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五年成长 庆功路上在总结

简介:
OpenStack诞生五年,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在争议中长大,还被各种已经具备一定商业应用的闭源软件围追堵截。无论以前怎么样,我们今天看到的OpenStack,俨然已成长为一个“茁壮小伙子”。近日,OpenStack Days China第一次在中国举行,让大家更近距离了解到OpenStack的真实发展情况。企业网D1Net记者对OpenStack基金会主席Alan Clark及其团队成员进行了采访。

上图为:OpenStack基金会主席Alan Clark及其团队成员

OpenStack全貌

OpenStack项目是一项全球开发者与云计算技术专家合作开发的开放标准云计算平台,可用于公有及私有云。OpenStack项目于2010年启动,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开源社区之一,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与诸多知名公司都是它的坚强后盾。迄今为止,共有4.1万余人贡献了2,000多万行代码,有180个国家的近600个公司支持该项目。

OpenStack在中国

OpenStack董事会目前一共有24名董事成员,其中有两名是来自于中国。另外还有3个来自于中国的黄金会员,分别是华为、EasyStack和有云。作为黄金会员单位,他们通常会在资金、软件上给予OpenStack支持,同时也会帮助OpenStack社区的其他成员做技术上的实施。

而全球OpenStack社区成员的数量是55000名,其中13%是来自于中国。

OpenStack实现33%增长

Alan Clark用一组数据解答了大家对OpenStack的接纳度,OpenStack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有OpenStack部署中有65%是用于生产环境,实现了与前一年相比33%的增长,这些OpenStack用户有97%都表示对OpenStack满意,尤其是OpenStack标准化的API接口方面。因为全球的公有云、私有云的网络要实现连接,只有OpenStack能够做到。

OpenStack用户情况

OpenStack五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不同规模的公司纷纷依托一系列消费模型使用了OpenStack。美国财富百强企业中,一半企业都选择了OpenStack,其行业涵盖金融服务、制造业、媒体、政府/高校研究、零售、技术与电信等。数以百计的全球大型品牌——如AT&T、彭博社、百思买、康卡斯特、易趣(eBay)、贝宝(PayPal)、SAP、时代华纳有线、威瑞森(Verizon)、Visa、沃尔玛、美国富国银行与雅虎等,都依托OpenStack开展日常业务、节省成本并提升运行速度。

当然,在中国也不例外。很多中国的政府单位、科研院校、运营商等也正在使用OpenStack。比如广州国家超算中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等正在部署实施OpenStack架构。

以国家电网为例看OpenStack 应用

OpenStack作为管理各种云技术与用例的集成引擎,将虚机、裸机与容器集合到单一平台,用户从网络服务与原生云应用开始使用OpenStack,并逐渐将自身的传统应用与专门应用加入进来,为工作负载配备最佳技术。

OpenStack平台具备卓越的灵活性、巨大的定制化潜能,且可兼容Docker、Zabbix及Ansible等其他诸多应用和服务,以国家电网为例来看部署情况。国家电网原有IT基础设施依赖于旧的解决方案,使用的专用软件操作困难、扩展成本高,需要支付昂贵的许可证与服务费用,还限制了公司对自有数据的控制,使公司走向了被厂商锁定的道路上。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电网研究建立自主可控的私有云,由原来的以厂商为基础存储向开源转变,经过近3年的改造,目前,国家电网已逐渐完成了从Unix IT系统向OpenStack和云的过渡。

据Alan Clark介绍,国家电网已使用OpenStack部署了200多台物理设备和1,000多个虚机并投入运营,近期还计划将OpenStack扩展至更多IT系统。引外,国家电网也正在逐步采用大数据云和SDX来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和存储。

国家电网的网络逻辑利用了多个OpenStack项目,包括Nova、Glance、Keystone、Neutron、Ceilometer (Telemetry)、Swift及 Cinder。内部网支持虚机间通信,而外部网则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国家电网的存储网独家采用Ceph,它还配置了部署网和管理网以备不时之需。OpenStack还为国家电网打造了一个近乎自动化的运营系统,为其解放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用于集中开发更多前瞻性项目。未来,国家电网的计划进一步扩展使用OpenStack和软件定义存储,在服务的每个省份部署1,000个以上节点。五年内,国家电网预计将建起5万个以上节点,届时将成为全球采用OpenStack最大的电力行业生产环境。在软件定义存储前端,国家电网计划升级Ceph、部署数据库云并进一步改善存储网的服务质量。

OpenStack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正是因为有大量类似于国家电网这样的应用,使得OpenStack在发展中摸索出了更多的优势。Alan Clark说:“我们感谢有这么多的客户信任我们,下一阶段OpenStack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是大项目的推广:为的是提高全球厂商的互操作性,以便于为客户提供基于OpenStack的更好的交互;

二是保证OpenStack社区的多元化以及全球性,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人们的语言及生活方式也不一样,OpenStack希望提供一些工具帮助人们去跨越语言还有地域的障碍。

三是推动OpenStack社区与其他的开源社区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因为开源社区不同的开源项目之间是互相依赖性的,有很多开源社区活动的成功非常依赖于OpenStack,反之亦然。

Alan Clark最后指出:“OpenStack贡献出的代码数量显示,OpenStack已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开源技术上的全球性协同合作,OpenStack技术是目前云计算最为基础的技术之一,它对于我们不管是在计算、存储还是网络层而言都是最为基本的技术。OpenStack是全球共同的OpenStack。”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原创)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设计模式 运维
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大牛
不管是开发测试运维,每个技术人员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个称为技术大牛的梦,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正是对技术梦的追求促使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提升自己,然而梦想是美好地现实却是残酷的,很多同学在实际工作后就会发现,很想称为技术大牛但做的事情看起来跟大牛都不沾边,比如程序员说:“天天写业务代码还加班,如何才能成为技术大牛”。测试说每天都有执行不完的测试用例。运维说:“扛机器 接网线 敲shell命令, 这不是我想要的运维人生”。
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大牛
|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监控
小可的成长之路——服务器之路
u c个人的云服务器学习与实战的成长之路
213 0
小可的成长之路——服务器之路
|
Web App开发 存储 移动开发
我的前端成长之路:在阿里七年,我的成长和迷茫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我是如何摆脱业务前端的职业迷茫感的。
我的前端成长之路:在阿里七年,我的成长和迷茫
探访草根云计算大咖的成长历程
【阿里云推广奖励计划】技术变现,年入百万不是梦立即加入上一周,云大使张昕成为了阿里云奖励计划启动后首位获得百万返佣的优秀大使,一时间,许多人都为之震撼。究竟是什么力量与方法使得这样以为来自吉林长春的小姑娘可以获得如此成就,从一窍不通的小白到如今无所不知的云大使的领头人,她的亲身经历将会告诉我们只要不敢想,年入百万,技术变现将不再是想想而已,而是会变成你肉眼可见的每一份获利。
18309 0
|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