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 经典例题】返回单链表的倒数第 k 个节点

简介: 【数据结构与算法 经典例题】返回单链表的倒数第 k 个节点

一、问题描述

二、解题思路

方法一:计数器方式

  • 最多遍历两次链表
  • 时间复杂度  O  (n)
  • 空间复杂度  O(1)
  • 先遍历链表,求出链表长度count
  • 倒数第k个节点,就是正数第count-k+1个节点(下标为count-k)
  • 再次遍历链表,找到该节点,返回数据

方法二:双指针方式

  • 最多遍历一次链表
  • 时间复杂度  O  (n)
  • 空间复杂度  O(1)
  • 定义两个指针slow和fast,初始都指向第一个节点
  • 初始fast指针先走k步
  • 然后slow指针和fast指针每次各走一步,当fast指针指向空时,slow指针所指向的节点就是倒数第k个节点
  • 返回该节点的数据

1.快慢指针初始位置

2.快指针先走k步

3.快指针走到NULL,慢指针走到倒数第k个节点

三、C语言代码实现

方法一:计数器方式

//返回单链表的倒数第 k 个节点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struct ListNode* next;
};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ListNode;
 
//方式一 计数器方式
int kthToLast1(struct ListNode* head, int k)
{
    ListNode* pcur = head;//遍历节点的指针
    int count = 0;
    while (pcur)//求出链表长度
    {
        pcur = pcur->next;
        count++;
    }
    pcur = head;
    count = count - k;
    while (count--)//找到该节点
    {
        pcur = pcur->next;
    }
    return pcur->val;
}

方法二:双指针方式

//方式二 快慢指针方式
int kthToLast2(struct ListNode* head, int k)
{
    ListNode* slow = head, * fast = head;
    while (k--)//快指针先走k步
    {
        fast = fast->next;
    }
    while (fast)
    {
        fast =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
    return slow->val;
}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算法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电网光伏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IEEE33节点](选址定容)(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电网光伏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IEEE33节点](选址定容)(Matlab代码实现)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算法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求解电容器布局优化问题HV配电中的功率损耗和成本 IEEE34节点(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求解电容器布局优化问题HV配电中的功率损耗和成本 IEEE34节点(Matlab代码实现)
|
12天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安全
【ADMM、碳排放】基于分布式ADMM算法的考虑碳排放交易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IEEE6节点、IEEE30节点、IEEE118节点】(Matlab代码实现)
【ADMM、碳排放】基于分布式ADMM算法的考虑碳排放交易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IEEE6节点、IEEE30节点、IEEE118节点】(Matlab代码实现)
|
2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风光场景生成的电动汽车并网优化调度【IEEE33节点】(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风光场景生成的电动汽车并网优化调度【IEEE33节点】(Matlab代码实现)
|
4月前
|
SQL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使用DataWorks PyODPS节点调用XGBoost算法
本文介绍如何在DataWorks中通过PyODPS3节点调用XGBoost算法完成模型训练与测试,并实现周期离线调度。主要内容包括:1) 使用ODPS SQL构建数据集;2) 创建PyODPS3节点进行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3) 构建支持XGBoost的自定义镜像;4) 测试运行并选择对应镜像。适用于需要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到大数据工作流的用户。
183 24
|
4月前
|
传感器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GA遗传优化的三维空间WSN网络最优节点部署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三维空间无线传感网络(WSN)的节点部署,通过MATLAB2022A实现仿真。算法旨在以最少的节点实现最大覆盖度,综合考虑空间覆盖、连通性、能耗管理及成本控制等关键问题。核心思想包括染色体编码节点位置、适应度函数评估性能,并采用网格填充法近似计算覆盖率。该方法可显著提升WSN在三维空间中的部署效率与经济性,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递归反转单链表
递归反转链表的基本思路是将当前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然后递归地对下一个节点进行同样的操作。递归的核心思想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直到达到基本情况(通常是链表末尾)。
191 5
算法系列之递归反转单链表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223 59
|
3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
栈区的非法访问导致的死循环(x64)
这段内容主要分析了一段C语言代码在VS2022中形成死循环的原因,涉及栈区内存布局和数组越界问题。代码中`arr[15]`越界访问,修改了变量`i`的值,导致`for`循环条件始终为真,形成死循环。原因是VS2022栈区从低地址到高地址分配内存,`arr`数组与`i`相邻,`arr[15]`恰好覆盖`i`的地址。而在VS2019中,栈区先分配高地址再分配低地址,因此相同代码表现不同。这说明编译器对栈区内存分配顺序的实现差异会导致程序行为不一致,需避免数组越界以确保代码健壮性。
52 0
栈区的非法访问导致的死循环(x64)
232.用栈实现队列,225. 用队列实现栈
在232题中,通过两个栈(`stIn`和`stOut`)模拟队列的先入先出(FIFO)行为。`push`操作将元素压入`stIn`,`pop`和`peek`操作则通过将`stIn`的元素转移到`stOut`来实现队列的顺序访问。 225题则是利用单个队列(`que`)模拟栈的后入先出(LIFO)特性。通过多次调整队列头部元素的位置,确保弹出顺序符合栈的要求。`top`操作直接返回队列尾部元素,`empty`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两题均仅使用基础数据结构操作,展示了栈与队列之间的转换逻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