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高级篇(三) ——Linux下IO多路复用之poll模型

简介: c++高级篇(三) ——Linux下IO多路复用之poll模型

poll模型

前言

poll模型与select的实现原理相近,所以绝大数的原理其实可以参考select,我们这里对二者的相同点不做过多探究,如果有需要可以去看一下博主的上一篇文章:

c++高级篇(二) ——Linux下IO多路复用之select模型

这里我们只对二者的不同处做说明。

poll结构体

在poll模型中,是利用pollfd结构体数组来储存socket通讯中使用的socket,pollfd的结构体实现如下:

struct pollfd
{
    int fd; //存储的socket
    short events; // socket触发的事件
    short revents; // 返回的事件
}

由于poll使用的是结构体数组,所以相比于select,poll没有1024的数量限制。

poll模型存在的问题与一些细节

  • 在程序中,poll’的数据结构是数组,传入内核里面切换为链表
  • 每次调用select()需要拷贝两次bitmap,poll拷贝一次结构体数组
  • poll监视的连接数没有1024的限制,但是随着socket的增多,poll的效率会降低

poll流程图(这里以服务端监听socket为例,只有只读事件)

代码示例

  • poll.h
#include "data-sharing-center/public/_cmpublic.h"
int initsocket(int port);
  • poll.cpp
#include "poll.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f(argc!=2)
    {
        cout<<"using example:./server [port]"<<endl;
        return -1;
    }
    int listensock=initsocket(atoi(argv[1]));
    if(listensock<0)
    {
        perror("initsocket() error");
        return -1;
    }
    //定义poll模型的结构体数组
    struct pollfd fds[2048];   //这里写的数字仅说明可以超过1024,具体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初始化结构体数组
    for(int ii=0;ii<2048;ii++)
    {
        fds[ii].fd=-1;
        fds[ii].events=POLLIN;   //POLLIN:读,POLLOUT:写,POLLIN|POLLOUT:读写
    }
    int maxfd=listensock;
    while(true)
    {
        //开始监听
        int infds=poll(fds,maxfd+1,100); //最后的数字是超时机制所需的时间,单位为微秒
        if(infds<0)  //连接失败
        {
            perror("poll() error");
            break;
        }
        else if(infds==0)  //超时
        {
            cout<<"poll() timeout"<<endl;
            continue;
        }
        else  //有事件发生
        {
            for(int ii=0;ii<maxfd+1;ii++)  //遍历结构体数组,寻找发生事件的socket
            {
                if(fds[ii].fd==-1) continue;
                if((fds[ii].events&&POLLIN)==0) continue; //没有读事件
                if(fds[ii].fd==listensock)  // 有客户端发送了连接请求
                {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addr;
                    socklen_t len=sizeof(clientaddr);
                    int clientsock=accept(listensock,(struct sockaddr*)&clientaddr,&len);
                    if(clientsock<0)
                    {
                        perror("accept() error");
                        break;
                    }
                    cout<<"new client connect"<<endl;
                    //将新的socket加入到结构体数组中
                    fds[maxfd].fd=clientsock;
                    fds[maxfd].events=POLLIN;
                    if(maxfd<clientsock) maxfd=clientsock;
                }
                else
                {
                    //有客户端发送了数据
                    char buff[1024];
                    memset(buff,0,sizeof(buff));
                    int len=recv(fds[ii].fd,buff,sizeof(buff),0);
                    if(len<0)  //说明是客户端关闭了连接
                    {
                        close(fds[ii].fd);
                        fds[ii].fd=-1;
                        fds[ii].events=0;
                        if(fds[ii].fd==maxfd)
                        {
                            for(int ii=maxfd;ii>0;ii--)
                            {
                                if(fds[ii].fd!=-1)
                                {
                                    maxfd=ii;
                                    break;
                                }
                            }
                        }
                    }
                    cout<<"recv data:"<<buff<<endl;
                    //将数据原封不动的发送给客户端
                    send(fds[ii].fd,buff,len,0);
                }
            }
        }
    }
    return 0;
}
int inintsocket(int port)
{
    int sock=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if(sock<0)
    {
        perror("socket() error");
        return -1;
    }
    //设置端口复用
    int opt=1;
    unsigned int len=sizeof(opt);
    setsockopt(sock,SOL_SOCKET,SO_REUSEADDR,&opt,len);
    //绑定端口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eraddr.sin_port=htons(port);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if(bind(sock,(struc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0)
    {
        perror("bind() error");
        close(sock);
        return -1;
    }
    //监听
    if(listen(sock,5)<0)
    {
        perror("listen() error");
        close(sock);
        return -1;
    }
    return sock;
}

注意: 这里的头文件是博主自己封装的,大家可以使用’man+函数名的方式查看相关函数所需的头文件以及其帮助文档,示例:

相关文章
|
8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Linux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select)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TCP与UDP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select函数实现IO多路复用,包括服务器监听多个客户端连接和简单聊天室场景的应用示例。
191 0
|
21天前
|
监控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掌握并发模型:深度揭露网络IO复用并发模型的原理。
总结,网络 I/O 复用并发模型通过实现非阻塞 I/O、引入 I/O 复用技术如 select、poll 和 epoll,以及采用 Reactor 模式等技巧,为多任务并发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模型有效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了并发任务的高效执行。在现实中,这种模型在许多网络应用程序和分布式系统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72 35
|
8月前
|
存储 Linux C语言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aio)
这篇文章介绍了Linux中IO多路复用技术epoll和异步IO技术aio的区别、执行过程、编程模型以及具体的编程实现方式。
316 1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aio)
|
8月前
|
Linux C++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poll,epoll)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Linux下C/C++编程中IO多路复用的两种机制:poll和epoll,包括它们的比较、编程模型、函数原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机制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多个连接。
204 0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poll,epoll)
|
8月前
|
Java Linux
【网络】高并发场景处理:线程池和IO多路复用
【网络】高并发场景处理:线程池和IO多路复用
219 2
|
8月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Java
IO 多路复用? 什么是 IO 多路复用? 简单示例(日常生活)来解释 IO 多路复用 一看就懂! 大白话,可爱式(傻瓜式)教学! 保你懂!
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示例解释了IO多路复用的概念,即一个线程通过监控多个socket来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提高了效率,同时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select、poll和epoll三种IO多路复用的API。
374 2
|
Linux
Linux的poll与epoll实现(1)---poll
     这是自己第一次写Linux源码的分析,看的多了,写还是第一次,呵呵。      废话不多说,相信看这篇文章的都用过poll和epoll,先来看poll系统调用的源码。 asmlinkage long sys_poll(struct pollfd __user ...
877 0
|
Linux 存储
Linux的poll与epoll实现(2)---epoll_create
    昨晚分析了poll,通过代码的阅读可以发现,poll操作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epoll是eventpoll的简称,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我们今天来看看他的实现。他的实现在FS/Eventpoll.c,代码有1500多行,呵呵,怕了吧。
836 0
|
Linux 容器 存储
Linux的poll与epoll实现(3)---epoll_ctl
大家都知道,这个epoll_ctl系统调用是epoll高效之所在,因为把文件描述符集合的传递与轮询分离,而对目标文件描述符集合的操作就在这个epoll_ctl里面完成。我们先来关注一下数据结构: 第一个是昨天提到的eventpoll,这里就不说了。
993 0
|
21天前
|
Ubuntu 搜索推荐 Linux
详解Ubuntu的strings与grep命令:Linux开发的实用工具。
这就是Ubuntu中的strings和grep命令,透明且强大。我希望你喜欢这个神奇的世界,并能在你的Linux开发旅程上,通过它们找到你的方向。记住,你的电脑是你的舞台,在上面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只要你敢于尝试。
96 3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