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与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实现

简介: C语言与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实现

C语言与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实现

使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如K-近邻(KNN),并应用于分类问题。

 

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算法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方法。在这里,我将展示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KNN分类器。由于C语言本身不直接支持高级数据结构(如矩阵库、向量操作等),我们将手动实现一些基础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数据点和距离计算函数,然后实现KNN算法的核心逻辑。以下是一个简单的KNN分类器的C语言实现,用于处理二维数据点的分类问题。

1. 定义数据点和距离函数

首先,我们定义数据点和计算两点之间欧氏距离的函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loat.h> // For DBL_MAX

 

// 定义数据点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double x;

double y;

int class; // 假设类别为整数

} Point;

 

// 计算两点之间的欧氏距离

double euclideanDistance(Point p1, Point p2) {

return sqrt(pow(p1.x - p2.x, 2) + pow(p1.y - p2.y, 2));

}

2. 实现KNN算法

接下来,实现KNN算法的核心部分。我们需要一个函数来找到距离给定查询点最近的K个点,并返回这些点中最常见的类别。

// 找出距离query最近的k个点,并统计各个类别的频率

int classify(Point* dataset, int datasetSize, Point query, int k) {

// 初始化距离数组和类别计数数组

double* distances = (double*)malloc(datasetSize * sizeof(double));

int* classVotes = (int*)calloc(dataset[0].class + 1, sizeof(int)); // 假设类别从0开始

 

// 计算距离

for (int i = 0; i < datasetSize; i++) {

distances[i] = euclideanDistance(dataset[i], query);

}

 

// 对距离数组进行排序,并统计每个类别的票数

for (int i = 0; i < k; i++) {

// 找到最近的k个点之一

double minDist = DBL_MAX;

int minIndex = -1;

for (int j = 0; j < datasetSize; j++) {

if (distances[j] <= minDist) {

minDist = distances[j];

minIndex = j;

}

}

 

// 增加对应类别的票数

classVotes[dataset[minIndex].class]++;

 

// 将已处理的距离设为最大,避免重复选择

distances[minIndex] = DBL_MAX;

}

 

// 找出票数最多的类别

int maxVotes = 0;

int predictedClass = 0;

for (int i = 0; i < dataset[0].class + 1; i++) {

if (classVotes[i] > maxVotes) {

maxVotes = classVotes[i];

predictedClass = i;

}

}

 

// 清理

free(distances);

free(classVotes);

 

return predictedClass;

}

3. 主函数和测试

最后,我们可以编写一个主函数来测试KNN算法。

int main() {

Point dataset[] = {{1, 2, 0}, {2, 3, 0}, {3, 1, 0}, {6, 5, 1}, {7, 7, 1}, {8, 6, 1}};

int datasetSize = sizeof(dataset) / sizeof(dataset[0]);

Point query = {5, 4};

int k = 3;

 

int predictedClass = classify(dataset, datasetSize, query, k);

printf("The predicted class for the query point (%f, %f) is: %d\n", query.x, query.y, predictedClass);

 

return 0;

}

这个C语言程序实现了KNN算法的基本框架,并可以处理简单的二维数据点分类问题。注意,这个实现是为了教学目的而简化的,并没有考虑优化和错误处理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优化。

 

C 语言与机器学习:深入K-近邻算法实现与优化(扩展)

在机器学习的广阔领域中,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算法以其简单直观的特点,成为入门级算法之一。尽管C语言不直接支持高级数据结构,但通过精细的编程技巧,我们不仅可以实现KNN算法,还能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和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能力。以下将详细展示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KNN算法,并探讨几种优化策略。

1. 数据结构与基础函数

首先,定义数据点和距离计算函数是基础。除了基本的二维数据点结构体和欧氏距离函数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引入更复杂的数据结构以支持高维数据或优化内存使用。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th.h>

#include <float.h> // For DBL_MAX

 

typedef struct {

double* features; // 动态数组存储特征,支持多维

int numFeatures; // 特征数量

int class; // 类别标签

} Point;

 

// 初始化点

Point createPoint(int numFeatures, double* features, int class) {

Point p;

p.features = (double*)malloc(numFeatures * sizeof(double));

memcpy(p.features, features, numFeatures * sizeof(double));

p.numFeatures = numFeatures;

p.class = class;

return p;

}

 

// 释放点内存

void freePoint(Point* p) {

free(p->features);

}

 

// 计算两点之间的欧氏距离

double euclideanDistance(Point p1, Point p2) {

double sum = 0.0;

for (int i = 0; i < p1.numFeatures; i++) {

sum += pow(p1.features[i] - p2.features[i], 2);

}

return sqrt(sum);

}

2. KNN算法实现

实现KNN算法时,核心在于找到距离查询点最近的K个点,并统计这些点中各个类别的频率。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可以使用优先队列(如最小堆)来维护距离最小的K个点,避免每次都要对全部点进行排序。

#include <stdlib.h>

 

// 优先队列节点,用于存储点索引和距离

typedef struct {

double distance;

int index;

} PriorityQueueNode;

 

// 优先队列操作(这里省略具体实现,如插入、删除最小元素等)

 

// KNN分类函数

int classify(Point* dataset, int datasetSize, Point query, int k) {

PriorityQueue pq; // 假设pq已正确初始化

 

// 将所有点到查询点的距离加入优先队列

for (int i = 0; i < datasetSize; i++) {

double dist = euclideanDistance(dataset[i], query);

enqueue(&pq, (PriorityQueueNode){dist, i});

if (pq.size > k) {

dequeue(&pq); // 保持队列大小为k

}

}

 

// 统计类别票数

int* classVotes = (int*)calloc(dataset[0].class + 1, sizeof(int));

while (!isEmpty(&pq)) {

PriorityQueueNode node = dequeue(&pq);

classVotes[dataset[node.index].class]++;

}

 

// 找出票数最多的类别

int maxVotes = 0;

int predictedClass = 0;

for (int i = 0; i <= dataset[0].class; i++) {

if (classVotes[i] > maxVotes) {

maxVotes = classVotes[i];

predictedClass = i;

}

}

 

free(classVotes);

// 假设pq有清理函数

clearPriorityQueue(&pq);

return predictedClass;

}


3. 优化策略

 

KD树:对于大规模数据集,KD树(K-dimensional tree)是一种有效的数据结构,可以加速KNN搜索过程。KD树通过递归地在数据集的每个维度上划分数据点,构建一个平衡的二叉树,从而快速找到最近邻。

 

近似算法:如LSH(局部敏感哈希)或球树(Ball Tree),这些算法通过牺牲一定的精度来换取更快的查询速度,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并行化:利用多核CPU或GPU进行并行计算,可以

目录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模型训练+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在交通标志图像识别功能实现中,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收集到的58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图像作为数据集,进行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保存为本地的h5格式文件。再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交通标志图片,识别其名称。
45 6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模型训练+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文本情感识别分析系统Python+SVM分类算法+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毕业设计
使用Python作为开发语言,基于文本数据集(一个积极的xls文本格式和一个消极的xls文本格式文件),使用Word2vec对文本进行处理。通过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训练情绪分类模型。实现对文本消极情感和文本积极情感的识别。并基于Django框架开发网页平台实现对用户的可视化操作和数据存储。
24 0
文本情感识别分析系统Python+SVM分类算法+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毕业设计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机器学习】ID3、C4.5、CART 算法
【机器学习】ID3、C4.5、CART 算法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
【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
|
2天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C++
【C语言】指针篇-精通库中的快速排序算法:巧妙掌握技巧(4/5)
【C语言】指针篇-精通库中的快速排序算法:巧妙掌握技巧(4/5)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存储
一文读懂蒙特卡洛算法:从概率模拟到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的全方位解析
蒙特卡洛方法起源于1945年科学家斯坦尼斯劳·乌拉姆对纸牌游戏中概率问题的思考,与约翰·冯·诺依曼共同奠定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该方法通过模拟大量随机场景来近似复杂问题的解,因命名灵感源自蒙特卡洛赌场。如今,蒙特卡洛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领域,尤其在超参数调优、贝叶斯滤波等方面表现出色。通过随机采样超参数空间,蒙特卡洛方法能够高效地找到优质组合,适用于处理高维度、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展示了蒙特卡洛方法在估算圆周率π和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中的应用,并对比了其与网格搜索方法的性能。
182 1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语言
详细介绍递归算法在 C 语言中的应用,包括递归的基本概念、特点、实现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6月更文挑战第15天】递归算法在C语言中是强大力量的体现,通过函数调用自身解决复杂问题。递归涉及基本概念如自调用、终止条件及栈空间管理。在C中实现递归需定义递归函数,分解问题并设定停止条件。阶乘和斐波那契数列是经典应用示例,展示了递归的优雅与效率。然而,递归可能导致栈溢出,需注意优化。学习递归深化了对“分而治之”策略的理解。**
73 7
|
5月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C++
【排序算法】C语言实现归并排序,包括递归和迭代两个版本
【排序算法】C语言实现归并排序,包括递归和迭代两个版本
|
2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C语言
【C语言篇】深入理解指针4(模拟实现qsort函数)
【C语言篇】深入理解指针4(模拟实现qsort函数)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