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ers`库是Hugging Face提供的一个开源库,它包含了大量的预训练模型和方便的API,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在文本生成任务中,`transformers`库提供了许多预训练的生成模型,如GPT系列、T5、BART等。这些模型可以通过`pipeline()`函数方便地加载和使用,而`generate()`函数则是用于生成文本的核心函数。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可观测监控 Prometheus 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简介: `transformers`库是Hugging Face提供的一个开源库,它包含了大量的预训练模型和方便的API,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在文本生成任务中,`transformers`库提供了许多预训练的生成模型,如GPT系列、T5、BART等。这些模型可以通过`pipeline()`函数方便地加载和使用,而`generate()`函数则是用于生成文本的核心函数。

一、引言

transformers库是Hugging Face提供的一个开源库,它包含了大量的预训练模型和方便的API,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在文本生成任务中,transformers库提供了许多预训练的生成模型,如GPT系列、T5、BART等。这些模型可以通过pipeline()函数方便地加载和使用,而generate()函数则是用于生成文本的核心函数。

二、pipeline()函数的使用

pipeline()函数是transformers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它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API调用加载和使用预训练的模型。对于文本生成任务,我们可以使用text-generation类型的pipeline。

示例代码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

# 加载预训练的文本生成模型
generator = pipeline("text-generation", model="gpt2-medium")

#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
prompt = "In a world where machines can think, "
output = generator(prompt, max_length=50, num_return_sequences=1)

print(output[0]['generated_text'])

代码解释

  1. 导入必要的库:首先,我们导入了transformers库中的pipeline函数。
  2. 加载预训练的文本生成模型:通过调用pipeline()函数并传入"text-generation"作为参数,我们告诉库我们想要加载一个文本生成模型。然后,我们指定了模型的名称"gpt2-medium",这是Hugging Face Model Hub上的一个预训练模型。库会自动下载并加载这个模型。
  3.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加载完模型后,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生成文本。我们传入一个提示(prompt)作为输入,然后指定一些参数来控制生成的文本。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指定了max_length=50来限制生成的文本长度,以及num_return_sequences=1来指定只返回一条生成的文本。最后,我们打印出生成的文本。

三、generate()函数的使用

虽然pipeline()函数提供了方便的API来加载和使用模型,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想要更直接地控制模型的生成过程。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模型的generate()函数。

示例代码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GPT2LMHeadModel, GPT2Tokenizer
import torch

# 加载预训练的模型和分词器
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gpt2-medium")
tokenizer = GPT2Tokenizer.from_pretrained("gpt2-medium")

# 准备输入
prompt = "In a world where machines can think, "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prompt, return_tensors="pt")

#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
output = model.generate(input_ids, max_length=50, num_beams=1, no_repeat_ngram_size=2, early_stopping=True)

# 将生成的ID转换为文本
generated_text = tokenizer.decode(output[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print(generated_text)

代码解释

  1. 导入必要的库和模型:首先,我们导入了GPT2LMHeadModelGPT2Tokenizer类,以及PyTorch库。这些类分别用于加载GPT-2模型和对应的分词器。
  2. 加载预训练的模型和分词器:我们使用from_pretrained()函数加载了预训练的GPT-2模型和分词器。这些资源会自动从Hugging Face Model Hub下载。
  3. 准备输入:我们将提示(prompt)文本编码为模型可以理解的输入ID。这是通过调用分词器的encode()函数完成的。我们还指定了return_tensors="pt"来返回PyTorch张量。
  4.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然后,我们调用模型的generate()函数来生成文本。这个函数接受输入ID作为输入,并返回生成的文本ID。我们指定了一些参数来控制生成的文本,如max_lengthnum_beams(用于beam search的beam数量)、no_repeat_ngram_size(用于避免重复n-gram的n值)和early_stopping(是否提前停止生成)。
  5. 将生成的ID转换为文本:最后,我们将生成的ID解码为文本。这是通过调用分词器的decode()函数完成的。我们还指定了skip_special_tokens=True来跳过特殊标记(如[PAD]、[UNK]
    处理结果:

    一、引言

    transformers库是Hugging Face提供的一个开源库,它包含了大量的预训练模型和方便的API,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在文本生成任务中,transformers库提供了许多预训练的生成模型,如GPT系列、T5、BART等。这些模型可以通过pipeline()函数方便地加载和使用,而generate()函数则是用于生成文本的核心函数。

    二、pipeline()函数的使用

    pipeline()函数是transformers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它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API调用加载和使用预训练的模型。对于文本生成任务,我们可以使用text-generation类型的pipeline。

    示例代码

    ```python

    加载预训练的文本生成模型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

    print(output[0]['generated_text'])
  6. 导入必要的库:首先,我们导入了transformers库中的pipeline函数。
    加载预训练的文本生成模型:通过调用pipeline()函数并传入"text-generation"作为参数,我们告诉库我们想要加载一个文本生成模型。然后,我们指定了模型的名称"gpt2-medium",这是Hugging Face Model Hub上的一个预训练模型。库会自动下载并加载这个模型。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加载完模型后,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生成文本。我们传入一个提示(prompt)作为输入,然后指定一些参数来控制生成的文本。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指定了max_length=50来限制生成的文本长度,以及num_return_sequences=1来指定只返回一条生成的文本。最后,我们打印出生成的文本。

    三、generate()函数的使用

    虽然pipeline()函数提供了方便的API来加载和使用模型,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想要更直接地控制模型的生成过程。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模型的generate()函数。

    示例代码

    ```python

    加载预训练的模型和分词器

    准备输入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

    将生成的ID转换为文本

    print(generated_text)
  7. 导入必要的库和模型:首先,我们导入了GPT2LMHeadModelGPT2Tokenizer类,以及PyTorch库。这些类分别用于加载GPT-2模型和对应的分词器。
    加载预训练的模型和分词器:我们使用from_pretrained()函数加载了预训练的GPT-2模型和分词器。这些资源会自动从Hugging Face Model Hub下载。
    准备输入:我们将提示(prompt)文本编码为模型可以理解的输入ID。这是通过调用分词器的encode()函数完成的。我们还指定了return_tensors="pt"来返回PyTorch张量。
    使用模型生成文本:然后,我们调用模型的generate()函数来生成文本。这个函数接受输入ID作为输入,并返回生成的文本ID。我们指定了一些参数来控制生成的文本,如max_lengthnum_beams(用于beam search的beam数量)、no_repeat_ngram_size(用于避免重复n-gram的n值)和early_stopping(是否提前停止生成)。
    将生成的ID转换为文本:最后,我们将生成的ID解码为文本。这是通过调用分词器的decode()函数完成的。我们还指定了skip_special_tokens=True来跳过特殊标记(如[PAD]、[UNK]
相关文章
|
3月前
|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挖掘
分词提取免费API使用指南:轻松实现文本关键词提取
免费中文分词关键词提取API,支持舆情分析、内容标签生成及搜索引擎优化,通过智能算法快速拆分文本关键词,适用于多种场景。
|
3月前
|
存储 JSON API
文本存储免费API接口教程
接口盒子提供免费文本存储服务,支持1000条记录,每条最多5000字符,适用于公告、日志、配置等场景,支持修改与读取。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开发者
GPT-4o-mini-transcribe:OpenAI 推出实时语音秒转文本模型!高性价比每分钟0.003美元
GPT-4o-mini-transcribe 是 OpenAI 推出的语音转文本模型,基于 GPT-4o-mini 架构,采用知识蒸馏技术,适合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运行,具有高效、实时和高性价比的特点。
327 2
GPT-4o-mini-transcribe:OpenAI 推出实时语音秒转文本模型!高性价比每分钟0.003美元
|
8月前
|
文字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API
如何结合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OCR系统的语义理解和上下文感知能力?
通过结合NLP技术,提升OCR系统的语义理解和上下文感知能力。方法包括集成NLP模块、文本预处理、语义特征提取、上下文推理及引入领域知识库。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Tesseract进行OCR识别,并通过BERT模型进行语义理解和纠错,最终提高文本识别的准确性。相关API如医疗电子发票验真、车险保单识别等可进一步增强应用效果。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大数据中自然语言处理 (NLP)
【10月更文挑战第19天】
617 60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文字识别
自学记录鸿蒙API 13:实现智能文本识别Core Vision Text Recognition
在完成语音助手项目后,我尝试了HarmonyOS Next API 13中的Core Vision Text Recognition API,体验其强大的文本识别功能。该API支持多语言高精度识别,能快速将图像中的文本提取为结构化信息,适用于文档扫描、票据管理和实时翻译等场景。通过权限配置、初始化服务、实现识别功能和构建用户界面,我完成了文本识别应用的开发,并探索了性能优化与功能扩展。鸿蒙生态的强大支持让开发者能更便捷地实现复杂功能。未来计划将此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如票据管理或实时翻译工具。如果你也对文本识别感兴趣,不妨一起探索!
183 11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人工智能的分支,旨在让计算机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NLP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包括语言模型、词嵌入、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情感分析、对话系统、文本生成和知识图谱等。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NLP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效果不断提升。
648 4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AI的重要分支,旨在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AI的重要分支,旨在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在NLP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任务、优势、常见模型及具体案例,如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并讨论了Python的相关工具和库,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
613 1
|
1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Python
如何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库`nltk`进行文本的基本处理
这段Python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nltk`库进行文本的基本处理,包括分词和词频统计。首先需要安装`nltk`库,然后通过`word_tokenize`方法将文本拆分为单词,并使用`FreqDist`类统计每个单词的出现频率。运行代码后,会输出每个词的出现次数,帮助理解文本的结构和常用词。
294 1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技术
利用Python进行自然语言处理(NLP)
利用Python进行自然语言处理(NLP)
15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