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摒弃人工标注,AutoAlign方法基于大模型让知识图谱对齐全自动化

简介: 【8月更文挑战第18天】知识图谱作为结构化语义库,在AI领域应用广泛,但构建中实体对齐难题一直存在。近期,AutoAlign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对齐方案,由张锐等人研发并发布于arXiv。此方法摒弃传统的人工标注依赖,利用大型语言模型实现全自动化对齐。AutoAlign包括谓词与实体对齐两部分,通过构建谓词邻近图及计算实体嵌入,有效提升对齐性能。实验显示其性能超越现有方法,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尽管如此,AutoAlign仍面临计算资源消耗及不同领域适应性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以增强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系统、智能问答等多个领域。然而,知识图谱的构建并非易事,尤其是知识图谱之间的实体对齐问题,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实体对齐方法依赖于人工标注的种子对齐作为先验知识,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大规模知识图谱的对齐需求。

近期,一项名为AutoAlign的全新研究成果,为知识图谱的自动对齐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由张锐、苏义新等人共同完成,并在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公开了相关论文。AutoAlign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大型语言模型的能力,彻底摒弃了人工标注的种子对齐,实现了知识图谱对齐的全自动化。

AutoAlign方法的提出,标志着知识图谱对齐技术的一大进步。该方法包含两个关键组件:谓词对齐和实体对齐。在谓词对齐方面,AutoAlign通过构建谓词邻近图,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来捕捉两个知识图谱中谓词之间的相似性。而在实体对齐方面,该方法首先独立计算每个知识图谱的实体嵌入,然后通过计算基于属性的实体相似性,将两个知识图谱的实体嵌入映射到同一向量空间中。

实验结果表明,AutoAlign在实体对齐性能上显著优于现有的最先进方法。这一成果不仅证明了全自动方法的可行性,也展示了其在效果上的优势。AutoAlign方法的提出,无疑为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场景下,其自动化和高效性的特点将极大地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AutoAlign方法虽然在自动化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该方法依赖于大型语言模型,这可能会带来计算资源的消耗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平衡计算效率和对齐精度,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次,AutoAlign方法在处理不同领域或语言的知识图谱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数据特性和应用需求。

此外,尽管AutoAlign在实验中表现出色,但其在现实世界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仍需更多的验证。知识图谱的对齐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如果输入的知识图谱存在质量问题,如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数据,可能会影响对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何确保输入数据的质量,以及如何提高模型对噪声和异常值的鲁棒性,是AutoAlign方法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7.11772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图谱
Yuxi-Know:开源智能问答系统,基于大模型RAG与知识图谱技术快速构建知识库
Yuxi-Know是一个结合大模型RAG知识库与知识图谱技术的智能问答平台,支持多格式文档处理和复杂知识关系查询,具备多模型适配和智能体拓展能力。
1234 55
Yuxi-Know:开源智能问答系统,基于大模型RAG与知识图谱技术快速构建知识库
|
4月前
|
存储 文字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通义大模型在文档自动化处理中的高效部署指南(OCR集成与批量处理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通义大模型在文档自动化处理中的应用,重点解决传统OCR识别精度低、效率瓶颈等问题。通过多模态编码与跨模态融合技术,通义大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文本检测与版面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OCR集成流程、批量处理优化策略及实战案例,展示了动态批处理和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性能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处理速度可达210页/分钟,准确率达96.8%,单文档延迟降至0.3秒,为文档处理领域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432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AI智能混剪视频大模型开发方案:从文字到视频的自动化生成·优雅草卓伊凡
AI智能混剪视频大模型开发方案:从文字到视频的自动化生成·优雅草卓伊凡
387 0
AI智能混剪视频大模型开发方案:从文字到视频的自动化生成·优雅草卓伊凡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ICLR 2025 | EDiT:一种基于 Local SGD 策略的大模型高效分布式训练方法
蚂蚁 AI Infra 团队在深度学习最核心之一的训练框架方向上持续投入与创新,实现了提升资源利用率、加速训练、提升训练稳定性等目标。我们提出的 EDiT 方法,即为其中一项工作。
|
2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图像融合】差异的高斯:一种简单有效的通用图像融合方法[用于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多焦点图像、多模态医学图像和多曝光图像](Matlab代码实现)
【图像融合】差异的高斯:一种简单有效的通用图像融合方法[用于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多焦点图像、多模态医学图像和多曝光图像](Matlab代码实现)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大模型推理显存和计算量估计方法
最近做吞吐量调试涉及到输入batch_size的设置,为了把算力和显存用起来,同时不触发out of memory,需要提前估计大模型推理过程中的显存占用
538 5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机交互
springboot+redis互联网医院智能导诊系统源码,基于医疗大模型、知识图谱、人机交互方式实现
智能导诊系统基于医疗大模型、知识图谱与人机交互技术,解决患者“知症不知病”“挂错号”等问题。通过多模态交互(语音、文字、图片等)收集病情信息,结合医学知识图谱和深度推理,实现精准的科室推荐和分级诊疗引导。系统支持基于规则模板和数据模型两种开发原理:前者依赖人工设定症状-科室规则,后者通过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分析问诊数据。其特点包括快速病情收集、智能病症关联推理、最佳就医推荐、分级导流以及与院内平台联动,提升患者就诊效率和服务体验。技术架构采用 SpringBoot+Redis+MyBatis Plus+MySQL+RocketMQ,确保高效稳定运行。
277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数据可视化
KG4MM:融合知识图谱与多模态数据预测药物相互作用
本文探讨了用于多模态学习的知识图谱(KG4MM)在药物相互作用(DDI)预测中的应用。知识图谱通过整合药物的分子图像和文本描述,提供结构化先验知识,指导模型关注关键信息。具体实现中,利用图神经网络(GNN)连接知识图谱与多模态数据,通过注意力机制提取最具区分性的特征。以 Goserelin 和 Desmopressin 为例,模型结合直接边关系和共享节点路径,生成透明可解释的预测结果。实验表明,KG4MM 方法显著提升了预测准确性与可解释性,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135 0
KG4MM:融合知识图谱与多模态数据预测药物相互作用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库
美团面试:LLM大模型存在哪些问题?RAG 优化有哪些方法?_
美团面试:LLM大模型存在哪些问题?RAG 优化有哪些方法?_
|
12月前
|
安全 测试技术
北大李戈团队提出大模型单测生成新方法,显著提升代码测试覆盖率
【10月更文挑战第1天】北京大学李戈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统一生成测试”的创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大模型如GPT-2和GPT-3在单一测试中的代码生成覆盖率,分别从56%提升至72%和从61%提升至78%。这种方法结合了模糊测试、变异测试和生成对抗网络等多种技术,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在大模型测试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方法的实现复杂度较高且实际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论文可从此链接下载:【https://drive.weixin.qq.com/s?k=ACAAewd0AA48Z2kXrJ】
251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