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备份恢复再也不用头疼了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Oracle 备份恢复再也不用头疼了

Oracle 提供了多种备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备份方式以及适用的场景:

1. 物理备份(Physical Backup):将数据库文件直接复制到备份设备上。这包括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类型。

(1) 完全备份(Full Backup):将整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备份,适用于对整个数据库进行周期性备份和还原的场景。

 (2)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只备份在上次备份以后发生更改的数据块,可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适用于频繁备份且需要快速恢复的场景。使用RMAN进行的备份方式,只备份在上次备份以后发生更改的数据块。通过提供更快的备份时间和还原操作,适用于需要高频备份且对备份时间敏感的场景。

2. 逻辑备份(Logical Backup):通过导出数据库中的逻辑数据为可读的SQL语句或逻辑数据文件来进行备份。

逻辑导出(Data Pump Export):将数据库的逻辑对象和数据导出为可读的SQL语句或二进制数据文件,适用于部分数据或特定表的备份和恢复。面对数据量小的数据库可以使用。

数据泵和传统导出(Data Pump and Traditional Export):数据泵的备份和恢复的速率较快,也比较容易上手。不同版本的Oracle提供了多种逻辑备份工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工具。

3. 闪回数据库(Flashback Database):闪回数据库是一种快速恢复数据库到指定时间点的备份方式,无需完整的备份文件。

 闪回数据库(Flashback Database):使用闪回数据库功能可以将整个数据库恢复到之前的时间点,适用于误操作或数据错误修改后快速恢复数据库的场景。

总的来说,Oracle数据库经常使用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物理备份适用于整个数据库的周期性备份和恢复,而逻辑备份适用于对特定表或部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一、逻辑备份

Export/Import

该种模式可以在服务端和客户端通用。

1、简单导出导入数据包括三种方式:

表方式(T)可以将指定的表导出备份;

用户方式(U)可以将制定的用户相应的所有数据对象导出;

全库方式(FULL)将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导出;

导出表:exp system/oracle file=/oracle/emp.dmp log=/oracle/emp.log tables=scott.emp

导入表:imp system/oracle file=/oracle/emp.dmp log=/oracle/impemp.log fromuser=scott tables=emp

导出用户:exp system/oracle file=/oracle/scott.dmp log=/oracle/scott.log owner=scott

导入用户:imp system/oracle file=/oracle/scott.dmp log=/oracle/impscott.log fromuser=scott touser=scott

导出全库:exp  system/oracle file=/oracle/full.dmp log=/oracle/full.log full=y buffer=5400000

导入全库:imp system/oracle file=/oracle/full.dmp log=/oracle/impfull.log full=y

Expdp/impdp

datapump(expdp和impdp)是服务端程序,相对于exp和imp来说退出的时间要短一些,数据量小的建议使用。

首先创建目录,指定一个本地目录结构,然后把dump生成在这个目录下。

$mkdir /data/exp_dir

chmod -R 775  /data/exp_dir

数据库层面创建目录(逻辑目录)

SQL>create directory test_dir as '/data/exp_dir';

把上面创建的目录的读写权限赋予数据库用户test

SQL>grant read ,write on directory test_dir to test;

以上准备工作做完,我们就可以使用datapump

1)数据库模式

expdp system/oracle dumpfile=db_backup.dmp full=y directory=test_dir

2) 表模式

expdp test/oracle dumpfile=table_name.dmp  tables=test1,test2 directory=test_dir

3) 用户模式

expdp test/oracle dumpfile=test.dmp schemas=test directory=test_dir

二、物理备份

Rman备份

rman备份需要在归档的情况下,分为全局备份和增量备份,全局备份顾名思义就是全库备份,增量备份就是在上一次全备的基础上对后面改变的块进行备份。恢复分为完全恢复和不完全恢复,完全恢复就是不丢数据,不完全恢复就是丢数据。

恢复(Recover),是指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将数据库从故障状态还原到无故障状态的过程。根据故障原因,恢复可以分为实例恢复和介质恢复。

        实例恢复:也叫自动恢复,指当Oracle实例出现失败后,Oracle自动进行的恢复。

       介质恢复:指当存放数据库的介质出现故障时所作的恢复。

       除了备份和恢复,还有一个还原(Restore)的概念,还原,是指当数据文件或控制文件出现损坏时,将已经备份的文件副本还原到原数据库的过程。而恢复是利用重做日志文件和归档文件将失败后所作的修改复制到数据文件中,从而将数据库还原到失败前的状态。

全库备份:backup database format  ‘/xxxx/database_%U_%t.ora’;

备份控制文件:backup current  controlfile format ‘/xxxx/controlfile_%U_%t.ora;

备份数据文件:backup tablespace test format ‘/xxxxx/test_%U_%t.ora;

%U=%u+%p+%c

%u:是一个有备份集编号和建立时间压缩后组成的8字符名称。

%p:备份集中备份片段的编号,从1开始。

%c:备份片段的复制数,从1开始,最大不超过256。

%t:备份集的时间戳。

完全恢复:

表空间数据文件被删除

Rman target /

RMAN>startup force mount;

RMAN>restore database ;

RMAN>recover database;

RMAN>alter database open;

表空间数据文件所在磁盘损坏

RMAN>run {

                   startup force mount;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1  to ‘/oracle/system01.dbf’;

                     restore datafile 1;

                     switch datafile 1;

                     recover datafile 1;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

不完全恢复:

形成的原因:

1、介质失败损坏了几个或全部的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2、个别日志归档丢失无法进行完整的恢复;

3、当前的控制文件丢失或损坏,必须使用被份控制文件打开数据库

恢复完成后必须用resetlog打开数据库,打开后,scn不会被重置,但日志序列号会被重置。

不完全恢复的常用方法:

1、基于scn号恢复

2、基于时间点的恢复

3、基于日志序列的恢复

基于序列号:

Run{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mount;

set  until sequence 15490;

restore database;

recover database;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

基于时间:

Run{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mount;

set  until time”to_date(‘20240225 9:59:59’,’yyyymmdd hh24:mi:ss’)”;

restore database;

recover database;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

基于scn:

Run{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mount;

set  until scn 15490;

restore database;

recover database;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

相关实践学习
【涂鸦即艺术】基于云应用开发平台CAP部署AI实时生图绘板
【涂鸦即艺术】基于云应用开发平台CAP部署AI实时生图绘板
相关文章
|
Oracle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安装部署再也不用头疼了,分享一个实用的一键部署脚本,建议收藏!
Oracle安装部署再也不用头疼了,分享一个实用的一键部署脚本,建议收藏!
316 0
|
12天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赵渝强老师】Oracle数据库配置助手:DBCA
Oracle数据库配置助手(DBCA)是用于创建和配置Oracle数据库的工具,支持图形界面和静默执行模式。本文介绍了使用DBCA在Linux环境下创建数据库的完整步骤,包括选择数据库操作类型、配置存储与网络选项、设置管理密码等,并提供了界面截图与视频讲解,帮助用户快速掌握数据库创建流程。
185 93
|
2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光纤存储上oracle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
一台光纤服务器存储上有16块FC硬盘,上层部署了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前面板2个硬盘指示灯显示异常,存储映射到linux操作系统上的卷挂载不上,业务中断。 通过storage manager查看存储状态,发现逻辑卷状态失败。再查看物理磁盘状态,发现其中一块盘报告“警告”,硬盘指示灯显示异常的2块盘报告“失败”。 将当前存储的完整日志状态备份下来,解析备份出来的存储日志并获得了关于逻辑卷结构的部分信息。
|
11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Oracle数据库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867 64
|
2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Oracle RMAN的目录数据库
Oracle RMAN默认将备份元信息存储在控制文件中,但控制文件损坏或丢失会导致恢复失败,且备份增多会使控制文件无限增长。为解决这些问题,Oracle引入了RMAN目录数据库(Catalog Database),专门用于存储RMAN备份的元信息。使用目录数据库可提升备份管理效率,支持多数据库共享、长期备份历史记录存储,并可保存RMAN脚本。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目录数据库、注册目标数据库及其操作步骤。
|
5月前
|
Oracle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使用Navicat Premium连接Oracle数据库两种方法
以上就是两种使用Navicat Premium连接Oracle数据库的方法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173 28
|
3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数据恢复—oracle数据库执行错误truncate命令的数据恢复案例
oracle数据库误执行truncate命令导致数据丢失是一种常见情况。通常情况下,oracle数据库误操作删除数据只需要通过备份恢复数据即可。也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数据库备份无法使用或者还原报错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例oracle数据库误执行truncate命令导致数据丢失的数据库数据恢复过程。
|
5月前
|
SQL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闪回数据库
Oracle闪回数据库功能类似于“倒带按钮”,可快速将数据库恢复至 earlier 状态,无需还原备份。本文介绍了闪回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实战案例:包括设置归档模式、开启闪回功能、记录SCN号、执行误操作后的恢复步骤等。通过具体 SQL 操作演示了如何利用闪回数据库恢复被误删的用户数据。注意,使用此功能前需确保数据库为归档模式。
164 9
|
6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Oracle数据库的闪回表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的闪回表(Flashback Table)功能,它能够将表的数据快速恢复到特定时间点或系统改变号(SCN),无需备份。文章通过实战示例详细演示了如何使用闪回表恢复数据,包括授权、创建测试表、记录时间与SCN号、删除数据、启用行移动功能、执行闪回操作以及验证恢复结果等步骤。同时,还展示了如何通过触发器禁止插入操作,并在闪回过程中处理触发器的启用问题。文末附有视频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闪回表的使用方法。
241 10
|
6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Oracle数据库的闪回查询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闪回查询(Flashback Query)功能及其实际应用。闪回查询通过`AS OF`子句,结合时间戳或SCN号,可查询历史数据状态,帮助分析数据差异。文中通过具体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闪回查询:创建测试表、记录当前SCN号、更新数据并提交事务,最后通过闪回查询获取历史数据。附带的视频和代码块详细展示了操作步骤与结果。
23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