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全解析:负载均衡算法

本文涉及的产品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本文介绍了负载均衡的两种方式:集中式负载均衡和进程内负载均衡,以及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随机、源地址哈希、加权轮询、加权随机和最小连接数等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算法

集中式负载均衡

在服务的消费方和提供方之间使用独立的LB设施(可以是硬件,如F5,也可以是软件,如Nginx),由该设施负责把访问请求通过某种策略转发至服务的提供方

进程内负载均衡

将LB逻辑集成到消费方,消费方从服务注册中心获知有哪些地址可用,然后自己再从这些地址中选择出一个合适的服务器,如ribbon

算法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有以下几种

轮询(Round Robin)法,轮询很容易理解,将请求按顺序轮流的分配到后端服务器上,它均衡的对待后端每一台服务器,而不关心服务器实际的连接数和当前的系统负载。

随机(Random)法,通过系统随机函数,根据后端服务器列表的大小值,来随机选取其中一台进行访问,由概率统计的理论可以得知,随着调用量的增大,其实际效果越来越接近于平均分配流量到每一台后端服务器,也就是轮询的效果。

源地址哈希(Hash)法,源地址哈希的思想是获取客户端访问的ip地址值,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一个数值,用该数值对服务器列表的大小进行取模运算,得到的结果便是要访问的服务器的序号。采用哈希法进行负载均衡,同一ip地址的客户端,当后端服务器列表不变的时候,它每次都会被映射到同一台后端服务器进行访问。

加权轮询(Weight Round Robin)法,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可能机器的配置和系统当前的负载并不相同,因此他们抗压能力也不尽相同,给配置高负载低的机器配置更高的权重,让其处理更多的请求,而低配置负载高的机器,则给其分配较低的权重,降低其系统负载,加权轮询能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并将请求顺序且按照权重分配到后端

加权随机(Weight Random)法,与加权轮询法类似,加权随机法也根据后端服务器不同的配置和负载情况,配置不同的权重,不同的是,其实按照权重来随机选取服务器,而非顺序。

最小连接数(Least Connections)法,最小连接数算法比较灵活和智能,由于后端服务器配置不尽相同,对于请求的处理有快有慢,它正是根据后端服务器当前的连接情况,动态的选取其中一台当前积压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来处理当前请求,尽可能的提高后端服务器的利用效率,将负载合理的分流到每一台机器。


转载来源:https://juejin.cn/post/7410624782419492918

目录
打赏
0
1
2
1
185
分享
相关文章
.NET 平台 SM2 国密算法 License 证书生成深度解析
授权证书文件的后缀通常取决于其编码格式和具体用途。本文档通过一个示例程序展示了如何在 .NET 平台上使用国密 SM2 算法生成和验证许可证(License)文件。该示例不仅详细演示了 SM2 国密算法的实际应用场景,还提供了关于如何高效处理大规模许可证文件生成任务的技术参考。通过对不同并发策略的性能测试,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优化许可证生成流程,以满足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需求。 希望这段描述更清晰地传达了程序的功能和技术亮点。
131 13
.NET 平台 SM2 国密算法 License 证书生成深度解析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使用slf4j进行日志记录—— logback.xml 配置文件解析
本文解析了 `logback.xml` 配置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日志输出格式、存储路径、控制台输出及日志级别等关键配置。通过定义 `LOG_PATTERN` 和 `FILE_PATH`,设置日志格式与存储路径;利用 `<appender>` 节点配置控制台和文件输出,支持日志滚动策略(如文件大小限制和保存时长);最后通过 `<logger>` 和 `<root>` 定义日志级别与输出方式。此配置适用于精细化管理日志输出,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76 1
|
11天前
|
基于 C# 的内网行为管理软件入侵检测算法解析
当下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内网行为管理软件已成为企业维护网络安全、提高办公效率的关键工具。它宛如一位恪尽职守的网络守护者,持续监控内网中的各类活动,以确保数据安全及网络稳定。在其诸多功能实现的背后,先进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究一种应用于内网行为管理软件的 C# 算法 —— 基于二叉搜索树的入侵检测算法,并借助具体代码例程予以解析。
25 4
JS数组操作方法全景图,全网最全构建完整知识网络!js数组操作方法全集(实现筛选转换、随机排序洗牌算法、复杂数据处理统计等情景详解,附大量源码和易错点解析)
这些方法提供了对数组的全面操作,包括搜索、遍历、转换和聚合等。通过分为原地操作方法、非原地操作方法和其他方法便于您理解和记忆,并熟悉他们各自的使用方法与使用范围。详细的案例与进阶使用,方便您理解数组操作的底层原理。链式调用的几个案例,让您玩转数组操作。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26天前
|
关于员工上网监控系统中 PHP 关联数组算法的学术解析
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员工上网监控系统是维护信息安全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工具。PHP 中的关联数组凭借其灵活的键值对存储方式,在记录员工网络活动、管理访问规则及分析上网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关联数组,系统能高效记录每位员工的上网历史,设定网站访问权限,并统计不同类型的网站访问频率,帮助企业洞察员工上网模式,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从而保障信息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
33 7
内网桌面监控软件深度解析:基于 Python 实现的 K-Means 算法研究
内网桌面监控软件通过实时监测员工操作,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并提升效率。本文深入探讨K-Means聚类算法在该软件中的应用,解析其原理与实现。K-Means通过迭代更新簇中心,将数据划分为K个簇类,适用于行为分析、异常检测、资源优化及安全威胁识别等场景。文中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实现K-Means算法,并模拟内网监控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53 10
探秘员工泄密行为防线:基于Go语言的布隆过滤器算法解析
在信息爆炸时代,员工泄密行为对企业构成重大威胁。本文聚焦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这一高效数据结构,结合Go语言实现算法,帮助企业识别和预防泄密风险。通过构建正常操作“指纹库”,实时监测员工操作,快速筛查可疑行为。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布隆过滤器检测异常操作,并提出优化建议,如调整参数、结合日志分析系统等,全方位筑牢企业信息安全防线,守护核心竞争力。
|
2月前
|
Spring底层架构核心概念解析
理解 Spring 框架的核心概念对于开发和维护 Spring 应用程序至关重要。IOC 和 AOP 是其两个关键特性,通过依赖注入和面向切面编程实现了高效的模块化和松耦合设计。Spring 容器管理着 Beans 的生命周期和配置,而核心模块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支持。通过全面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 Spring 框架开发企业级应用。
98 18
基于 Go 语言的公司内网管理软件哈希表算法深度解析与研究
在数字化办公中,公司内网管理软件通过哈希表算法保障信息安全与高效管理。哈希表基于键值对存储和查找,如用户登录验证、设备信息管理和文件权限控制等场景,Go语言实现的哈希表能快速验证用户信息,提升管理效率,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30 0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