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验证集(测试集)准确率高于训练集准确率的原因

简介: 本文分析了神经网络中验证集(测试集)准确率高于训练集准确率的四个可能原因,包括数据集大小和分布不均、模型正则化过度、批处理后准确率计算时机不同,以及训练集预处理过度导致分布变化。

1.数据集太小,这样会导致数据集切分的时候不均匀,也就是说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分布不均匀,如果模型能够正确地捕捉到数据内部的分布模式的话,就有可能造成训练集的内部方差大于验证集,会造成训练集的误差更大,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划分数据集,使其分布一样。

2.模型正则化过多,比如训练时dropout过多,和验证时的模型相差较大,验证时是不会有dropout的。

Dropout能基本上确保测试集的准确性最好,优于训练集的准确性。Dropout迫使神经网络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弱分类器集合,这就意味着,一个单独的分类器没有太高的分类准确性,只有当把他们串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会变得更强大。

而且在训练期间,Dropout将这些分类器的随机集合切掉,因此,训练准确率将受到影响;在测试期间,Dropout将自动关闭,并允许使用神经网络中的所有弱分类器,因此,测试精度提高。

3.训练集的准确率是每个batch之后产生的,而验证集的准确率一般是一个epoch后产生的,验证时的模型是训练一个个batch之后的,有一个滞后性,可以说就是用训练得差不多的模型用来验证,当然准确率要高一点。

4.训练集的数据做了一系列的预处理,如旋转、仿射、模糊、添加噪点等操作,过多的预处理导致训练集的分布产生了变化,所以使得训练集的准确率低于验证集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AI 基础知识从 0.6 到 0.7—— 彻底拆解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五大核心步骤
本文以一个经典的PyTorch手写数字识别代码示例为引子,深入剖析了简洁代码背后隐藏的深度神经网络(DNN)训练全过程。
801 56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网络架构
PINN训练新思路:把初始条件和边界约束嵌入网络架构,解决多目标优化难题
PINNs训练难因多目标优化易失衡。通过设计硬约束网络架构,将初始与边界条件内嵌于模型输出,可自动满足约束,仅需优化方程残差,简化训练过程,提升稳定性与精度,适用于气候、生物医学等高要求仿真场景。
283 4
PINN训练新思路:把初始条件和边界约束嵌入网络架构,解决多目标优化难题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NoProp:无需反向传播,基于去噪原理的非全局梯度传播神经网络训练,可大幅降低内存消耗
反向传播算法虽是深度学习基石,但面临内存消耗大和并行扩展受限的问题。近期,牛津大学等机构提出NoProp方法,通过扩散模型概念,将训练重塑为分层去噪任务,无需全局前向或反向传播。NoProp包含三种变体(DT、CT、FM),具备低内存占用与高效训练优势,在CIFAR-10等数据集上达到与传统方法相当的性能。其层间解耦特性支持分布式并行训练,为无梯度深度学习提供了新方向。
294 1
NoProp:无需反向传播,基于去噪原理的非全局梯度传播神经网络训练,可大幅降低内存消耗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实战指南:从神经网络基础到模型优化的完整攻略
🌟 蒋星熠Jaxonic,AI探索者。深耕深度学习,从神经网络到Transformer,用代码践行智能革命。分享实战经验,助你构建CV、NLP模型,共赴二进制星辰大海。
|
7月前
|
测试技术
Fast网络速度测试工具
Fast是由Netflix提供的网络速度测试工具,可快速测量用户的下载、上传速度及延迟。其全球可用、无广告干扰,并支持多种设备。测试自动进行,结果以Mbps显示。此外,用户可通过“Show more info”查看上传速度和延迟(含缓冲膨胀)。Fast以其简单快捷的特点,帮助用户了解网络性能并解决潜在问题,是评估网速的理想选择。
683 0
Fast网络速度测试工具
|
2月前
|
测试技术 UED 开发者
性能测试报告-用于项目的性能验证、性能调优、发现性能缺陷等应用场景
性能测试报告用于评估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涵盖测试环境、方法、指标分析及缺陷优化建议,是保障软件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关键文档。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分布式计算
Java 大视界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应用与验证(211)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与优化,结合随机森林、LSTM等算法,实现信用风险动态评估、市场极端场景模拟与操作风险预警。案例分析展示了花旗银行与蚂蚁集团的智能风控实践,验证了技术在提升风险识别效率与降低金融风险损失方面的显著成效。
|
9月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计算机视觉
基于FPGA的图像双线性插值算法verilog实现,包括tb测试文件和MATLAB辅助验证
本项目展示了256×256图像通过双线性插值放大至512×512的效果,无水印展示。使用Matlab 2022a和Vivado 2019.2开发,提供完整代码及详细中文注释、操作视频。核心程序实现图像缩放,并在Matlab中验证效果。双线性插值算法通过FPGA高效实现图像缩放,确保质量。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害虫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12种常见的害虫种类数据集【"蚂蚁(ants)", "蜜蜂(bees)", "甲虫(beetle)", "毛虫(catterpillar)", "蚯蚓(earthworms)", "蜚蠊(earwig)", "蚱蜢(grasshopper)", "飞蛾(moth)", "鼻涕虫(slug)", "蜗牛(snail)", "黄蜂(wasp)", "象鼻虫(weevil)"】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
494 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蘑菇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9种常见的蘑菇种类数据集【"香菇(Agaricus)", "毒鹅膏菌(Amanita)", "牛肝菌(Boletus)", "网状菌(Cortinarius)", "毒镰孢(Entoloma)", "湿孢菌(Hygrocybe)", "乳菇(Lactarius)", "红菇(Russula)", "松茸(Suillus)"】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
938 1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