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八:盛最多水的容器

简介: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八:盛最多水的容器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八:盛最多水的容器

1. 介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析力扣经典150题中的第二十八题:盛最多水的容器。题目要求找出能够容纳最多水的容器,即找出数组中的两条线段,使得它们与 x 轴构成的容器能够容纳最多的水。

2.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height,数组中每个元素表示垂直线的高度。找出数组中的两个元素,使得它们构成的容器能够容纳最多的水。

3. 示例

示例 1:

输入:[1,8,6,2,5,4,8,3,7]
输出:49 
解释:图中垂直线代表输入数组 [1,8,6,2,5,4,8,3,7]。在此情况下,容器能够容纳水(表示为蓝色部分)的最大值为 49。

示例 2:

输入:height = [1,1]
输出:1

4. 解题思路

我们可以使用双指针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 使用两个指针 left 和 right 分别指向数组的开头和结尾。
  2. 计算当前指针所指向的两条线段之间能够容纳的水的容量,即 min(height[left], height[right]) * (right - left)。
  3. 将 left 指向的线段和 right 指向的线段中高度较小的那个向内移动,因为向内移动较小的线段,可能会找到更高的线段来容纳更多的水。
  4. 继续比较移动后的线段之间的水容量,更新最大水容量。
  5. 直到 left 和 right 相遇,遍历结束。

5. 算法实现

public int maxArea(int[] height) {
    int left = 0, right = height.length - 1;
    int maxArea = 0;
    
    while (left < right) {
        int h = Math.min(height[left], height[right]);
        int width = right - left;
        int area = h * width;
        maxArea = Math.max(maxArea, area);
        
        if (height[left] < height[right]) {
            left++;
        } else {
            right--;
        }
    }
    
    return maxArea;
}

6.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是数组 height 的长度。双指针遍历一次数组。
  • 空间复杂度:O(1),只使用了常数级的额外空间。

7. 测试与验证

测试用例设计
  • 输入数组长度为2,包含两个元素。
  • 输入数组长度为3,包含三个元素。
  • 输入数组长度为9,包含多个元素。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不同的测试用例,分析算法的输出结果,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8. 总结

通过双指针法,我们可以高效地找出能够容纳最多水的容器,解决了该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解题思路、算法实现和复杂度分析,希望对读者理解该问题和解决方法有所帮助。

9. 参考文献

  • LeetCode 官方网站
  • 《算法导论》
  • 《程序员面试金典》

感谢阅读

期待下一篇…

相关文章
|
5月前
|
算法 Go 索引
【LeetCode 热题100】45:跳跃游戏 II(详细解析)(Go语言版)
本文详细解析了力扣第45题“跳跃游戏II”的三种解法:贪心算法、动态规划和反向贪心。贪心算法通过选择每一步能跳到的最远位置,实现O(n)时间复杂度与O(1)空间复杂度,是面试首选;动态规划以自底向上的方式构建状态转移方程,适合初学者理解但效率较低;反向贪心从终点逆向寻找最优跳点,逻辑清晰但性能欠佳。文章对比了各方法的优劣,并提供了Go语言代码实现,助你掌握最小跳跃次数问题的核心技巧。
216 15
|
1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Docker:轻量级容器化技术解析
Docker:轻量级容器化技术解析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LeetCode 热题100】347:前 K 个高频元素(详细解析)(Go语言版)
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力扣热题 347——前 K 个高频元素的三种解法:哈希表+小顶堆、哈希表+快速排序和哈希表+桶排序。每种方法都附有清晰的思路讲解和 Go 语言代码实现。小顶堆方法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k),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快速排序方法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场景;桶排序方法在特定条件下能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 O(n)。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优解法,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是一篇非常实用的算法学习资料。
343 90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Java 集合容器常见面试题及详细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Java集合框架,涵盖基础概念、常见接口与类的特点及区别、底层数据结构、线程安全等内容。通过实例讲解List(如ArrayList、LinkedList)、Set(如HashSet、TreeSet)、Map(如HashMap、TreeMap)等核心组件,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集合容器的使用场景与性能优化。适合准备面试或提升开发技能的开发者阅读。
66 0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Go
【LeetCode 热题100】17: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详细解析)(Go语言版)
LeetCode 17题解题思路采用回溯算法,通过递归构建所有可能的组合。关键点包括:每位数字对应多个字母,依次尝试;递归构建下一个字符;递归出口为组合长度等于输入数字长度。Go语言实现中,使用map存储数字到字母的映射,通过回溯函数递归生成组合。时间复杂度为O(3^n * 4^m),空间复杂度为O(n)。类似题目包括括号生成、组合、全排列等。掌握回溯法的核心思想,能够解决多种排列组合问题。
128 11
|
4月前
|
Go
【LeetCode 热题100】155:最小栈(详细解析)(Go语言版)
本文详细解析了力扣热题155:最小栈的解题思路与实现方法。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支持 push、核心思路是使用辅助栈法,通过两个栈(主栈和辅助栈)来维护当前栈中的最小值。具体操作包括:push 时同步更新辅助栈,pop 时检查是否需要弹出辅助栈的栈顶,getMin 时直接返回辅助栈的栈顶。文章还提供了 Go 语言的实现代码,并对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介绍了单栈 + 差值记录法的进阶思路,并总结了常见易错点,如 pop 操作时忘记同步弹出辅助栈等。
144 6
|
4月前
|
Go 索引
【LeetCode 热题100】739:每日温度(详细解析)(Go语言版)
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 LeetCode 第 739 题“每日温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单调栈高效解决问题。题目要求根据每日温度数组,计算出等待更高温度的天数。文中推荐使用单调递减栈,时间复杂度为 O(n),优于暴力解法的 O(n²)。通过实例模拟和代码实现(如 Go 语言版本),清晰展示了栈的操作逻辑。此外,还提供了思维拓展及相关题目推荐,帮助深入理解单调栈的应用场景。
148 6
|
5月前
|
弹性计算 Java Maven
从代码到容器:Cloud Native Buildpacks技术解析
Cloud Native Buildpacks(CNB)是一种标准化、云原生的容器镜像构建系统,旨在消除手动编写Dockerfile,提供可重复、安全且高效的构建流程。它通过分层策略生成符合OCI标准的镜像,实现应用与基础镜像解耦,并自动化依赖管理和更新。阿里云应用管理支持通过CNB技术一键部署应用至ECS,简化构建和运行流程。
|
5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可视化
【二叉树遍历入门:从中序遍历到层序与右视图】【LeetCode 热题100】94:二叉树的中序遍历、102:二叉树的层序遍历、199:二叉树的右视图(详细解析)(Go语言版)
本文详细解析了二叉树的三种经典遍历方式:中序遍历(94题)、层序遍历(102题)和右视图(199题)。通过递归与迭代实现中序遍历,深入理解深度优先搜索(DFS);借助队列完成层序遍历和右视图,掌握广度优先搜索(BFS)。文章对比DFS与BFS的思维方式,总结不同遍历的应用场景,为后续构造树结构奠定基础。
264 10
|
5月前
|
Go 索引 Perl
【LeetCode 热题100】【二叉树构造题精讲:前序 + 中序建树 & 有序数组构造 BST】(详细解析)(Go语言版)
本文详细解析了二叉树构造的两类经典问题:通过前序与中序遍历重建二叉树(LeetCode 105),以及将有序数组转化为平衡二叉搜索树(BST,LeetCode 108)。文章从核心思路、递归解法到实现细节逐一拆解,强调通过索引控制子树范围以优化性能,并对比两题的不同构造逻辑。最后总结通用构造套路,提供进阶思考方向,帮助彻底掌握二叉树构造类题目。
278 9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