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常量的定义和使用const,const特性“隐式重复前一个表达式”,以及iota枚举常量的使用

简介: 这篇文章介绍了Go语言中使用`const`定义常量的方法,包括常量的特性“隐式重复前一个表达式”,以及如何使用`iota`实现枚举常量的功能。

Go常量const

Go语言中的const整合了C语言中的宏定义常量,const只读变量枚举变量

  1. 绝大多数情况下,Go常量在声明时,并不显示的指定类型
  2. Go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变量间的运算时不支持隐式的类型转换,必须进行显示的类型转换。
  3. Go的无类型常量,拥有字面量的特性。该特性使得无类型常量在参与变量赋值和计算过程中,无需显示的进行类型转换

无类型常量使得go在处理表达式混合数据类型运算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Go中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定义格式:

const (
    常量名 =......
)

在const代码块中进行对常量的声明,一般使用时,多数使用无类型常量定义。

例如,定义两个无类型常量,在使用时会自动进行类型的隐式转换,很方便: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在const代码块中进行常量的声明定义
const (
    a = 10
    b = 33.3
)

func main() {
   
    var number1 int = a
    var number2 float32 = a + b // 转换成为 float32 数据类型
    fmt.Println(number1, number2)// 10 43.3
    fmt.Printf("%T\n%T\n",number1,number2)// int  float32
}

无类型常量是Go语言推荐的最佳实践,它拥有和字面值一样的灵活性,可以直接用于更多的表达式而不需要显示的进行类型转换。

Go特性const,“隐式重复前一个表达式”

在Go的const语法中,提供了一个“隐式重复前一个表达式”的机制。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const(
    blue = 1
    yellow 
    green 
    blank
)

func main(){
   
    fmt.Printf("%d\t%d\t%d\t%d\t",blue,yellow,green,blank)
    \\ 1       1       1       1
}

可以很神奇的发现,在const定义的常量中,如果没有确切的赋值,则会隐式的重复前一个表达式的机制。如上面,我们将blue初始化为1,后续的常量初值并不进行初始化,则其余常量值都会变为1(隐式的重复前一个表达式的机制)。这个机制在iota实现枚举常量中十分常用。

iota 实现枚举常量

iota是Go提供的一个预定义标识符,它在const声明块中每个常量所处位置在块中的偏移,每一行的iota自身都是一个无类型常量,可以像无类型常量那样自动参与不同类型的求值过程,而无须对其进行显示的类型转换。

例如: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使用iota实现go语言中的枚举常量enum
const (
    n1 = 1 << iota
    n2
    n3
    n4 = iota
)

func main() {
   
    fmt.Printf("%d\t%d\t%d\t%d\t", n1, n2, n3, n4)
    // 1       2       4       3
}

分析一波上面的代码:

  1. n1 = 1<<iota时,n1=1,iota=0
  2. n2时,由于在const中定义,若未初始化常量值,则会隐式的重复前一个表达式,则n2 =1<<iota,此时n2=2,iota=1(偏移量为1)
  3. n3时,与n2一致(隐式的重复前一个表达式),n3=2<<iota,n3=4,iota=2
  4. n4=iota,此时iota的偏移量为4,则n4=4

iota 使得 Go在定义枚举常量时十分灵活和方便:

  1. iota预定义标识符可以更为灵活的形式为枚举常量赋值

  2. Go的枚举常量不限定于整数值,也可以定义浮点型的枚举常量

  3. iota使得维护枚举常量列表更为容易(对比一下传统的常量列表定义和使用iota的const常量定义

    // 不使用iota的传统枚举常量定义
    const(
        n1 = 1
        n2 = 2
        n3 = 3
        n4 = 4
    )
    // 使用iota的枚举常量定义
    const(
        _ = iota
        n1 
        n2
        n3
        n4
    )
    

    当我们需要为常量列表中添加某一个常量时,如果使用第一种传统的方式定义,则需要手动的进行定义和赋值(同时你也需要观察旧的枚举列表,从而对新添加的常量进行赋值),而使用第二种iota时,则可以很灵活的自由添加。

  4. 使用有类型枚举常量保证类型安全。


相关文章
|
2月前
|
Go 开发者
运算符与表达式 -《Go语言实战指南》
本章全面介绍Go语言中的运算符及其使用方法。内容涵盖算术、赋值、比较、逻辑、位运算符等类型,结合示例解析其功能与应用场景。此外,还详细说明了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规则,并强调通过括号提升代码可读性。最后指出Go不支持运算符重载,位运算适用于性能优化场景,帮助开发者高效掌握表达式构建技巧。
|
2月前
|
Go 容器
Go语言变量与常量 -《Go语言实战指南》
本章详细介绍了Go语言中变量与常量的基础知识。变量支持多种声明方式,包括标准声明、类型推导和短变量声明等,未初始化的变量会自动赋零值。常量在声明时必须赋值,且运行时不可更改,支持使用`iota`实现枚举。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变量可变而常量不可变,变量有零值而常量必须初始化。此外,还强调了`:=`的使用限制及代码整洁性要求,并通过实践示例巩固理解。掌握这些内容是学好Go语言的关键基础。
|
3月前
|
算法 Go
【LeetCode 热题100】深入理解二叉树结构变化与路径特性(力扣104 / 226 / 114 / 543)(Go语言版)
本博客深入探讨二叉树的深度计算、结构变换与路径分析,涵盖四道经典题目:104(最大深度)、226(翻转二叉树)、114(展开为链表)和543(二叉树直径)。通过递归与遍历策略(前序、后序等),解析每题的核心思路与实现方法。结合代码示例(Go语言),帮助读者掌握二叉树相关算法的精髓。下一讲将聚焦二叉树构造问题,欢迎持续关注!
89 10
|
5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Go
Go 1.24.0 重磅发布:新特性、新工具,开发者必看!
`Go 1.24.0` 已正式发布,带来诸多改进和新特性。语言层面上,泛型类型别名现已被完全支持;性能方面,通过优化 `map` 实现和内存分配,减少了 2-3% 的 CPU 开销;工具链新增模块工具依赖跟踪及测试分析器;标准库增加了弱引用包、FIPS 140-3 合规机制等;WebAssembly 支持也得到了增强。快来下载体验吧!
261 7
|
8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Go
go语言中的变量、常量、数据类型
【11月更文挑战第3天】
87 9
|
8月前
|
Go
go语言的复数常量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99 6
|
8月前
|
Go
go语言的浮点型常量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110 4
|
5月前
|
编译器 Go
揭秘 Go 语言中空结构体的强大用法
Go 语言中的空结构体 `struct{}` 不包含任何字段,不占用内存空间。它在实际编程中有多种典型用法:1) 结合 map 实现集合(set)类型;2) 与 channel 搭配用于信号通知;3) 申请超大容量的 Slice 和 Array 以节省内存;4) 作为接口实现时明确表示不关注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空结构体作为字段时可能会因内存对齐原因占用额外空间。建议将空结构体放在外层结构体的第一个字段以优化内存使用。
|
5月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监控局域网其他电脑:Go 语言迪杰斯特拉算法的高效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监控局域网成为网络管理与安全防护的关键需求。本文探讨了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在监控局域网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最短路径优化数据传输和故障检测。文中提供了使用Go语言实现的代码例程,展示了如何高效地进行网络监控,确保局域网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迪杰斯特拉算法能减少传输延迟和带宽消耗,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适用于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和维护。
|
25天前
|
开发框架 JSON 中间件
Go语言Web开发框架实践:路由、中间件、参数校验
Gin框架以其极简风格、强大路由管理、灵活中间件机制及参数绑定校验系统著称。本文详解其核心功能:1) 路由管理,支持分组与路径参数;2) 中间件机制,实现全局与局部控制;3) 参数绑定,涵盖多种来源;4) 结构体绑定与字段校验,确保数据合法性;5) 自定义校验器扩展功能;6) 统一错误处理提升用户体验。Gin以清晰模块化、流程可控及自动化校验等优势,成为开发者的优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