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or无线,看智能家居通信技术龙虎斗!

简介:
+关注继续查看

智能家居显著特点是,物联网。要把家用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控制,则需要一套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系统。智能家居的通信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有线通信;二、无线通信。智能家居行业有个有趣的现象,国外大型智能家居企业基本上选择有线通信技术,而我国的智能家居后起之秀基本上选择了站在无线通信技术的阵营。同一行业,同样的需求,为何国内外出现如此差异化的发展?

国外知名智能家居企业为何以有线起家?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以有线通讯方式为研发基础,国外智能家居行业出现了诸如CresNet、C-BUS、X-10控制总线、PLCBUS、CEBus总线、485总线、EIB/KNX等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目前国际最有名的就是EIB/KNX,也就欧洲总线技术,如快思聪、ABB、施耐德等国际品牌都采用此总线技术。有线技术数据传输可靠性强、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强、不受环境影响,因此功能稳定是总线技术的最大优点。

但是“稳定”的另一面意味着不太方便改造。有线通信技术的产品采用集中另外布线的方式,通常造价较高,工期较长,售后维护复杂。在房屋装修期间即预先走线安装,若线路损坏,家居设备控制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颇高。繁琐复杂的布线,安装施工问题多,系统功能固定,扩展性差等问题导致有线智能家居厂家的产品一般适用于前装市场。

“90年代初期即有国外智能家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但直到现在我国市面上仍未出现一个面向企业和大众通吃的国际智能家居品牌,到是国产无线智能家居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或许国外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的‘碰壁’启发了国内智能家居从业人士的创业角度。”智能家居业内资深人士、深圳市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吴总接受采访时说道。

国内智能家居厂商为何选择无线通信技术?

随着21世纪初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物联网作为构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政策层面的支持倾斜力度愈发加强,刺激并加速了智能家居行业在我国发展。国内智能家居厂家在综合使用者、开发商、代理销售商多方需求,大多数选择了无线通讯技术作为智能家居的通讯解决方案。

目前市面上智能家居无线通信技术有:HomeRF(无线射频)、红外、ZigBee、WiFi、蓝牙等,国内厂商选择无线技术的主要原因在于相比有线通信方式,无线智能家居的产品特点在于无需纷繁复杂凿墙网络布线,就能简单安装并且灵活性高,设备可自动组网,扩展性强,功耗低,成本低,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理念,维修服务方便。国内知名智能家居品牌的产品如小米、艾特智能、欧瑞博、紫光物联等均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

“我们公司智能家居产品主要采用了ZigBee通讯系统,主创人员均有十年从业经验,经过1年多的自主研发,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智慧家庭、智慧小区系统解决方案,因功能齐全、定价合理、性价比高,现与多个品牌地产商深度合作。”艾特智能吴总解释。

  WiFi + ZigBee 取长补短 互联互通

艾特智能吴总介绍,“在诸多无线通信技术中,目前市场主流采用更多的是ZigBee和WiFi通信方式。HomeRF主要应用于实现对某些特定电器或灯光的控制,成本适中,但系统功能比较弱,控制方式比较单一,且易受周围无线设备环境特别是同频及阻碍物干扰和屏蔽。红外技术成熟、稳定性好但存在传输距离短、通讯角度小等问题。蓝牙传输距离短、连接设备有限,一个蓝牙网络最多接入有1个主设备和7个从设备,而理论上ZigBee组网连接设备数最多可以达到65536个,WiFi也能达到256个。”

目前市面上产出较多的智能单品,一般采用WiFi通信技术。据了解,WiFi的优势是技术研发门槛低、产品成本低、产品接受度高,但问题是产品安全性较低,稳定性常为人诟病,由于其功耗较高,WiFi不适用于智能家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警报器、红外转发控制器、各种控制面板等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内。

“相对于WiFi技术, ZigBee技术得益于在工业领域的积累,体现在智能家居系统应用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功耗低、组网能力强、安全性高,至今为止,ZigBee技术在全球还没有发生一起破解事件。但是ZigBee产品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一般的初创企业很难承担开发风险,目前行业内非常多的智能家居公司是贴牌生产,消费者要小心鉴别。”艾特智能吴总解释。

WiFi和ZigBee均有优劣势,关键是要取长补短,比如艾特智能研发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主要采用了ZigBee通讯系统,而开发的智能单品比如iCool空调智慧管家、宠物机器人则是采用WiFi通信。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技术不用分高下,只有用户觉得产品好用了,真正智能了,这才是高新科技发展的目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物联网 5G 开发者
蜂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二)
蜂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二)
58 0
|
5天前
|
物联网 5G 定位技术
蜂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一)
蜂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一)
56 0
|
5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短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三)
短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三)
69 0
|
5天前
|
传感器 安全 物联网
短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二)
短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二)
45 0
|
5天前
|
物联网 5G 网络架构
短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一)
短距无线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一)
57 0
|
5天前
|
物联网 开发者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四)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四)
67 0
|
5天前
|
物联网 芯片 开发者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三)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三)
53 0
|
5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开发者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二)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二)
72 0
|
5天前
|
算法 网络协议 物联网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一)
有线通信网络技术及常用场景(一)
59 0
无线工勘
无线工勘项目流程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 1) 客户的现场情况(建筑布局、规模、干扰源) 2) 了解客户的覆盖需求(向客户了解哪些地方需要覆盖) 3) 用户的分布情况(那些地方人多,哪些地方人少) 4) 现场情况:建议要 CAD图加现场走一遍 5) 覆盖要求:问客户加给出建议 6) 第二阶段:设计阶段 1)在CAD图上标注点位 第三阶段:测试阶段 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带几个临时AP,去测试 第四阶段:最终定稿 AP分为三大类:室外型AP、放桩型AP、面板性AP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智慧云工具箱」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
无线工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