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如何在轻量级RTSP服务中玩转H.264扩展SEI,实现自定义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简介: 【8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本文介绍如何在轻量级RTSP服务中实现H.264的SEI功能,允许在视频流中嵌入自定义数据。首先确保环境已安装Android Studio并具备基础开发技能。接着,通过Gradle添加必要依赖如`jrtsp`。创建RTSP服务并配置H.264编码器支持SEI。编码过程中可添加自定义SEI数据,并在客户端解析这些数据。此方案适用于需在视频流中传递元数据的应用场景。

H.264标准中的扩展补充增强信息(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 SEI)为视频编码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允许在视频流中嵌入自定义数据。这对于需要在视频流中传递元数据的应用非常有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一个轻量级的RTSP服务中实现H.264扩展SEI的发送与接收,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一、环境准备

确保开发环境已安装Android Studio以及具备一定的Android开发基础。此外,还需准备一台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设备或模拟器进行测试。

二、引入依赖

使用Gradle管理项目依赖,添加必要的依赖。这里假设我们使用了一个轻量级的RTSP库,比如jrtsp,它提供基本的RTSP服务支持。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com.example:jrtsp:1.0.0'
}

三、创建RTSP服务

初始化RTSP服务并配置H.264编码器以支持SEI消息。

public class RTSPServer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RTSPServer rtspServer;
    private H264Encoder h264Encoder;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rtsp_server);

        // 初始化RTSP服务
        rtspServer = new RTSPServer(8554); // 使用默认端口8554
        rtspServer.start();

        // 配置H.264编码器
        h264Encoder = new H264Encoder();
        h264Encoder.enableSEISupport(true); // 启用SEI支持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rtspServer.stop();
    }
}

四、发送自定义SEI数据

在编码过程中,向H.264编码器添加自定义SEI数据。

public void sendCustomSEIData(String payload) {
   
    // 构建自定义SEI消息
    byte[] seiPayload = payload.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SeiMessage customSei = new SeiMessage(seiPayload);

    // 将SEI消息添加到H.264编码器
    h264Encoder.addSEIMessage(customSei);
}

五、编码H.264视频流

使用H.264编码器编码视频流,并确保SEI消息被正确编码进视频流中。

public void encodeAndSendVideoFrame(Bitmap frame) {
   
    // 编码视频帧
    byte[] encodedFrame = h264Encoder.encode(frame);

    // 将编码后的视频帧发送给RTSP客户端
    rtspServer.sendVideoFrame(encodedFrame);
}

六、接收SEI数据

在客户端接收H.264视频流时,解析SEI消息。

public class RTSPClient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RTSPClientCallback {
   

    private RTSPClient rtspClient;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rtsp_client);

        // 初始化RTSP客户端
        rtspClient = new RTSPClient("rtsp://localhost:8554/live", this);
        rtspClient.connec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rtspClient.disconn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VideoFrameReceived(byte[] data) {
   
        // 解析H.264视频数据
        List<NalUnit> nalUnits = H264Utils.parseNalUnits(data);
        for (NalUnit unit : nalUnits) {
   
            if (unit.nalUnitType == NalUnitType.SEI) {
   
                byte[] seiData = unit.data;
                parseSEIData(seiData);
            }
        }
    }

    private void parseSEIData(byte[] seiData) {
   
        // 解析SEI数据
        SeiMessage seiMessage = SeiMessage.parseFromBytes(seiData);
        String payload = new String(seiMessage.payload(), StandardCharsets.UTF_8);
        Log.d("RTSPClient", "Received SEI data: " + payload);
    }
}

七、示例代码片段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在编码过程中添加自定义SEI数据,并在客户端解析这些数据。

public class H264Encoder {
   
    // 假设这是一个封装好的H.264编码器类

    public void enableSEISupport(boolean enable) {
   
        // 启用或禁用SEI支持
    }

    public void addSEIMessage(SeiMessage message) {
   
        // 添加SEI消息到编码器
    }

    public byte[] encode(Bitmap frame) {
   
        // 编码视频帧并返回编码后的数据
        return new byte[0];
    }
}

public class SeiMessage {
   
    private byte[] payload;

    public SeiMessage(byte[] payload) {
   
        this.payload = payload;
    }

    public static SeiMessage parseFromBytes(byte[] data) {
   
        // 从字节数组中解析SEI消息
        return new SeiMessage(data);
    }
}

public class NalUnit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EI = 6; // SEI NAL单元类型

    public int nalUnitType;
    public byte[] data;
}

public class H264Utils {
   
    public static List<NalUnit> parseNalUnits(byte[] data) {
   
        // 从H.264视频数据中解析NAL单元列表
        return new ArrayList<>();
    }
}

八、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一个轻量级的RTSP服务中实现H.264扩展SEI的发送与接收。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网络状况、异常处理等因素,确保应用稳定可靠。此外,考虑到不同设备可能支持的视频编码类型不同,建议在请求视频流前查询设备能力集,以确保兼容性。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资源调度
如何将html转换成markdown?
如何将html转换成markdown?
517 0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什么是人工智能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思维和行为的方式,使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理解、推理、学习和决策的一种技术和应用领域。它可以让计算机系统具有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智能推荐、自动驾驶等。 二、人工智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习能力: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学习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模式和规律,并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优化自身的性能。 2. 推理能力: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规则进行推理,从而做出合理的
1213 0
|
存储 Linux Shell
深度剖析 Linux cp 命令的秘密
用 cp 拷贝了一个 100 GiB 的文件,竟然一秒不到就拷贝完成了。一个 SATA 机械盘的写能力能到 150 MiB/s (大部分的机械盘都是到不了这个值的)就算非常不错了,所以,正常情况下,copy 一个 100G 的文件至少要 682 秒 ( 100 GiB/ 150 MiB/s ),也就是 11 分钟。
1326 0
|
编解码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如何在轻量级RTSP服务中玩转H.264扩展SEI,实现自定义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9月更文挑战第4天】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轻量级RTSP服务中实现H.264标准的扩展SEI功能,包括环境准备、依赖引入、RTSP服务创建、自定义SEI数据发送与接收等步骤,并提供了具体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利用SEI在视频流中嵌入元数据。
345 3
|
12月前
|
编解码 Linux 开发者
初探FFplay:多媒体播放器的快速入门指南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FFplay是一个由FFmpeg项目提供的轻量级多媒体播放器,它使用FFmpeg库来解码和播放音频/视频流。FFplay非常适合那些想要深入了解多媒体编解码技术和音视频播放流程的开发者或爱好者。本文将介绍FFplay的基本功能、安装配置步骤以及如何使用命令行参数来播放多媒体文件。
1313 0
|
7月前
|
存储 物联网 数据处理
什么数据中心最好?盘点全球十大数据中心!
在数字时代,数据中心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支撑着商业和社会的高效运转。从AWS、谷歌、微软到阿里云、苹果等巨头的数据中心,它们各具特色,涵盖高性能计算、液冷技术、绿色节能和高安全性等领域。这些“超级堡垒”不仅保障了在线交易、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服务的稳定运行,还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极大提升了社会效率和生活质量。每个数据中心根据自身优势,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构建了数字化世界的基石。
583 1
|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API
GPT学术优化 (GPT Academic):支持一键润色、一键中英互译、一键代码解释、chat分析报告生成、PDF论文全文翻译功能、互联网信息聚合+GPT等等
GPT学术优化 (GPT Academic):支持一键润色、一键中英互译、一键代码解释、chat分析报告生成、PDF论文全文翻译功能、互联网信息聚合+GPT等等
|
存储 编解码 自然语言处理
一篇文章讲明白FFmpeg从入门到精通:SEI那些事
一篇文章讲明白FFmpeg从入门到精通:SEI那些事
304 0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binlog、redolog和undolog三者有何区别?
MySQL中的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是日志文件,各有特定作用。binlog用于数据备份、恢复和复制,适用于所有存储引擎。redo log记录事务修改,用于崩溃恢复和数据持久性,仅InnoDB存储引擎支持。undo log保存事务修改前的状态,用于事务回滚和MVCC,也仅InnoDB支持。它们在功能和记录内容上有明显区别,有助于事务管理和数据库一致性。
788 0
|
JSON Ubuntu Linux
LuaJit交叉编译移植到ARM Linux
LuaJit交叉编译移植到ARM Linux
3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