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已超40万个 我国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潜力大

简介:

“作为工业领域的大耗能产业,国家对数据中心节能发展非常重视,行业和用户也在持续关注,市场正在培养,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天文表示,节能现在已经成为数据中心重要的领域,甚至是着力点。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在11月16日召开的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暨数据中心节能大会上,行业协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就如何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实现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数据中心节能市场规模将达85亿元

数据中心在节能方面的潜力,是难以想象的。根据去年3月份工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透露,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量已超过300万个,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比例为1.1%~1.5%,其高能耗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数据中心发展同样迅猛,总量已超过40万个,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5%,其中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平均电能使用效率)仍普遍大于2.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例如,美国数据中心PUE已达1.9,全球先进数据中心PUE甚至达到1.2以下,可以看到,我国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发展空间很大。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一路走来,正迈进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化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的崛起,使得需要节能改造的数据中心日益增多,据悉,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节能改造规模已达30亿元左右。“数据中心节能市场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未来有望达到85亿元的市场空间。”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卫星认为,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下,无论是从厂商角度还是从客户角度出发,都应该去做更多的工作。

面对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猛增的形势以及节能改造规模日渐扩大的局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处长尤勇强调,要把数据中心的绿色化改造要做深做细。“绿色数据中心将是我们工作非常重要的方向。3年前,工信部就联合国家发改委等五大政府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去年,工信部又联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并按照《方案》的要求,确定了84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不久前第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目录》也已公示,引导数据中心积极采用先进绿色技术,构建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工作正由点到系统全面推开。”尤勇说道。

提升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水平

随着移动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中心运营者对数据中心节能的新诉求,也逐渐突显出来。

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张广明指出,数据中心要依靠技术来支撑,通过技术的改造、节能设备的使用,一步一步把能耗降下来。在此过程中可使用的就有高效的设备、模块化技术、优化制冷方案、改善气流组织设计,包括冷热通道的封闭、夜间空调,还有利用自然冷源、系统热量制冷管理技术,提高维护水平等。

可以看到,目前有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应用到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领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高继军指出,华为数据中心主要的理念和思路便是模块化,通过标准接口、部件模块化,打造架构模块化,最后实现机房模块化,其特点是快速部署、按需扩容、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华为还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打造了一个让数据中心更节能、更可靠的网络。“所谓的数字化指的是通过数字化的设备以及数字化的传感器,把所有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到智能管理中心,并对其进行分析,实现智能的管理和维护,最终达到数据中心智能化的效果。”高继军解释道。

在数据中心冷却节能技术方面,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晖认为,液冷服务器是指液体注入服务器,通过冷热交换带走服务器的散热的一种服务器。目前,曙光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设的“‘地球数值模拟装置’预研及原型系统建设”项目,采用了液冷散热制冷技术,显著降低了能耗,解决了服务器散热的问题。监测数据表明,该项目全年PUE值为1.17左右,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数据中心节能降耗上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未来,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清洁能源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据中心有望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智能化的运维管理也将释放无限的潜力。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传感器 监控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计算和存储的核心枢纽,其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处理能力的增强,设备发热量急剧上升,有效的冷却方案成为确保数据中心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热管理挑战,并探讨几种前沿的冷却技术,包括液冷系统、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比较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我们旨在为数据中心管理者提供实用的冷却解决方案参考。
|
5月前
|
存储 双1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
|
运维 负载均衡 监控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监控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数据中心能效
【7月更文挑战第36天】在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中,能源效率已成为关键性能指标之一。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进行建模、预测和优化,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框架来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和工作负载管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该框架能够有效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同时保持服务质量。
|
存储 大数据 数据处理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其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承载了巨大的数据处理需求。随着服务器密度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尤其是冷却系统的能效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所采用的高效冷却技术,包括液冷解决方案、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等,旨在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提供参考和启示。
|
人工智能 监控 物联网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的核心设施,其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而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中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便是散热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的进展,包括传统的空气冷却系统、水冷系统,以及新兴的相变材料和热管技术。通过对不同冷却方式的效率、成本及实施难度的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数据中心散热优化的参考指南。
166 4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监控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数据中心能效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中,能源效率的优化是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通过对现有数据中心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开发预测性维护模型,以及实施智能资源调度策略,我们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的框架,该框架能够实时监控并调整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确保以最佳性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