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OnWriteArrayList原理

简介: 文章主要讨论了CopyOnWriteArrayList的工作原理。CopyOnWriteArrayList通过“写时复制”的策略和ReentrantLock锁来保证线程安全性,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该实现牺牲了一定的写入性能(因为每次写入都需要复制整个数组),但显著提高了读取性能;在多线程环境中,特别是读取操作远多于写入操作时,CopyOnWriteArrayList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

本文知识需要理解之前的文章ReentrantLock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CopyOnWriteArrayList的原理,因为它是基于ReentrantLock来实现并发安全的。

ArrayList不是一个线程安全的容器,多线程并发操作会造成数据不一致,Jdk官方提供了解决方案:CopyOnWriteArrayList,它是一个并发安全的容器,从名字可以看出来,如果要修改这个集合的时候,会拷贝一份出来修改,然后替换原理的数组。 下面我们通过查看源码来验证是否是这样实现的。

add方 法:

//定义了一把全局锁final transient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一个volatile修饰的数组,保证多线程之间可见。    /** The array, accessed only via getArray/setArray.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Object[] array;    //以add方法为例子    都会先获取锁,然后拷贝一份数据进行修改,最后再替换原数组 其它修改集合的方法也类似。public boolean add(E e)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操作数据前获取全局锁,这样保证不会有多个线程同时操作        lock.lock();        try {            Object[] elements = getArray();            int len = elements.length;            //从原数组拷贝数据到新数组            Object[] new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len + 1);            //对新数组进行操作            newElements[len] = e;            //将新数组替换老数组            setArray(newElements);            return tr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通过add源码看出,操作数组时先获取全局锁,再从旧数组拷贝数据到新数组,最后将新数组替换老数组,这样不会直接修改老数组里的数据。

get方法:

    private E get(Object[] a, int index) {
           return (E) a[index];    }/**     * {@inheritDoc}     *     * @throws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inheritDoc}     */    public E get(int index) {
           return get(getArray(), index);    }​    final Object[] getArray() {
           return array;    }

通过get方法看出,get方法是直接读数组里的数据,也符合

CopyOnWriteArrayList类名的意思,只有写才会拷贝旧数组。

迭代器源码实现:

static final class COWIterator<E>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
           /** 快照数据 Snapshot of the array */        private final Object[] snapshot;        /** Index of element to be returned by subsequent call to next.  */        private int cursor; }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COWIterator<E>(getArray(), 0); }

迭代器类使用了快照技术,不直接迭代原数组,因此不会有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CopyOnWriteArrayList应用举例:

public class DriverManager {    // Jdbc驱动存储到CopyOnWriteArrayList    private final static CopyOnWriteArrayList<DriverInfo> registeredDrivers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总结一下:

CopyOnWriteArrayList 是线程安全的并发容器,多线程操作列表的场景可以使用,读多写少,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数组的写操作加锁,读操作不加锁;

2、通过加锁 + 数组拷贝(空间换时间)+ volatile 来保证线程安全;

CopyOnWriteArrayList还是比较简单的,它利用了ReentrantLock技术,

java.util.concurrent并发包中有很多并发安全的容器都借助了

ReentrantLock技术来实现,比如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闭锁CountDownLatch等等,后面文章将会一一来分析。

相关文章
166Echarts - 漏斗图(Funnel (align))
166Echarts - 漏斗图(Funnel (align))
185 0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G1原理—1.G1回收器的分区机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G1垃圾回收器的多个核心概念与实现细节,包括分区(Region)管理、新生代动态扩展机制以及停顿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G1中Region大小的计算规则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强调Region大小需为2的幂次以优化内存分配效率并避免碎片化。其次介绍了新生代内存分配方式及动态扩展流程,通过自由分区列表调整新生代大小以平衡GC时间和程序运行时间。最后重点解析了基于衰减算法的停顿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历史GC数据加权平均来精准预测每次GC所需时间,从而确保满足用户设定的停顿时间目标。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G1能够在大内存场景下实现高效垃圾回收与低延迟表现。
301 10
G1原理—1.G1回收器的分区机制
|
10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2天】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服务器性能和网络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346 3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API
深入理解RESTful API设计原则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RESTful API已成为前后端分离架构下不可或缺的通信桥梁。本文旨在探讨RESTful API的核心设计原则,包括资源导向、无状态、统一接口、以及可缓存性等,并通过实例解析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遵循这些原则来构建高效、可维护的API接口。我们将深入分析每个原则背后的设计理念,提供最佳实践指导,帮助开发者优化API设计,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266 0
|
10月前
|
存储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的ZSet底层数据结构,ZSet类型全面解析
Redis的ZSet底层数据结构,ZSet类型全面解析;应用场景、底层结构、常用命令;压缩列表ZipList、跳表SkipList;B+树与跳表对比,MySQL为什么使用B+树;ZSet为什么用跳表,而不是B+树、红黑树、二叉树
|
数据处理
大学物理-实验篇——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分类、误差、有效数字、逐差法)
大学物理-实验篇——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分类、误差、有效数字、逐差法)
991 11
|
缓存 负载均衡 监控
dubbo3如何优化
dubbo3如何优化
428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数据库
R语言对MNIST数据集分析:探索手写数字分类
R语言对MNIST数据集分析:探索手写数字分类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centos编译安装mariadb
一般我不太愿意用mysql,那个玩意,有的时候不太友好。 我还是比较喜欢mariadb。
500 0
|
存储 索引
一文理解哈希冲突四种解决方法
一文理解哈希冲突四种解决方法
2174 1
一文理解哈希冲突四种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