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多模态智能体基准测试来了!但全班第一只考了35.26分

简介: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近日,Tianqi Xu等研究者在arXiv发布了题为《CRAB: Cross-environment Agent Benchmark for Multimodal Language Model Agents》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体基准测试框架CRAB,旨在解决现有MLM智能体交互环境基准测试的局限性。CRAB支持跨环境任务,提供细粒度评价方法及高效的任务构建机制,并包含100个跨平台任务的Crab Benchmark-v0。实验结果显示,GPT-4o单智能体在该基准测试中表现最佳,任务完成率达35.26%。CRAB为未来跨环境智能体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日,一篇名为《CRAB: Cross-environment Agent Benchmark for Multimodal Language Model Agents》的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论文由Tianqi Xu、Linyao Chen、Dai-Jie Wu等多位作者共同完成,并已发布在arXiv上。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自主智能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智能体通常需要具备多模态语言模型(MLMs)的能力,以便在自然语言描述的任务中,与GUI环境(如网站、桌面电脑或移动设备)进行交互。

然而,现有的针对MLM智能体的交互环境基准测试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它们往往只关注单一环境,缺乏跨环境的通用性。其次,这些基准测试缺乏详细和通用的评价方法,难以全面评估智能体的性能。最后,构建任务和评估器的过程也相对复杂,限制了基准测试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们提出了CRAB,这是一种全新的智能体基准测试框架,旨在支持跨环境任务,并提供了一种基于图的细粒度评价方法和高效的任务与评估器构建机制。

CRAB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1. 跨环境支持:CRAB是第一个专为支持跨环境任务而设计的智能体基准测试框架。它能够处理多种设备和环境,包括计算机桌面和移动设备,并且可以轻松扩展到任何具有Python接口的环境。

  2. 细粒度评价方法:CRAB采用了一种基于图的细粒度评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智能体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这种方法能够捕捉到智能体行为的细节,从而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3. 高效的任务与评估器构建机制:CRAB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机制,用于构建任务和评估器。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设计和添加新的任务,同时也提高了评估过程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4. 丰富的任务集:利用CRAB框架,作者们开发了一个名为Crab Benchmark-v0的跨平台基准测试集,其中包含了100个在计算机桌面和移动设备环境中的任务。这个丰富的任务集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测试平台,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智能体的性能。

为了验证CRAB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作者们使用四种先进的MLM智能体,在不同的单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配置下,对Crab Benchmark-v0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GPT-4o的单智能体在任务完成率上表现最好,达到了35.26%。这个结果虽然看起来并不高,但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任务的复杂性:Crab Benchmark-v0中的任务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领域和难度级别,有些任务对于人类来说也具有挑战性。因此,智能体能够达到35.26%的完成率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2. 智能体的能力限制:目前的MLM智能体在处理跨环境任务时还存在一些能力上的局限性,如对环境的理解能力、操作的准确性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智能体的性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基准测试的价值:CRAB作为一个全新的智能体基准测试框架,其价值不仅在于评估现有智能体的性能,更在于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和方向。通过不断完善和扩展CRAB,我们可以期待在跨环境智能体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7.01511

目录
相关文章
|
监控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掌握跨平台测试策略:确保应用的无缝体验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在多元化设备和操作系统的今天,跨平台测试策略成为确保应用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本文探讨了跨平台测试的重要性、核心优势及实施步骤,涵盖Web、移动和桌面应用的测试方法,帮助开发者提高应用的无缝体验。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ACL杰出论文奖:GPT-4V暴露致命缺陷?JHU等发布首个多模态ToM 测试集,全面提升大模型心智能力
【10月更文挑战第6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提出了一项荣获ACL杰出论文奖的研究,旨在解决大模型在心智理论(ToM)上的不足。他们发布了首个MMToM-QA多模态ToM测试集,并提出BIP-ALM方法,从多模态数据中提取统一表示,结合语言模型进行贝叶斯逆规划,显著提升了模型的ToM能力。这一成果为机器与人类自然交互提供了新思路,尽管仍面临一些局限性和技术挑战。论文详情见:https://arxiv.org/abs/2401.08743。
263 6
|
Dart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的未来:跨平台框架与原生系统的融合深入理解软件测试中的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最新趋势:跨平台开发框架与原生操作系统的融合。随着移动设备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高效、灵活且性能卓越的应用程序需求日益增长。文章分析了当前主流的跨平台工具如React Native和Flutter,并探讨了它们如何与iOS和Android等原生系统相互作用,以及这种融合对开发者、用户和整个移动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我们还将预测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
JSON NoSQL Linux
VS2022OpenCV跨平台Linux CMake项目搭建过程(Jetson nano测试)
VS2022OpenCV跨平台Linux CMake项目搭建过程(Jetson nano测试)
1590 0
VS2022OpenCV跨平台Linux CMake项目搭建过程(Jetson nano测试)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连百年梗图都整明白了!微软多模态「宇宙」搞定IQ测试,仅16亿参数
连百年梗图都整明白了!微软多模态「宇宙」搞定IQ测试,仅16亿参数
229 0
|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容器
|
测试技术 API 持续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