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下的两类测试

简介: 【7月更文挑战第16天】微服务架构下的两类测试:流量录制回放测试和仿真环境测试

微服务化架构下,微服务自身依赖的第三方服务、数据越来越多,给传统的测试方式带来很多困难,如被依赖的线下服务不稳定;服务无法提供期望的响应数据;缺少测试场景构造标准等。针对这些问题,一般能想到的思路是提高测试环境稳定性、自己构造测试数据和测试场景等方式,提高测试的确定性和有效性,但这些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服务不稳定的情况仍然无法避免,通过更改代码注入对象等方式不仅繁杂而且非常容易出错,并且没有一定的依据,构造的测试场景不充分,心里没底。

一、流量录制回放测试

针对上述微服务测试的不足,尝试流量录制和回放解决方案,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线上的真实流量录制下来,在线下进行回放。线下测试时,基于线上的回放流量可以灵活地测试服务的各自功能,还可以基于回放流量进行编辑修改,对服务依赖的第三方请求进行mock和定制,使代码开发变得简单方便,且可随改随测,解决RD开发不便、自测流程过长的问题。


录制的流量要包含服务的请求/返回流量,以及能关联上的与其对应的第三方交互流量。如果仅有服务的请求/返回流量,则只能被应用在查询类只读系统中,应用范围受限;如果第三方交互不能和请求正确关联,则无法正确应用这些流量。


要解决流量的关联难题,一个解决方案是将流量整流,使其串行化。将线上原本服务并行流量的一台机器,控制其接收到的流量,将其服务的流量降低至串行,且流量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以便给异步第三方请求预留时间),那么这些流量的请求/响应和其第三方交互流量就被自动地关联了起来。


如何将请求和第三方交互流量关联起来,可以基于分布式跟踪技术将请求和对第三方系统调用的流量关联起来。但这种方式难点是并非所有第三方交互流量都带有请求跟踪标识。还有一种思路是通过拦截语言层面的系统调用,将请求和对第三方系统的调用进行关联。

二、仿真环境测试

作为在线服务,为了满足灰度发布、测试等多维度的需求,一般需要支持灵活的分流策略,将流量调度到不同的环境中。为了支持精细的灰度发布策略,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将线上流量分流到小流量集群,为了支持使用真实流量进行高仿真测试,还需要根据策略规则将一定流量引到仿真环境中。


小流量分流的特点是流量发往小流量集群后,不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等待小流量集群的返回结果,然后将该结果转发给调用侧。仿真环境分流的特点是发往仿真环境的流量只是一份“影子”流量,相当于Oneway请求(不需要应答消息),对业务处理过程没有任何影响,还是和没有仿真环境的情况下一样处理。


仿真环境支持可以在服务框架层面进行,为了实现基于请求内容的路由和转发,框架充当了一个Proxy的角色,将请求解析后再发包发送给下游环境。基于仿真流量的特点,为了不对业务产生影响,发送到下游仿真环境的超时时间可以设置得非常小,即使有一些流量超时也没有关系,同时为了在自动生成的代码框架下实现仿真环境处理后的Oneway效果,可以自定义一个传输层,这个传输层的具体实现是什么都不进行处理,直接丢弃即可。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测试技术 微服务
使用Istio实现流量镜像:提升微服务测试的利器
使用Istio实现流量镜像:提升微服务测试的利器
199 99
|
1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API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蒋星熠Jaxonic,代码为舟的星际旅人。深耕微服务架构,擅以DDD拆分服务、构建高可用通信与治理体系。分享从单体到云原生的实战经验,探索技术演进的无限可能。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测试技术
智能化测试基础架构:软件质量保障的新纪元
本文介绍了智能化测试基础架构的核心构成与优势。该架构融合AI、领域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包含智能测试平台、测试智能体、赋能引擎和自动化工具链四部分,能自动生成用例、调度执行、分析结果,显著提升测试效率与覆盖率。其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专家经验规模化、质量前移和快速适应业务变化,助力企业构建新一代质量保障体系。建议从构建知识图谱和试点关键领域智能体起步,逐步推进测试智能化转型。
|
4月前
|
缓存 Cloud Native Java
Java 面试微服务架构与云原生技术实操内容及核心考点梳理 Java 面试
本内容涵盖Java面试核心技术实操,包括微服务架构(Spring Cloud Alibaba)、响应式编程(WebFlux)、容器化(Docker+K8s)、函数式编程、多级缓存、分库分表、链路追踪(Skywalking)等大厂高频考点,助你系统提升面试能力。
220 0
|
11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7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416 12
|
11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887 69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11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3050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