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学习 grpc.Dial(target string, opts …DialOption) 的写法

简介: Go - 学习 grpc.Dial(target string, opts …DialOption) 的写法

咱们平时是这样使用 grpc.Dial 方法的,比如:

conn, err := grpc.Dial("127.0.0.1:8000",
  grpc.WithChainStreamInterceptor(),
  grpc.WithInsecure(),
  grpc.WithBlock(),
  grpc.WithDisableRetry(),
 )

咱们怎么能写出类似这样的调用方式,它是怎么实现的?

这篇文章咱们写一个 Demo,其实很简单,一步步往下看。

opts …DialOption,这个是不定参数传递,参数的类型为 DialOption,不定参数是指函数传入的参数个数为不定数量,可以不传,也可以为多个。

写一个不定参数传递的方法也很简单,看看下面这个方法 1 + 2 + 3 = 6。

func Add(a int, args ...int) (result int) {
 result += a
 for _, arg := range args {
  result += arg
 }
 return
}
fmt.Println(Add(1, 2, 3))
// 输出 6

其实平时我们用的 fmt.Println()fmt.Sprintf() 都属于不定参数的传递。

WithInsecure()WithBlock() 类似于这样的 With 方法,其实作用就是修改 dialOptions 结构体的配置,之所以这样写我个人认为是面向对象的思想,当配置项调整的时候调用方无需修改。

场景

咱们模拟一个场景,使用 不定参数WithXXX 这样的写法,写个 Demo,比如我们要做一个从附近找朋友的功能,配置项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爱好,我们要找性别为女性,年龄为30岁,身高为160cm,体重为55kg,爱好为爬山的人,希望是这样的调用方式:

friends, err := friend.Find("附近的人",
  friend.WithSex(1),
  friend.WithAge(30),
  friend.WithHeight(160),
  friend.WithWeight(55),
  friend.WithHobby("爬山"))

代码实现

// option.go
package friend
import (
 "sync"
)
var (
 cache = &sync.Pool{
  New: func() interface{} {
   return &option{sex: 0}
  },
 }
)
type Option func(*option)
type option struct {
 sex    int
 age    int
 height int
 weight int
 hobby  string
}
func (o *option) reset() {
 o.sex = 0
 o.age = 0
 o.height = 0
 o.weight = 0
 o.hobby = ""
}
func getOption() *option {
 return cache.Get().(*option)
}
func releaseOption(opt *option) {
 opt.reset()
 cache.Put(opt)
}
// WithSex setup sex, 1=female 2=male
func WithSex(sex int) Option {
 return func(opt *option) {
  opt.sex = sex
 }
}
// WithAge setup age
func WithAge(age int) Option {
 return func(opt *option) {
  opt.age = age
 }
}
// WithHeight set up height
func WithHeight(height int) Option {
 return func(opt *option) {
  opt.height = height
 }
}
// WithWeight set up weight
func WithWeight(weight int) Option {
 return func(opt *option) {
  opt.weight = weight
 }
}
// WithHobby set up Hobby
func WithHobby(hobby string) Option {
 return func(opt *option) {
  opt.hobby = hobby
 }
}
// friend.go
package friend
import (
 "fmt"
)
func Find(where string, options ...Option) (string, error) {
 friend := fmt.Sprintf("从 %s 找朋友\n", where)
 opt := getOption()
 defer func() {
  releaseOption(opt)
 }()
 for _, f := range options {
  f(opt)
 }
 if opt.sex == 1 {
  sex := "性别:女性"
  friend += fmt.Sprintf("%s\n", sex)
 }
 if opt.sex == 2 {
  sex := "性别:男性"
  friend += fmt.Sprintf("%s\n", sex)
 }
 if opt.age != 0 {
  age := fmt.Sprintf("年龄:%d岁", opt.age)
  friend += fmt.Sprintf("%s\n", age)
 }
 if opt.height != 0 {
  height := fmt.Sprintf("身高:%dcm", opt.height)
  friend += fmt.Sprintf("%s\n", height)
 }
 if opt.weight != 0 {
  weight := fmt.Sprintf("体重:%dkg", opt.weight)
  friend += fmt.Sprintf("%s\n", weight)
 }
 if opt.hobby != "" {
  hobby := fmt.Sprintf("爱好:%s", opt.hobby)
  friend += fmt.Sprintf("%s\n", hobby)
 }
 return friend, nil
}
// 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demo/friend"
 "fmt"
)
func main() {
 friends, err := friend.Find("附近的人",
  friend.WithSex(1),
  friend.WithAge(30),
  friend.WithHeight(160),
  friend.WithWeight(55),
  friend.WithHobby("爬山"))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fmt.Println(friends)
}

输出

从 附近的人 找朋友
性别:女性
年龄:30岁
身高:160cm
体重:55kg
爱好:爬山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安全 Java 编译器
对比Java学习Go——基础理论篇
本章介绍了Java开发者学习Go语言的必要性。Go语言以简单、高效、并发为核心设计哲学,摒弃了传统的类继承和异常机制,采用组合、接口和多返回值错误处理,提升了代码清晰度与开发效率。Go直接编译为静态二进制文件,启动迅速、部署简便,其基于Goroutine和Channel的并发模型相较Java的线程与锁机制更轻量安全。此外,Go Modules简化了依赖管理,与Java的Maven/Gradle形成鲜明对比,提升了构建与部署效率。
|
28天前
|
存储 Java Go
对比Java学习Go——函数、集合和OOP
Go语言的函数支持声明与调用,具备多返回值、命名返回值等特性,结合`func`关键字与类型后置语法,使函数定义简洁直观。函数可作为一等公民传递、赋值或作为参数,支持匿名函数与闭包。Go通过组合与接口实现面向对象编程,结构体定义数据,方法定义行为,接口实现多态,体现了Go语言的简洁与高效设计。
|
1月前
|
存储 Java 编译器
对比Java学习Go——程序结构与变量
本节对比了Java与Go语言的基础结构,包括“Hello, World!”程序、代码组织方式、入口函数定义、基本数据类型及变量声明方式。Java强调严格的面向对象结构,所有代码需置于类中,入口方法需严格符合`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格式;而Go语言结构更简洁,使用包和函数组织代码,入口函数为`func main()`。两种语言在变量声明、常量定义、类型系统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各自的设计哲学。
|
4月前
|
Go
学习 Go并发模型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例子,讲解如何将数组数据转换为其平方值,并将其分解为三个步骤:生产信息(`producer()`)、处理信息(`square()`)和消费信息(`main()`)。进一步介绍了 FAN-OUT 和 FAN-IN 模型的优化,展示了多 goroutine 并发读写通道的实现方式。FAN-OUT 是多个 goroutine 从同一通道读取数据,而 FAN-IN 是单个 goroutine 从多个通道读取数据。最后强调了优化 FAN 模式时需根据具体场景解决瓶颈问题,并推荐使用带缓冲的通道以提高性能。
学习 Go并发模型
|
程序员 Go 云计算
2023年学习Go语言是否值得?探索Go语言的魅力
2023年学习Go语言是否值得?探索Go语言的魅力
|
缓存 NoSQL Go
通过 SingleFlight 模式学习 Go 并发编程
通过 SingleFlight 模式学习 Go 并发编程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Java
go语言编程学习
【11月更文挑战第3天】
175 7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测试技术 Go
学习Go语言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学习Go语言
161 4
|
JSON 中间件 Go
go语言后端开发学习(四) —— 在go项目中使用Zap日志库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Go项目中集成并配置Zap日志库。首先通过`go get -u go.uber.org/zap`命令安装Zap,接着展示了`Logger`与`Sugared Logger`两种日志记录器的基本用法。随后深入探讨了Zap的高级配置,包括如何将日志输出至文件、调整时间格式、记录调用者信息以及日志分割等。最后,文章演示了如何在gin框架中集成Zap,通过自定义中间件实现了日志记录和异常恢复功能。通过这些步骤,读者可以掌握Zap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与定制方法
589 1
go语言后端开发学习(四) —— 在go项目中使用Zap日志库
|
编译器 Go
go语言学习记录(关于一些奇怪的疑问)有别于其他编程语言
本文探讨了Go语言中的常量概念,特别是特殊常量iota的使用方法及其自动递增特性。同时,文中还提到了在声明常量时,后续常量可沿用前一个值的特点,以及在遍历map时可能遇到的非顺序打印问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