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SGD算法解析

简介: SGD(随机梯度下降)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特别适用于大数据集和在线学习。与批量梯度下降不同,SGD每次仅使用一个样本来更新模型参数,提高了训练效率。本文介绍了SGD的基本步骤、Python实现及PyTorch中的应用示例。

关注B站可以观看更多实战教学视频:肆十二-的个人空间-肆十二-个人主页-哔哩哔哩视频 (bilibili.com)

SGD,即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是机器学习中用于优化目标函数的迭代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大数据集和在线学习场景中。与传统的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不同,SGD在每一步中仅使用一个样本来计算梯度并更新模型参数,这使得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更加高效。

SGD算法的基本步骤

  1. 初始化参数:选择初始参数值,可以是随机的或者基于一些先验知识。
  2. 随机选择样本: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一个样本。
  3. 计算梯度:计算损失函数关于当前参数的梯度。
  4. 更新参数:沿着负梯度方向更新参数。
  5. 重复:重复步骤2-4,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或损失函数的改变小于某个阈值)。

SGD的Python代码示例:

python实现

假设我们要使用SGD来优化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import numpy as np  

# 目标函数(损失函数)和其梯度  
def loss_function(w, b, x, y):  
    return np.sum((y - (w * x + b)) ** 2) / len(x)  

def gradient_function(w, b, x, y):  
    dw = -2 * np.sum((y - (w * x + b)) * x) / len(x)  
    db = -2 * np.sum(y - (w * x + b)) / len(x)  
    return dw, db  

# SGD算法  
def sgd(x, y, learning_rate=0.01, epochs=1000):  
    # 初始化参数  
    w = np.random.rand()  
    b = np.random.rand()  

    # 存储每次迭代的损失值,用于可视化  
    losses = []  

    for i in range(epochs):  
        # 随机选择一个样本(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实际进行随机选择,而是使用了整个数据集。在大数据集上,你应该随机选择一个样本或小批量样本。)  
        # 注意:为了简化示例,这里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是批量梯度下降。在真正的SGD中,你应该在这里随机选择一个样本。  

        # 计算梯度  
        dw, db = gradient_function(w, b, x, y)  

        # 更新参数  
        w = w - learning_rate * dw  
        b = b - learning_rate * db  

        # 记录损失值  
        loss = loss_function(w, b, x, y)  
        losses.append(loss)  

        # 每隔一段时间打印损失值(可选)  
        if i % 100 == 0:  
            print(f"Epoch {i}, Loss: {loss}")  

    return w, b, losses  

# 示例数据(你可以替换为自己的数据)  
x = np.array([1, 2, 3, 4, 5])  
y = np.array([2, 4, 6, 8, 10])  

# 运行SGD算法  
w, b, losses = sgd(x, y)  
print(f"Optimized parameters: w = {w}, b = {b}")

解析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损失函数和它的梯度。对于线性回归,损失函数通常是均方误差。
  • sgd函数实现了SGD算法。它接受输入数据x和标签y,以及学习率和迭代次数作为参数。
  •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计算损失函数关于参数wb的梯度,并使用这些梯度来更新参数。
  • 我们还记录了每次迭代的损失值,以便稍后可视化算法的收敛情况。
  • 最后,我们打印出优化后的参数值。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还需要使用这些参数来对新数据进行预测。

在PyTorch中,SGD(随机梯度下降)是一种基本的优化器,用于调整模型的参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下面是torch.optim.SGD的参数解析和一个简单的用例。

SGD的Pytorch代码示例:

参数解析

torch.optim.SGD的主要参数如下:

  1. params (iterable):待优化的参数,或者是定义了参数的模型的迭代器。
  2. lr (float):学习率。这是更新参数的步长大小。较小的值会导致更新更精细,而较大的值可能会导致训练过程不稳定。这是SGD优化器的一个关键参数。
  3. momentum (float, optional):动量因子 (default: 0)。该参数加速了SGD在相关方向上的收敛,并抑制了震荡。
  4. dampening (float, optional):动量的抑制因子 (default: 0)。增加此值可以减少动量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参数的使用较少。
  5. weight_decay (float, optional):权重衰减 (L2 penalty) (default: 0)。通过向损失函数添加与权重向量平方成比例的惩罚项,来防止过拟合。
  6. nesterov (bool, optional):是否使用Nesterov动量 (default: False)。Nesterov动量是标准动量方法的一个变种,它在计算梯度时使用了未来的近似位置。

用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SGD优化器的简单例子: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定义一个简单的模型  
model = nn.Sequential(  
    nn.Linear(10, 5),  
    nn.ReLU(),  
    nn.Linear(5, 2),  
)  

# 定义损失函数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 定义优化器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momentum=0.9, weight_decay=0.001)  

# 假设有输入数据和目标  
input_data = torch.randn(1, 10)  
target = torch.tensor([1])  

# 训练循环(这里只展示了一次迭代)  
for epoch in range(1):  # 通常会有多个 epochs  
    # 前向传播  
    output = model(input_data)  

    # 计算损失  
    loss = criterion(output, target)  

    # 反向传播  
    optimizer.zero_grad()  # 清除之前的梯度  
    loss.backward()  # 计算当前梯度  

    # 更新参数  
    optimizer.step()  # 应用梯度更新  

    # 打印损失  
    print(f'Epoch {epoch+1}, Loss: {loss.item()}')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SGD优化器来更新模型的参数。在训练循环中,我们执行了前向传播来计算模型的输出,然后计算了损失,通过调用loss.backward()执行了反向传播来计算梯度,最后通过调用optimizer.step()更新了模型的参数。在每次迭代开始时,我们使用optimizer.zero_grad()来清除之前累积的梯度,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PyTorch默认会累积梯度。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从零掌握贪心算法Java版:LeetCode 10题实战解析(上)
在算法世界里,有一种思想如同生活中的"见好就收"——每次做出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达成全局最优。这种思想就是贪心算法,它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解决最优问题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并通过10道LeetCode经典题目实战演练,带你掌握这种"步步为营"的解题思维。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短视频推荐看似“读心”,实则依赖双塔推荐系统:用户塔与物品塔分别将行为与内容编码为向量,通过相似度匹配实现精准推送。本文解析其架构原理、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揭秘抖音等平台如何用AI抓住你的注意力。
553 7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动态规划算法深度解析:0-1背包问题
0-1背包问题是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在给定物品重量和价值及背包容量限制下,选取物品使得总价值最大化且每个物品仅能被选一次。该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通过构建二维状态表dp[i][j]记录前i个物品在容量j时的最大价值,利用状态转移方程避免重复计算子问题,从而高效求解最优解。
441 1
|
2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该Java代码基于贪心算法求解分数背包问题,通过按单位价值降序排序,优先装入高价值物品,并支持部分装入。核心包括冒泡排序优化、分阶段装入策略及精度控制,体现贪心选择性质,适用于可分割资源的最优化场景。
256 1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蒋星熠Jaxonic是一位深耕智能优化算法领域多年的技术探索者,专注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研究与应用。他深入剖析了PSO的数学模型、核心公式及实现方法,并通过大量实践验证了其在神经网络优化、工程设计等复杂问题上的卓越性能。本文全面展示了PSO的理论基础、改进策略与前沿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技术指南。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算法
遗传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摘要 遗传算法(GA)作为一种受生物进化启发的优化算法,在复杂问题求解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GA的核心理论、实现细节和应用经验。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机制,利用选择、交叉、变异三大操作在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与梯度下降等传统方法相比,GA不依赖目标函数的连续性或可微性,特别适合处理离散优化、多目标优化等复杂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染色体编码、适应度函数设计、遗传操作实现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了Python代码实现示例。实践表明,GA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平衡探索与开发,通过精心调参维持种群多样性同时确保收敛效率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467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简要解析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基于Transformer架构,以自注意力机制为核心,通过Q、K、V矩阵动态捕捉序列内部关系。多头注意力增强模型表达能力,位置编码(如RoPE)解决顺序信息问题。Flash Attention优化计算效率,GQA平衡性能与资源消耗。训练上,DPO替代RLHF提升效率,MoE架构实现参数扩展,Constitutional AI实现自监督对齐。整体技术推动模型在长序列、低资源下的性能突破。
376 8
|
2月前
|
算法 API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度解析京东图片搜索API:从图像识别到商品匹配的算法实践
京东图片搜索API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支持通过上传图片或图片URL搜索相似商品,提供智能匹配、结果筛选、分页查询等功能。适用于比价、竞品分析、推荐系统等场景。支持Python等开发语言,提供详细请求示例与文档。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DQN实现避障控制】使用Pytorch框架搭建神经网络,基于DQN算法、优先级采样的DQN算法、DQN + 人工势场实现避障控制研究(Matlab、Python实现)
【DQN实现避障控制】使用Pytorch框架搭建神经网络,基于DQN算法、优先级采样的DQN算法、DQN + 人工势场实现避障控制研究(Matlab、Python实现)
13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