择利润而不是将储蓄转移给买家,就像苹果路数一样。

还有一种可能:移动设备和PC价格也可能保持高位,但是买家应该获得更多的套餐选择。对于相同的价格,服务器本身将会拥有更多的内存,更多的存储和更高分辨率的屏幕。

根据Gartner的说法,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PC 、DRAM价格翻了一番。一个4GB的内存从去年中的12.50美元上涨到25美元。随着NAND闪存价格的上涨,SSD的每千兆字节成本以惊人的速度上涨。 Gartner预测,NAND闪存和DRAM的定价将在本季度达到顶峰。

Gartner的预测与联想公司的规划不谋而合,联想已重新考虑高端个人电脑的定价。 HP已经设法吸收了更高元件的成本,但是该公司正在转向高价位产品,试图选择盈利而不是数量, HP公司个人系统业务总裁Ron Coughlin表示。

据了解,当供应商开始在产品中设置更大的内存和存储时,DRAM和NAND闪存的供应量就会上升。比如苹果公司为Mac,iPhone和iPad增加了更多的内存和存储空间。像三星等其他厂商就是这样,而一个版本的即将推出的Galaxy S8 +手机将拥有128GB的存储容量和6GB的内存,这些笔记本电脑与许多薄型笔记本电脑相匹配。

此外,虚拟现实和游戏等应用正在促使厂商向设备添加更多的存储和RAM。一个稳定的PC市场也在推动对DRAM和SSD的需求。

Erensen进一步指出,手机,个人电脑和IoT物联网设备也在生成更多的数据,从而在存储云数据的服务器中对闪存的需求增加。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也引发了对数据中心更多内存和存储的需求。

因此,需求的增长导致RAM和存储的最终短缺,从而使得制造商和供应商有较高利益所得。但是,高需求将最终促使制造商提高工厂的产能以产生更多的内存和存储空间。 Gartner预测,到2019年,市场将充斥着DRAM和NAND闪存,价格将会下降。

根据以往的经验而言,DRAM和NAND闪存供应商每隔几年的一个周期,这使得市场极度波动。 2011年DRAM价格暴跌,电力供需过剩,PC需求放缓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

Erensen表示,从2014年开始,中国市场将在未来十年内花费1500亿美元来扩大其半导体容量。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武汉长江芯片公司,以加速存储器国有化更证实了这一点,未来,中国制造的闪存和内存芯片可能会在全球泛滥,价格可能会下降。在中国半导体市场保证供应的同时,并在使得全球规模迅速增长。

目录
相关文章
|
XML 安全 网络协议
netconf简介
netconf简要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Cloud Native
开源聚合平台 Websoft9:开源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企业的基础
Websoft9作为全球领先的开源聚合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通过开源软件实现数字化转型。其AI驱动的开源操作系统破解技术鸿沟,提供智能选型、云原生部署和智能运维三大引擎,降低企业成本并提升效率。某跨境电商案例显示,Websoft9帮助其实现建站、数据分析、智能客服及ERP升级等全面优化。平台将企业IT投入降至$99/月起,应用上线周期缩短至72小时,系统可用性达99.95% SLA保障。
190 2
开源聚合平台 Websoft9:开源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企业的基础
|
6月前
|
存储 监控 物联网
RFID仓储管理几大核心要素
RFID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多个核心要素实现智能化管理。其中包括RFID标签选型,根据物品特性选择适合的标签类型;RFID读写器选型,合理布局以覆盖关键区域;中间件处理数据,提升系统兼容性;仓储管理系统(WMS)实时监控库存与作业调度;人员培训确保规范操作。该系统在入库、出库、盘点等环节减少人工失误,降低成 本,提高效率,推动仓储管理向自动化、数字化转型。
|
缓存 开发工具 git
Docker 从构建开始导出一个镜像
docker build [OPTIONS] PATH | URL | -
509 1
|
存储 物联网 关系型数据库
PolarDB在物联网(IoT)数据存储中的应用探索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海量设备数据对数据库提出实时高效存储处理的新要求。PolarDB作为阿里云的高性能云数据库,展现了其在IoT数据存储领域的潜力。面对IoT数据的规模、实时性和多样性挑战,PolarDB凭借分布式架构,实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支持动态扩展和冷热数据分层存储,满足IoT数据实时写入、查询及管理需求,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350 1
|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Python
提升办公生产力工具——AI数据分析应用小浣熊
办公小浣熊广泛应用于日常数据分析、财务分析、商业分析、销售预测、市场分析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提升办公生产力工具——AI数据分析应用小浣熊
|
弹性计算 大数据 测试技术
阿里云8核16G云服务器并发承载量多少?2024年阿里云8核16G云服务器测评
阿里云8核16G云服务器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内存带宽,可以满足多个应用程序的同时运行和访问需求。阿里云8核16G云服务器的并发承载量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服务器配置、网络环境、应用程序的架构和优化等。选择云服务器时,除了考虑服务器的性能表现,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技术支持、价格等。因此,建议在购买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测试,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云服务器。
|
存储 监控 测试技术
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
作为质量保障,在稳定性测试方面的探索也在不断演化。记得两年前我们做稳定性测试还是基于恒定的压力,7*24小时长时间运行,关注的指标无非是吞吐量TPS的抖动、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种资源是否泄露。稳定性测试的场景设计简单,和线上实际运行有较大的出入。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稳定性测试发现的问题比较有限,做完之后仍然没有特别大的信心
1938 0
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
|
存储 运维 监控
OSS生命周期管理与访问行为分析实践
认证考试:OSS生命周期管理与访问行为分析实践
|
SQL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java.sql.SQLTimeoutException: ORA-01013: 用户请求取消当前的操作
java.sql.SQLTimeoutException: ORA-01013: 用户请求取消当前的操作
692 0
java.sql.SQLTimeoutException: ORA-01013: 用户请求取消当前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